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九上化学第4章 最常见的液体——水 单元检测(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课改版九上化学第4章 最常见的液体——水 单元检测(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4 14:4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课改版九上化学第4章 最常见的液体——水 单元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30分)
1. 下列各说法中的“一定”,你认为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 由固体变为气体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 物理变化中一定不生成新物质
D.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放热、发光现象
2. 能证明水为纯净物的是
A. 通电时可生成氢气和氧气 B. 由氢、氧元素组成
C. 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D. 时密度最大,约为
3. 面条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下列烹制面条的主要操作中,属于过滤的是
A. 炸酱
B. 煮面
C. 捞面
D. 拌面
4. 兰州第二水源地建设推进顺利,将于 年 月为兰州市民供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及异味
B. 水的硬度与人体健康没有关系
C.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 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
5. 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指标,下列指标可通过过滤达到的是
A. 澄清 B. 无色 C. 无味 D. 无菌
6.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
B. 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D. 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7. 下列关于过滤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液体沿玻璃棒流进过滤器
B. 漏斗里的液体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
C. 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的内壁
D. 为加速过滤,用玻璃棒搅动漏斗里的液体
8. 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试管 中得到的气体为
B. 产生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C. 试管 连接的电源正极一端
D. 该实验可说明水由 和 组成
9. 水由于受到需氧有机物污染,使水中鱼类大批死亡,鱼类死亡的原因是
A. 藻类大量繁殖,抢走了鱼类的营养 B. 水中缺氧气,窒息而死
C. 水中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过高 D. 水中氧气过多
10. 下列关于海水淡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海水在太阳照射下形成水蒸气,再遇冷而形成降雨是海水的一种自然淡化
B. 将海水蒸发后冷凝可以获得淡水
C. 海水淡化就是指把海水中的 除掉
D. “多级闪急蒸馏法”是现在采用较普遍的海水淡化方法
11. 【 丰台二模 】下列说法不符合“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这一主题的是
A. 垃圾分类处理 B. 生活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C. 使用可降解塑料餐盒 D. 农田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12. 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A. ——氧离子 B. —— 个氢元素
C. ——四氧化三铁 D. —— 个氮气分子
13. 实验室蒸发食盐水,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蒸发皿 B. 玻璃棒 C. 酒精灯 D. 漏斗
1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符合“建设美丽家乡”理念的是
A. 大力提倡作物秸秆就地燃烧为土壤提供草木灰
B. 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可再生资源
C. 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D. 废旧电池应深埋处理
15. 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电解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管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 管中产生的气体与 管中产生的气体质量比约为
D. 管电极连接电源正极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42分)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下列资料是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图和水资源紧缺指标表。
资料一: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图
资料二:水资源紧缺指标表
请回答:
(1)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的数据,分析天津市的水资源紧缺程度为 。
(2)节约用水是每一位市民应遵守的公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浪费水的现象,例如水龙头滴水、跑水的问题。如果一个水龙头按每秒钟滴 滴水,平均每 滴水为 毫升来计算,一昼夜将流失水的体积为 升。(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7.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请用“温室效应”“赤潮、水华”“酸雨”填空:
(1)“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的大量排放会造成 。
(2) 的大量排放会造成 。
(3)化学肥料及含磷洗涤剂的大量使用会造成 。
18. 年 月 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水日”,它的主题是“水与能源”。关于水的知识有下列话题,请按要求填空:
(1)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 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2)生活中可用 来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 的方法,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
(3)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
19.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图甲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 产生的气体为 ,试管 产生的气体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
(2)图乙是简易净水装置,该净水装置中小卵石、石英沙的主要作用是 ,经过此净水器得到的水仍然不是纯水,若想得到纯水可采用的方法是 。
(3)检验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生活中将硬水变成软水的方法是 。
(4)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防止水污染的措施可行的是 。
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生长
B.为了节约,工业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
C.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不任意排放生活污水。
20. 图表示某市饮用水的净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状杂质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中的少,请说出一个原因: 。
(2)在图所示的沉淀池中,除了用静置的方法外,还可以用 的方法使水更干净。
(3)水质检验后,如果自来水在传输过程中存在细菌污染,人们在家中饮用该水之前应该如何处理 。
