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九上化学第3章 构成物质的微粒 单元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30分)
1.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 水沸腾时会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大
B. 篮球久置会变瘪,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小
C. 水在 时结冰不能流动,是因为分子不再运动
D. 的钢瓶可充入 氧气,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2. 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水 D. 金刚石
3. 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
①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碳原子质量的 ;
③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
④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千克”;
⑤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⑥一般化学计算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
其中正确的是
A. ③④⑤ B. ④⑤⑥ C. ③⑤⑥ D. ②③⑤
4. 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 B. C. D.
5. 我国青年学者姜雪峰教授被 遴选为硫元素代言人。一种硫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 个质子和 个中子,则该硫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 B. C. D.
6. 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 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
()大多数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一小部分 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有极少数 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原子核体积很小 B. 原子可分
C. 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D. 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7. 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为 ,则铟原子的中子数为
A. B. C. D.
8. 防疫期间常用酒精消毒,在消毒过程中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
A. 分子的体积很小 B. 分子间有间隔
C.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分子可以再分
9. 如图所示实验。烧杯 中溶液变红, 中溶液不变色,该现象说明
A. 分子可以再分 B. 分子由原子构成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分子在不断运动
10. 如图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
B.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 的数值是
C. 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D. 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是原子的电子数相同
11. 春天里百花竞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
A. 分子很小 B. 分子不断运动
C. 分子间有间隔 D. 分子由原子构成
12. 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B. ②是一种金属阳离子
C. ③属于非金属原子 D. ④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13. 下列现象用分子或原子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A. 温度计中水银受热膨胀,说明了原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B. 矿石粉碎,说明分子可以再分
C. 空气能被压入足球中,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
D. 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整杯水慢慢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14. 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 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 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D. 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15. 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④表示的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B. 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 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D. ②④所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
二、填空题(共1小题;共2分)
16. 在距地面 的高空有一层臭氧(),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在此过程中改变的是 (填选项序号)。
a. 总质量
b. 原子数
c. 分子数
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38分)
17. 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2)核外有 个电子层。
(3)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18. 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这些物质大部分由分子构成。
(1)空气中的氧气和纯净的氧气的化学性质 (填“相同”或“不相同”),其理由是 。
(2)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的化学性质 (填“相同”或“不相同”),其理由是 。
19. 化合反应:
(1)由 生成 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2)化合反应的特征为 ,可用通式表示为 。
(3)化合反应 (填“属于”或“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20. 在下面()()事实后的空格内,选择填写有关分子基本特征的序号。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停运动
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1)将 酒精和 水混合后,混合液体积小于
(2)湿衣服经晾晒一段时间后,会变干
(3) 的石油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 的钢瓶
(4)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数由 亿人数,每人每分钟数 个,日夜不停,需用 万年才能数完
21. 下图是锂原子的构成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锂原子的质子数为 。
(2)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选填字母)。
(3)下列对原子构成的理解错误的是 (选填字母)。
A.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B.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
C.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D.原子核内不一定含有中子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2. D
3. C
【解析】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故①错误;
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 原子质量的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到的比值,故②错误;
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故③正确;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常省略不写,故④错误;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故⑤正确;
一般化学计算是采用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故⑥正确。
4. D
5. B
【解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由题可知,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6. D
【解析】极少数 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金原子核体积很小,但是质量比 粒子大得多,故A正确;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可分,故B正确;由大多数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不是实心球体,故C正确,D错误。
7. B
8. C
9. D
10. B
11. B
【解析】春天里百花竞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能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
故选:B。
12. D
【解析】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故A正确;
②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为金属阳离子,故B正确;
③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为氯原子,属于非金属原子,故C正确;
④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小于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D错误。
13. D
【解析】A、温度计中水银受热膨胀,说明了原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B、矿石粉碎属于物理变化。
C、空气能被压入足球中,说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D、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整杯水慢慢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故选D。
14. D
【解析】在雪花形成的过程中,水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故A错误;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雪花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故C错误;分子很小,再小的雪花,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故D正确。
15. A
【解析】A、④是 号是钠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 小于 ,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
B、①中最外层电子数为 ,大于 个,易得到 个电子,形成阴离子,故错误;
C、④和②的质子数相同,所以④和②是同种元素。图中共有三中元素,故错误;
D、②属于稳定结构,④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所以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错误;故选:A。
第二部分
16. c
【解析】a.臭氧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总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c.臭氧()转化为氧气(),每 个臭氧分子能生成 个氧分子,则分子数会发生改变。
第三部分
17. (1)
【解析】根据原子原子示意图可知:该原子的质子数 ,质子数 核电荷数 ;
(2)
【解析】根据原子原子示意图可知:核外有 个电子层;
(3)
【解析】根据原子原子示意图可知:有三个电子层故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
18. (1) 相同;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解析】空气中的氧气和纯净的氧气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属于同种物质,因此化学性质相同;
(2) 不相同;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解析】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属于不同种物质,因此化学性质不同。
19. (1)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另一种物质
(2) 多变一;
(3) 属于
20. (1) B
(2) C
(3) B
(4) A
21. (1)
(2) D
(3) C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