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中册8.3《党费》课件(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中册8.3《党费》课件(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4 18:2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党费
王愿坚
目录
01 学习本文以咸菜为线索安排情节,以小见大表现主题的写作方法
02 学习运用生动准确细节描写人物方法
03 比较鉴赏本课三篇小说
目录
01 知人论世
02 人物形象
03 环境描写
04 细节描写
王愿坚(1929年-1991年),山东诸城人,中国电影编剧、作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解放军艺术学院艺术系主任。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参加革命工作。在部队里当过宣传员,文工团员,报社编辑和记者。1956年至1966年,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
走进作者
题目解说
“党费”,党员向党组织交纳的用于党的事业和党的活动的经费。
小说记录了红军留守部队一段关于党费的故
事。以“党费”为题,点明了结构小说的核
心对象,间接表现了作品的立意和主旨。
背景介绍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北上长征,国民觉调遣重兵进攻“围剿”闽粵赣苏区。军事上,采用“驻剿”和分进合击的战术;政治上,实行移民并村,断绝群众资助红军的粮食来源,欲置红军于死地。在敌人的残酷“围剿”下,我党在苏区的革命工作遇到极大困难。
倒叙开头,写“我”每次缴党费时,就会想起1934年的事。
“我”受组织委派,去八角坳找失去联系的黄新。
叙述了“我”第一次和黄新联系的情形。
“我”第二次跟黄新联系,以及黄新不幸牺牲的经过
速读课文,理清结构
“我”带着黄新的嘱托,回到了山上。
引子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和尾声
速读课文,理清结构
有人认为“我”是线索,有人说“咸菜”是线索,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1)“我”在小说中起到线索的作用。小说以“我”缴党费引出回忆,以“我”的见闻构成小说的素材,从“我”的角度叙述故事,烘托了人物性格。“我”是连缀小说材料的线索。
(2)“咸菜”在小说中起到了线索作用:作品中关于咸菜的细节贯穿始终。开头写黄新整理腌好的咸菜,中间她托付“我”将咸菜带上山,最后“我”将咸菜交给魏政委。围绕咸菜展开故事情节。
01
03
02
用第一人称叙述,一方面使故事真实可感,另一方面以我的视角描写了与黄新的两次见面,串起了故事,表现了她对党的热爱和忠诚,又大大压缩了作品的篇幅,突出典型的场景、细节,凸显人物形象。
最后通过第一人称“我”为媒介,把自己对黄新的感情融入其中,加深了对黄新的认识。
用第一人称进行叙述,贴近读者,让人感动。开篇用我缴党费为引子,采用倒叙的方式引出故事,激发读者兴趣。
文章标题《党费》,从文章内容看应该是黄新同志的,却是用“我”第一人称来叙述,结构巧妙,为什么?
“一跟党断了联系,就跟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真不是味
儿啊”
有我们在……再打起来”
“是有困难哪……现在的任务也能完成!”
赏析人物形象
“为了党,你得活着!”“快上去……应付!”
对党组织思念,联系上之后的高兴与激动
渴望战斗,坚强乐观、自信
英雄气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只见她扭回头来,两眼直盯着被惊呆了的孩子,拉长了声音说:“孩子,好好地听妈妈的话啊!”
——神态、语言描写。展现了她伟大的母爱和对党的一腔
热诚,誓死也要保卫革命力量。表现她临危不惧,机
智勇敢,从容不迫和勇于自我牺牲的光辉品质
赏析人物形象
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打开党证,里面夹着两块银洋。她把银洋拿在手里掂了掂
-----对丈夫的深情和思念
她妈一扭头看见了,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
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
-----她为了革命甘愿忍受生活与精神上的巨大痛苦,
表现她崇高的精神境界。
她把菜筐子用草盖了盖,很快地抱起孩子亲了亲,把孩子放在
地铺上,又霍地转过身来
----镇定从容、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筐咸菜的重要性
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做好了牺牲的思想准备
她揭起衣裳,把衣裳里子撕开,掏出了一个纸包。纸包里面是一张党证,已经磨损得很旧了,可那上面印的镰刀斧头和县委的印章都还鲜红鲜红的。
——对比,表明她作为党员的火热的心,一系列动作
显示出她郑重的态度。
分析次要人物“妞儿”的作用
①“我”第一次去接头,打量黄新家时见“地铺上一堆烂棉套子底下躺着一个小孩子,小鼻子一扇一扇的睡得正香。这大概就是她的小妞儿”。小孩睡在“地铺上”, 盖的是“烂棉套子”,足见其生活艰难,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黄新将自己的丈夫送去当红军;丈夫跟随毛主席长征前留下的银洋,她硬是没动分毫而留作党费,其对党的赤诚之心可见一斑。
