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四章4.电磁波谱作业(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四章4.电磁波谱作业(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4 03:11: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四章 4. 电磁波谱 作业
一、多选题
1.关于如下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是利用紫外线进行防伪
B.乙图中利用β射线照射人体进行透视的
C.丙图中夜视系统是利用红外线
D.丁图中蝙蝠和雷达分别利用超声波与电磁波的多普勒效应定位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红外线比红光波长长,它的热作用很强
B.X射线就是伦琴射线
C.阴极射线是一种频率极高的电磁波
D.紫外线的波长比伦琴射线长,它的显著作用是荧光作用
3.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不计后果决定将福岛核废水排放入海,引起国际社会的共同遭责,核废水即使经处理,但还是含有氚、锶-90、铯-137、碘-129等放射性元素,核废水一旦排海将在57天内扩散至太平洋大半个区域,10年后蔓延至全球海域。其中是最具危害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为30年。它能通过衰变放射出射线,并衰变为新核,用表示其元素符号。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铯发生衰变的衰变方程为
B.20个铯核发生衰变时,经过60年,一定还有5个铯核未发生衰变
C.铯发生衰变时,射线来自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而产生
D.的比结合能比大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根长为L的长杆相对观察者以速度v运动时,观察者测得的长度为
B.光的偏振现象说了光是一种电磁波
C.无线电波的发射能力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发射能力越弱
D.一个单摆在海平面上的振动周期为T,那么将其放在某高山之巅,其振动周期一定大
E.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在地面附近,如果L→∞,则其周期T→∞
F.利用红外摄影可以不受天气(阴雨,大雾等)的影响,因为红外线比可见光波长长,更容易绕过障碍物
5.如图所示是水下机器人 PowerRay“小海鳐”,它在水下开启寻鱼模式可以通过声呐技术(通过发射声波和接收回波判断目标物的距离、方位和移动速度等信息)准确探测鱼群.它也能将水下鱼群信息通过无线电波传输上岸,由于水中衰减快,其最大传输距离为80m。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声波和无线电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相等
B.无线电波在水中衰减指的是其频率不断减小
C.发射声波后能形成回波是波的反射现象
D.若接收回波频率大于发射声波的频率,说明鱼正在靠近
二、单选题
6.电磁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中的长波来测定物体位置
B.太阳辐射在黄绿光附近辐射最强,人眼对黄绿光最敏感
C.在电磁波的发射技术中,使载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调谐
D.紫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更长,具有较高的能量,可以用来灭菌消毒
7.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麦克斯韦预言并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频率不同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不同
C.红外线可用于加热理疗、消毒及CT拍片 D.电磁波是一种物质,且电磁波具有能量
8.电磁波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下列列举的四个应用中的电磁波频率由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  )
①紫外线照射钞票,钞票会发出荧光,来识别真伪钞;
②X射线透视人体,检查人体内的病变和骨骼情况;
③人们通过无线电波能方便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
④遥控器发射的红外线脉冲信号可以控制电视机、空调。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9.2016 年底以来,共享单车风靡全国各大城市,如图所示,单车的车锁内集成了嵌入式芯片、GPS模块和 SIM 卡等,便于监控单车在路上的具体位置。用户仅需用手机上的客户端软件扫描二维码,即可自动开锁,骑行时手机 APP 上能实时了解单车的位置;骑行结束关锁后 APP 就显示计时、计价、里程等信息。此外,单车能够在骑行过程中为车内电池充电,满足定位和自动开锁等过程中的用电。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单车的位置信息是借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准确定位的
B.由手机 APP 上的显示信息,不能求出骑行的路程
C.单车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充电的
D.单车在被骑行过程中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表现为阻力
10.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时刻的波形图如实线所示,此时起经,第一次出现如虚线所示的波形图。已知波长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波向右传播,则该波的周期为
B.若波向左传播,则该波的周期为
C.距离波源越远的质点振动频率越小
D.波峰位置处质点的加速度小于平衡位置处质点的加速度
11.关于波的干涉、衍射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波源与观测者相互靠近时,观测者接收到的振动频率小于波源发出波的频率
B.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紫光作为光源,遮住其中一条狭缝,屏上将呈现间距相等的条纹
C.照相机镜头前的增透膜、信号在光导纤维内的传播都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
D.电磁波与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时,电磁波波长变短,声波波长变长
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各种电磁波中最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的是无线电波
B.红外线有显著的热效应,紫外线有显著的荧光效应
C.可见光本质上也属于电磁波
D.低温物体不能辐射红外线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医院用X光进行透视,是因为它是各种电磁波中穿透能力最强的
B.阳光可以晒黑皮肤,主要是阳光中红外线的作用
C.电取暖器利用了红外线的热作用
D.可见光比红外线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三、解答题
14.微波炉的工作应用了一种电磁波——微波(微波的频率为2.45×106Hz ).食物中的水分子在微波的作用下加剧了热运动,内能增加,温度升高,食物增加的能量是微波给它的.右下表是某微波炉的部分技术参数,问:
(1)该微波炉内磁控管产生的微波波长是多少?
