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运动和力 练习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练习题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4 00:33: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与物理所说的“惯性”有关的是( )
A. 绝大多数人用右手写字 B. 向日葵具有“向日”的特性
C. 脱离树枝的苹果总是落向地面 D. “助跑”有利于提高跳远的成绩
2.如图所示,物体重G=10N,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40N,且F与墙壁垂直,这时墙壁受到的压力大小是( )
A. 10N B. 40N C. 30N D. 50N
3.关于惯性的理解和现象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速飞行的子弹具有惯性,穿入木头静止后惯性消失
B. 汽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客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
C. 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
D. 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
4.打乒乓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一项运动,在比赛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球后,球才会运动,因此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离拍后,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是因为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C. 接球时,球朝反方向飞出,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扣杀时,球速变快,拍对球的作用力大于球对拍的作用力
5.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B. 物体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就一定存在摩擦力
C. 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D.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6.将物体甲放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推动时,所用水平推力为F1 , 地面对物体甲的摩擦力为f1。现将物体乙叠放在物体甲上,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F2使物体甲向右匀速移动过程中,物体乙被左边墙上固定的细绳拉住且保持静止,地面对物体甲的摩擦力为f2 , 物体乙对物体甲的摩擦力为f3 , 细绳对物体乙的水平拉力为T。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f1>F1 , f1的方向水平向左 B. f2>F1 , f2的方向水平向左
C. f2=F2 , f2和F2是一对平衡力 D. f3=T , f3和T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7.把一个重力是5N的足球竖直向上抛出,假定运动过程中空气对它的阻力恒为0.5N,则足球在竖直上升和下落过程中所受的合力分别是(  )
A. 5.5N 5N B. 5.5N 4.5N C. .4.5N 5.5N D. 5N 4.5N
8.如图所示,是拔河比赛的场景.在拔河比赛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运动员常常穿比较新的鞋子,这是由于新鞋鞋底较粗糙,可以增大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B. 比赛时,运动员身体向后倾斜,两腿弯曲,可以降低重心,来提高稳定程度
C. 比赛中,输赢双方对绳子的拉力大小不相等,赢的一方拉力更大
D. 比赛中,输的一方受到的力是非平衡力作用,故要向前移动
9.《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 B. 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 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 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0.如图,教室里悬挂着的吊灯处于静止状态,吊灯所受重力的平衡力是( )
A. 天花板对吊灯的拉力 B. 悬绳对天花板的拉力 C. 吊灯对悬绳的拉力 D. 悬绳对吊灯的拉力
11.如图描述的是小红同学用手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情景.用手分别压在玻璃板和桌面滑动(图甲、乙),然后用另一只手压在桌面滑动(图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B. 乙和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C. 比较甲和乙,感觉甲受到的摩擦力大 D. 比较乙和丙,感觉丙受到的摩擦力大
12.如图,一个物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左右分别通过定滑轮用细绳连接了A、B 两个钩码,A质量为1kg,B质量为2kg。若想让物块匀速向左运动,应该在哪边加上质量为多少的钩码?( )

A. 右边1kg B. 左边1kg C. 左边2kg D. 不需要加,使其改变方向即可
1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 行李包下安装轮子 B. 冰壶表面打磨的很光滑
C. 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D. 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二、填空题
14.劣质橡皮质硬,擦字时打滑,字擦不干净,这是由于物体表面越________,摩擦力越小的缘故。小星用橡皮轻轻擦字没擦干净,然后他稍加用力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________来增大橡皮与纸间的摩擦。
15.请各举一个实例说明在生活中是怎样利用惯性与预防惯性造成危害的.
利用惯性的实例: .
预防惯性危害的实例: .
16.起重机要吊起200kg的钢件,使其向上以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钢丝绳受到的拉力是 , 若让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上升,钢丝绳受到的拉力是 (g=10N/kg).
17.下表是阳阳同学在观看一场青少年足球友谊赛时做出的一些思考,请根据表中内容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将如表空格处补充完整:
提出的物理问题 运用物理知识解答
1 踢出去的足球,为什么最终会落到地面?
2 大力踢球,为什么脚会痛?
3 由于惯性
三、实验探究题
18.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1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 相同。小车到达水平面后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车具有 。
(2)实验中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
(4)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
(5)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再思考如下的问题。如图2所示,摆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C时,如果摆球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 (选填“往回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19.如图所示是某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1)由于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较多,因此,在本试验中探究滑动摩擦力的方法是要对________进行控制,要分别探究它们对摩擦力的影响.
(2)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在木板上滑动时,每次都要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通过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比较________.
(3)该小组通过实验获得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分析甲、丙两次实验,你得出的正确结论是:________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分析甲、乙两次实验,你得出的正确结论是:________.
序号 接触面 压力/N 滑动摩擦力/N
甲 木块与木板 4.0 0.8
乙 木块与木板 5.0 1.0
丙 木块与砂纸 4.0 1.2
(4)实验中改变摩擦力的方法是________.
(5)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水平滑动时,每次都使木块做________运动.
(6)丁实验中,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7)比较乙、丙两图,你能得出正确结论吗?________(填“能”或“不能”).
(8)该同学冬天在上学路上发现有人在结冰的路面上撒些沙子,路面就不怎么滑了,这种做法的道理和本实验中________两图实验相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一致.
20.小聪将一根橡皮筋左端固定在墙上, 用弹簧测力计拉其右端来“探究两个分力与合力的关系”。
(1)实验中使用的弹簧测力计如图甲所示,其分度值为________N;
(2)小聪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一起沿相同方向作用于橡皮筋上拉到A点,此时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3.0N、F2=4.0N;小聪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筋也拉到A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7.0N,如图乙所示。F的作用效果与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即F为F1和F2的合力,这种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小聪在实验中突发奇想,将两弹簧测力计相互垂直作用在橡皮筋上拉到B点,记下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3=3.0N、F4=4.0N;然后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筋也拉到B点,如图丙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N。根据你对合力与分力的理解,判断F' ________(选填 “是”或“不是”) F3、F4的合力。
答案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2.【答案】 B
3.【答案】 D
4.【答案】 C
5.【答案】 C
6.【答案】 B
7.【答案】 B
8.【答案】 C
9.【答案】 D
10.【答案】 D
11.【答案】 C
12.【答案】 C
13.【答案】 C
二、填空题
14.【答案】 光滑;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
15.【答案】 跳远时助跑,掷铅球,子弹离开枪膛仍然前进,等等.;小型汽车的司机和前排乘客行车时要系安全带,等等
16.【答案】 2000N;2000N
17.【答案】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踢出去的球为什么还能继续运动?
三、实验探究题
18.【答案】 (1)速度;惯性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慢
(4)匀速直线运动
(5)静止
19.【答案】 (1)变量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4)改变压力或接触面粗造程度
(5)匀速直线
(6)2
(7)不能
(8)甲、丙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20.【答案】 (1)0.2
(2)等效替代法
(3)5(或5.0);是 (

1
页 共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