(4)野炊时,如果要初步过滤浑浊的河水用于煮饭,怎样用身边的物品(饮料瓶、手绢、细沙、水卵石等)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用图示或文字表示均可。
三、计算题(共1小题;共13分)
21. 利用化学反应 可实现氢气的存储,计算 金属钠最多可吸收氢气的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解析】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水蒸发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由固体变为气体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干冰升华,由固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
C、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所以物理变化中一定不生成新物质,故C正确;
D、化学变化中不一定有放热、发光现象,例如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属于吸热反应,没有发光现象,故D错。
2. C
3. C
【解析】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捞面,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属于过滤操作,故C正确;
故选C。
4. B
【解析】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及异味,A正确;
水的硬度过大,对身体有害,B错误;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正确;
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D正确。
5. A
6. A
【解析】氢气球在高空膨胀,是因为氢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A错误;
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去了,故B正确;
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故C正确;
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D正确。
7. D
【解析】过滤时玻璃棒不能搅动,以防将滤纸弄破,故D错误。
8. C
【解析】A选项: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两者体积比为 。由图可知,试管 产生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故A错误;
B选项:电解水时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质量比为 ,故B错误;
C选项:试管 产生的气体体积小,是氧气,连接的电源正极一端,故C正确;
D选项:水、氢气和氧气属于不同的纯净物,故水不能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错误。
9. B
10. C
【解析】海水淡化是指把海水中的可溶性盐除去,不只是除去 ,故C错误。
11. D
12. B
【解析】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个电荷时, 要省略; 可表示氧离子,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
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可表示 个氢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
C、 从右向左读,读作四氧化三铁,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
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可表示 个氮气分子,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
故选:B.
13. D
14. B
【解析】A、大力提倡作物秸秆就地燃烧,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B、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可再生资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符合题意;
C、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造成水资源污染,不符合题意;
D、废旧电池应深埋处理,污染环境,应集中回收处理,不符合题意。
15. D
第二部分
16. (1) 极度缺水
【解析】结合图和表中数据可以发现天津的人均水量 ,故为极度缺水。
(2)
【解析】注意单位换算 ,故为 。
17. (1) 温室效应
【解析】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引起全球变暖,因此我们应提倡低碳经济。
(2) 酸雨
【解析】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等,会引起酸雨,给农作物和建筑物造成很大的危害。
(3) 赤潮或水华
【解析】化学肥料及含磷洗涤剂的大量使用,会使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赤潮或水华。
18. (1) 过滤
【解析】水中不溶性杂质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
(2) 肥皂水;煮沸
【解析】硬水中含有较多钙、镁离子,加入肥皂水,泡沫少,可用肥皂水检验硬水与软水;在对水加热煮沸时,钙、镁离子会形成不溶于水的水垢而降低含量,日常生活在加热煮沸水时降低水中钙、镁离子含量。
(3) BD
【解析】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污染环境,使水受到污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A错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B正确。
C、使用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资源,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C错误。
D、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一水多用,利于保护水资源,故正确。
19. (1) 氢气;氧气;氢元素和氧元素。
【解析】图甲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示意图。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 产生的气体为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为氢气,试管 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 过滤;蒸馏
【解析】图乙是简易净水装置,该净水装置中小卵石、石英沙能除去一些不溶物,主要作用是过滤,经过此净水器得到的水仍然不是纯水,若想得到纯水可采用的方法是蒸馏。
(3) 肥皂水;煮沸
【解析】检验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肥皂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的是硬水遇,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的是软水。生活中将硬水变成软水的方法是煮沸。
(4) D
【解析】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破坏水中生态环境,不利于防止水污染,故不可行;
B.为了节约,工业废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水的污染,故不可行;
C.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禁止使用不符合生活实际需要,故不可行;
D.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可防止水体的污染,可行。
20. (1) 地下水经过了沙石、土壤等的过滤(或地表水易被污染等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地下水经过沙石、土壤等的过滤,因此其中杂质比地表水少。
(2) 加明矾(或池底铺沙砾等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在沉淀池中加明矾,使悬浮杂质沉降,可使水更干净。
(3) 加热煮沸(或其他可在家中进行的合理方案)
【解析】自来水需经加热煮沸后才能饮用。
(4) 在切去底部、倒置的饮料瓶中,由下至上加入手绢、细沙和小卵石(或画图等合理答案)
【解析】可将饮料瓶切去底并倒置,然后自下而上放入手绢、细沙和小卵石。
第三部分
21. 设最多可吸收氢气的质量为 。
\(\begin{split}\ce{&2Na +&H2 \triangleq 2NaH}\\ &46&2\\ &46{\ \rm g}&x\\ \end{split}\)


答:最多可吸收氢气的质量为 。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