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

文档属性

名称 饮湖上初晴后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11-20 13:44:00

内容文字预览

(共22张PPT)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首古诗。抓住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别样风姿。四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独立阅读能力,但是,对于湘西的孩子来说,古诗所描绘的西湖美景,学生并不熟悉,所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是很重要的。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会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借助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通过以读代讲、读中促思、读中悟情等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赞美自然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
多媒体教室
1、朗读感悟法
2、想象感悟法
3、情境教学法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水面上波光闪动的样子。
水光潋滟晴方好
晶莹透亮 闪闪发光
波光闪闪 波光粼粼
景中有致
山色空濛雨亦奇
云雾迷茫的样子。
景中有致
天空下着细细的雨,轻轻的雨,读——
雨淅沥淅沥下得大了些,读——
雨哗啦哗啦越下越大,读——
写一写:
因为有雨,西湖的柳枝更加柔美,
因为有雨,西湖的小桥更加俊美,
因为有( ),西湖( )更加( )。
因为有雨,西湖的湖水更加清亮,
因为有雨,西湖的荷花更加清秀,
……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 湖 柳 枝 词
[清] 田庶(shù)
短长条拂短长堤(dī),
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xiāo)藏不得,
一声声在画桥西 。
课件制作:花垣小学 吕秀玲
2010.11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饮湖上初晴后雨》说课稿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花垣小学 吕秀玲
一、教材分析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首古诗。抓住夏季时晴时雨的特征,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别样风姿。四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独立阅读能力,但是,对于湘西的孩子来说,古诗所描绘的西湖美景,学生并不熟悉,所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是很重要的。
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会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借助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通过以读代讲、读中促思、读中悟情等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赞美自然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
本课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新课程下的古诗课堂,不提倡原本的逐字逐句的翻译理解,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实在是太难了。所以我采用以下方法:
三、教法学法:
1、朗读感悟法
2、想象感悟法
3、情境教学法 辅助教学。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整合媒体资源,我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尝试:
四、教学流程
(一)妙用多媒体,激趣导入。
教学伊始,我借助视频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领学生感受独特迷人西湖十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有了音、形、色多种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出示视频)
(二)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
1、景中有致。在欣赏西湖美景时,我主要抓住“潋滟”“空濛”两词。理解“潋滟”一词,我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词汇来描绘画面,看,“晶莹透亮、闪闪发光、波光闪闪” 等。从学生的词语中,我明白学生体会了晴时阳光照耀下的西湖色彩明丽、熠熠生辉的特点。理解“空濛”一词时,我又出示了雨天的西湖朦朦胧胧的画面。学生一下子就明白“空濛”指迷茫。用图片来展示诗中意境,生动形象地再现西湖时晴时雨的美,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的内容。
2、读写结合。当然“晴”和“雨”还只是停留在第一个层面。“好”和“奇”才是学生理解的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苏轼的笔下感受西湖朦胧细雨之奇时。我先出示了这样一张幻灯:这时●天空下细细的雨,轻轻的雨,读——●雨淅沥淅沥下得大了些,读——●雨哗啦哗啦越下越大,读——通过创设情境,引导让学生读出雨中西湖隐隐约约、神秘的特点。接着,通过想象来写话:因为有雨,西湖的柳枝更加柔美,因为有雨,西湖的小桥更加俊美,因为( ),西湖的( )更加( )。学生还写道:因为有雨,西湖的湖水更加清亮,因为有雨,西湖的荷花更加清秀等。我运用多媒体挖掘教材的空白处,西湖“晴方好、雨亦奇”的美好意境在读与写中生成。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
3、情文并茂。由欣赏景自然过渡到诗人的感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先让学生谈理解:诗人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然后,我补充“西子”与“西湖”的共同点,诗人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资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姿。近而让学生品出诗人比拟精妙。接着,我抓住“总相宜”这个词,让学生感受西湖的美是不分季节,原汁原味,永恒不变的。并采取多种形式读出这种感受。不难看出,从文字到画面,从画面到情感,无处不在的对比让学生强烈感受到诗的魅力。这样的积累,既是显性的语言文字积累,又是隐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沉淀。
(三)运用多媒体,拓展延伸。
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因此,我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及教材内容,优化课堂资源,扩展古诗词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课上用多媒体出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西湖柳枝词》让学生品读,体会不同诗人笔下的西湖别样风姿。这样,既扩大学生阅读领域,培养阅读能力,又陶治情操,启发了他们的思维。
五、教学有感
最后,我想说,诗歌教学应该是教师携学生之手共进的一次审美之旅。这节课带给学生的不仅是古诗的理解和体验,学生从它身上能够更深的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借助它欣赏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满园春色”。 我的说课完毕,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