(2)该微波炉在使用微波挡工作时的额定电流是多少
(3)如果做一道菜,使用微波挡需要正常工作30min,则做这道菜需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CD
【解析】
甲图是利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进行防伪的,故A正确;乙图中利用X射线照射人体进行透视的,故B错误;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制成红外线夜视仪,故C正确;丁图中蝙蝠和雷达分别利用超声波与电磁波的反射和接收来进行测距和定位的(即多普勒效应定位),故D正确.综上分析,ACD正确.
2.ABD
【详解】
A.在电磁波谱中,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长,它的热作用很强,A正确;
B.X射线是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故称为伦琴射线,B正确;
C.阴极射线是高速电子流,不是电磁波,C错误;
D.紫外线的波长比伦琴射线长,它的显著作用是荧光作用,D正确。
故选ABD。
3.AD
【详解】
A.根据衰变方程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得铯发生衰变的衰变方程为
A正确;
B.衰变是概率统计,并非绝对,所以20个铯核发生衰变时,经过60年,不一定还有5个铯核未发生衰变,B错误;
C.衰变方程中的电子来自于铯的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同时生成一个电子,C错误;
D.衰变过程中,释放出核能,故可的比结合能比大,D正确。
故选AD。
4.ADF
【解析】
【详解】
A.根据爱因斯坦相对论长度的相对性,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运动的杆,其长度总比杆静止时的长度小,观测者看到的杆长为
故A正确;
B.光的偏振现象只能证明光是一种横波,故B错误;
C.无线电波的发射能力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发射能力越强;要想有效的发射电磁波,除了需要足够高的振荡频率外,电场和磁场还必须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即开放电路,故C错误;
D.高山之巅的重力加速度g相对地面较小,根据单摆周期公式可知,将单摆放到高山之巅的振动周期变大,故D正确;
E.在地面附近,单摆的周期公式为,如果,重力加速度g将发生变化,不满足单摆的理想条件,故E错误;
F.因为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更长,更容易绕过障碍物发生衍射,所以利用红外摄影可以不受天气(阴雨,大雾等)的影响,故F正确。
故选ADF.
5.CD
【详解】
声音进入水中传播速度会增大,无线电波进入水中速度会减小,但两者的速度不相等,故A错误;无线电波进入水中时频率不变,波长变短,故B错误;发射声波后能形成回波是波的反射现象,故C正确;根据声音的多普勒效应可知,若接收回波频率大于发射声波的频率,说明声源接近观察者,即鱼正在靠近,故CD正确.故选CD.
6.B
【详解】
A.微波波长较短,直线传播性能好,雷达是利用微波来测定物体位置的,故A错误;
B.太阳辐射在黄绿光附近辐射最强,而人眼也对黄绿光最敏感,故B正确;
C.在电磁波的发射技术中,使载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调制,故C错误;
D.紫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的波长更短,频率更高,因而具有较高的能量,可以用来灭菌消毒,故D错误。
故选B。
7.D
【详解】
A.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认为:变化的磁场能产生电场;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成功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A错误;
B.频率不同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相同,都是光速,B错误;
C.一切物体都可以产生红外线,因红外线波长较长,则可用于加热、遥控和遥感,不能用于消毒及CT拍片,C错误;
D.电磁波具有能量传递信息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
电磁波按频率由低到高排列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γ射线,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
A.单车的位置信息是借助GPS卫星导航系统准确定位的。A错误;
B.由手机 APP 上的显示的里程即是骑行的路程。B错误;
C.单车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充电的。C正确;
D.单车在被骑行过程中,驱动轮的摩擦力表现为动力。D错误。
故选C。
10.B
【详解】
A.若波向右传播,则波速为
则该波的周期为
故A错误;
B.若波向左传播,则波速为
则该波的周期为
故B正确;
C.波上任意处的质点振动频率都和波源振动频率相同,故C错误;
D.质点做简谐运动中,离平衡位置越远,回复力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故波峰位置处质点的加速度大于平衡位置处质点的加速度,故D错误。
故选B。
11.D
【详解】
根据多普勒效应可以知道,当波源靠近接收者时,接收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比波源频率高,故A错误;用紫光作为光源,遮住其中一条狭缝,不能发生干涉现象而会发生单缝衍射现象,屏上出现中间宽,两侧窄,间距越来越大的衍射条纹;故B错误; 增透膜是利用了薄膜干涉的原理,而信号在光导纤维内的传播都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故C错误;声音由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频率不变,波速变大,由公式,所以声音在水中的波长变成,而电磁波在水中传播速度变小,根据公式可知波长变短,故D正确;故选D
12.D
【解析】
各种电磁波中波长最长的是无线电波,则各种电磁波中最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的是无线电波,选项A正确;红外线有显著的热效应,紫外线有显著的荧光效应,选项B正确;可见光本质上也属于电磁波,选项C正确;任何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选项D错误;此题选项错误的选项,故选D.
13.C
【详解】
A.γ射线穿透能力最强,A错误;
B.晒黑皮肤是紫外线的作用,B错误;
C.红外线有显著的热作用,C正确;
D.红外线比可见光波长更长,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D错误。
故选C。
14.(1)0.12m(2)5A(3)
【分析】
由c=λf求得λ;额定电流=额定功率除以额定电压;消耗的电能等于功率与时间的乘积.
【详解】
(1)波长为.
(2)额定电流:.
(3)消耗的电能 E=W=Pt=1100×1800=1.98×106J.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电功率和电能的计算,属于基础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