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九上化学第8章 碳的世界 单元检测(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课改版九上化学第8章 碳的世界 单元检测(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4 20:5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课改版九上化学第8章 碳的世界 单元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30分)
1. 下列物质中,可用来制作铅笔芯的是
A. 铁 B. 金刚石 C. 石灰石 D. 石墨
2. 厕所用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
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氢气 D. 二氧化氮
3. 以下适用于填充防毒面具并吸附毒气的是
A. 炭黑 B. 金刚石 C. 活性炭 D. 石墨
4. 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A. 灭火 B. 制汽水 C. 光合作用 D. 供给呼吸
5. 属于有机物的是
A. 碳酸钙 B. 酒精 C. 二氧化碳 D. 碳酸
6. 月 日是世界无烟日,中国控烟协会呼吁要了解“二手烟”的危害,对“二手烟“说“不”。香烟烟气中存在的物质如图所示,其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化物是
A. 二氧化碳 B. 焦油 C. 一氧化碳 D. 尼古丁
7. 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 坚持绿色出行 B. 野外焚烧垃圾
C. 教科书循环使用 D. 废旧电池回收处理
8. 【 顺义二模 】下列有关 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 密度比空气小 B. 能溶于水 C. 不燃烧 D. 能与碱反应
9.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碳燃烧后,不一定生成
B. 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黑色的
C. 通过灼热的 ,发生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D.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之间相互转化属于物理变化
10. 在压强为 时,将 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降温,变为淡蓝色液体。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B. 氧分子的质量变小
C. 氧分子的数目变少 D. 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11.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 石墨黑色质软,用于生产铅笔芯
B. 金刚石硬度大,用于切割玻璃
C.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用作保护气
D. 二氧化碳密度大,用作制冷剂
12.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不合理的是
A. 因为 和 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他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 化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但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
C.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D. 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13. 如图,将充满 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⑤
14.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
检验 是否集满
C.
检验气密性
D.
倾倒液体
15. 除去 中混有的少量 ,应采用
A. 使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木炭 B. 将混合气体在 中点燃
C. 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D. 将混合物气体通过灼热的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共30分)
16.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
(1)人体中所含最多金属元素的名称是 。
(2)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是 。
17. 二氧化碳的用途。
(1)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的用途:制冷剂、用于 。
(2)气态二氧化碳的用途:
① 灭火。 用于灭火,是利用它 、 、密度比空气 的性质。
② 温室气体肥料。原因是 。
制造碳酸饮料。
18. 科技创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请回答问题。
年的“北京 分钟”惊艳世界,演员们穿的防寒服是用“石墨烯”制成的。石墨烯具有坚硬、透光度好、导热性强等特性。如图是通过实验测得的石墨烯层数与导热能力间的关系。
(1)石墨烯具有的物理性质 (写出 条即可)。
(2)分析右图得到的结论是 。
19. 用如图所示实验研究 的性质。
(1) 中的现象是 ,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 。
(2) 中紫色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0. 使用启普发生器的条件: ,优点: 。
21. 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向充满二氧化碳的三个软质塑料瓶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饱和氢氧化钠溶液、饱和石灰水、水,立即拧紧瓶塞,振荡,观察现象。
(1)振荡 瓶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小明观察到 瓶比 瓶变瘪得更明显,原因是 。
三、计算题(共1小题;共13分)
22.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探究,小组成员从中取出样品 放入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关系如表所示。
(1)表中 ;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2. A
【解析】厕所用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是因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故选:A。
3. C
4. D
【解析】二氧化碳因其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不助燃,所以能够灭火,A选项正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制作汽水,B选项正确。二氧化碳能用于光合作用,C选项正确。氧气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D选项不正确。
5. B
6. C
【解析】香烟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等致癌物的焦油,在香烟烟气的成分中,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且一旦结合就难再分离,使氧没有机会与血红蛋白结合,故血液失去运输氧的能力,从而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中毒,且一氧化碳是氧化物,分析题给的四个选项可以知道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7. B
【解析】A、坚持绿色出行,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野外焚烧垃圾,会产生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污染空气,符合题意;
C、教科书循环使用,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A
9. D
10. D
11. D
【解析】A、石墨很软,刻画时留下痕迹,所以可用于生产铅笔芯,故A正确;
B、金刚石硬度大,用于切割玻璃,故B正确;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可用作保护气,故C正确;
D、干冰升华吸热,所以干冰可用作制冷剂,故D错误。
12. A
13. A
【解析】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且与水反应,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试管内水面上升,故①正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而试管内的液体变红,故②正确。
14. C
【解析】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中进行,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用作稀释容器,故A错误; 验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故B错误;倾倒液体时,标签应朝向手心,试剂瓶瓶口应紧靠试管口,试剂瓶瓶盖应倒放,故D错误。
15. D
第二部分
16. (1) 钙
【解析】人体中含量占前五位的元素是氧、碳、氢、氮、钙,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2) 二氧化碳
【解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则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17. (1) 人工降雨
(2) ①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大
② 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
18. (1) 坚硬或导热性强等
(2) 在实验研究的层数范围内,三层时导热能力最差
19. (1)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会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解析】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 不溶性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产生不溶于液体的气体,并且反应产生的热量不明显;随用随开,随关随停
21. (1)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瓶子变瘪
(2)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氢氧化钠吸收了二氧化碳)或等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比水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多
第三部分
22. (1)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加入的稀盐酸是 、 时,其中的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完全反应,而加入的稀盐酸是 时,碳酸钙完全反应,而稀盐酸有剩余,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每加入 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
所以当加入 稀盐酸时,碳酸钙和稀盐酸也完全反应,;
(2)
【解析】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begin{split} &\ce{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uparrow }\\
&100&&&&44 \\
&x&&&&4.40\ {\rm {g}} \\
\end{split}\)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