②“我”第二次去接头时,“妞儿”刚拿了一根腌豆角“往嘴里填”就被母亲黄新“拿过来”,这衬托出一个共产党人置儿女亲情于不顾,对同志、对党的赤胆忠心。
③危急关头,黄新交代“我”事情时提到了“妞儿”,交代完后,“她连忙转过身来,搂着孩子坐下,慢条斯理地理着孩子的头发”,这些细节,与黄新拿过“妞儿”正准备吃的咸菜完全不同,把一个母亲对女儿的疼爱关怀表现到了极致。“妞儿”衬托出了黄新这一人物形象的人性美以及从容镇定、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品质。
④危险过后,“我”“一头是菜,一头是孩子,挑着上山了”,这是在情节结构上呼应黄新先前对“我”的交代。
⑤见到政委,“他把孩子揽到怀里”“久久地抚摸着孩子的头”“然后掏出手巾,蘸着草叶上的露水,轻轻地,轻轻地把孩子脸上的泪痕擦去”。这里以政委对“妞儿”的疼爱,侧面表现党对黄新勇于牺牲的精神的高度肯定,以“妞儿”暗示革命后继有人,黄新对党忠诚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对比映衬主要人物。侧面衬托了黄新是一个疼爱女儿又是一个无私无畏,对同志、对党赤胆忠心的人。
情节上前后呼应。
交代社会背景。表现了在敌人封锁以后,农村群众生活的困苦。
深化主旨。暗示革命后继有人,革命事业代代相传
次要人物的作用
赏析环境描写
黑沉沉的,活像个乱葬岗子。只有个把白鬼有气没力地喊两声,大概他们以为根据地的老百姓都被他们的“并村”制服了吧。可是我知道这看来阴森森的村庄里还埋着星星点点的火种,等这些火种越着越旺,连串起来,就会烧起漫天大火的。
环境特点:黑沉沉,无声无息,阴森恐怖。
作用:是当时血雨腥风的社会现实的写照,突出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烘托了人物的为革命奋斗的崇高品质。
赏析环境描写
这是一间用竹篱子糊了泥搭成的窝棚,靠北墙,一堆稻草搭了个地铺,地铺上一堆烂棉套子底下躺着一个小孩子……墙角里三块石头支着一个黑糊糊的砂罐子,这就是她煮饭的锅,再往上看,靠房顶用几根木棒搭了个小阁楼,上面堆着一些破烂家具和几捆甘蔗梢子……。
把人物置身于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反衬出她不顾自己,一切为了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的革命斗志和坦荡襟怀,突出她为了“把红旗再打起来”而作出牺牲的崇高品质。
她揭开砂罐,拿出两个红薯丝子拌和菜叶做的窝窝,又拉出
一个破坛子,在里面掏了半天,摸出一块咸萝卜。
①“我”一进门,看见三个人在摘菜叶子,黄新对同伴们说:“这些菜先分分拿回去;盐,等搞到了再分!”
这是一间用竹篱子糊了泥搭成的窝棚,靠北墙,一堆稻草
搭了……上面堆着一些破烂家具和几捆甘蔗梢子……
“也对,目下这个情况,还是实用的东西好些!”
屋里地上摆着好几堆腌好的咸菜,也摆着上次拿咸菜给我吃的那个破坛子,有腌白菜、腌萝卜、腌蚕豆……有黄的,有绿的
标题
标题
标题
标题
标题
细节描写及作用
细节描写及作用
①“我”一进门,看见三个人在摘菜叶子,黄新对同伴们说:“这
些菜先分分拿回去;盐,等搞到了再分!”
------点到了菜和盐,为下面的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这是一间用竹篱子糊了泥搭成的窝棚,靠北墙,一堆稻草
搭了……上面堆着一些破烂家具和几捆甘蔗梢子……
-----为后面敌人搜捕时,黄新让“我”躲进阁楼做了铺垫。
她揭开砂罐,拿出两个红薯丝子拌和菜叶做的窝窝,又拉出
一个破坛子,在里面掏了半天,摸出一块咸萝卜。
“我”吃起来可真香,说明咸萝卜已经不多了,非常宝贵。然后
作者顺便交代了山上同志们瘦黄的脸色,因为缺盐缺得凶啊。点
明黄新用咸菜交党费支援武装斗争的意义
《党费》采用第一人称讲 故事的手法,有利于感情抒发,使读者感到真实亲切而易于共鸣。小说 的故事情节始终围绕着交纳党费的事件展开,重点安排了“我”和黄新 的两次会面,并精心安排伏笔,前后呼应,结构谨严又曲折有致,使人 物和事件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一两件事,把黄新的形象丰满起来。作 者对黄新形象的塑造,不着力写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而是集中在 两次会面和交党费的事件上,抓住细节,“捕捉性格发出耀眼光辉的那 一刹那,英雄人物完成自己性格的那一瞬间”(侯金镜语)。所以 《党 费》才能仅用七千字的篇幅,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充满艺术感染力的 女共产党员的不朽形象。
总结
①构思新颖独特。
小说却把咸菜—一特殊党费同支持党的武式装斗争紧密结合起来,并以“截取横截面”的写法,通过交通员“我”与黄新在白色恐怖下的两次会面,展开故事情节,细膩地刻画了黄新的典型性格.
结构紧凑,线索清楚,善用伏笔。
全文紧紧围绕缴纳党费这一典型事件,以咸菜这一主线,串联了许多生动感人的细节。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③善于通过典型动作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通过细小的典型动作来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
艺术特色
谢谢大家 敬请指正
学生:XXX
导师: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