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物理 第九章 压强 本章检测(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物理 第九章 压强 本章检测(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4 07:1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下物理 第九章 压强 本章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共40分)
1. 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 用塑料吸盘挂物体 B. 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C. 用塑料吸管吸饮料 D. 用压力锅煮熟食物
2. 如图所示,具有鸟中“凤凰”之称的红腹锦鸡在空中滑翔,红腹锦鸡受到向上的升力,升力的施力物体是
A. 空气 B. 锦鸡的翅膀 C. 地球 D. 锦鸡的尾巴
3. 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图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出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
A. B.
C. D.
4. 下列现象不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 用离心式水泵抽水 B. 吸附在玻璃上的塑料挂衣钩
C. 用吸管吸饮料 D. 把打气筒中的气充进自行车车胎
5. 沈清同学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此时大气压强等于 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B. 若将玻璃管稍稍倾斜,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增大
C. 若把此装置从 层楼首层乘电梯带到顶层,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增大
D. 若换用密度比水银小的液体做实验,则大气压能支持液柱的高度会增大
6. 如图所示的四种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滑雪板底板面积较大
B.
斧刃磨得很锋利
C.
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
D.
安全锤头部做成锥形
7. 如图所示为小敏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的固体材料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象。如果用上述两种材料做成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则根据图象可知,甲、乙两种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 为
A. B. C. D.
8. 地球的表面积约为 ,那么,在标准大气压下,地球周围的空气质量约为(标准大气压取 ,)
A. B. C. D.
9. 如图所示,均匀实心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竖直方向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分别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 ,则 的值
A. 一定大于 B. 一定小于 C. 可能等于 D. 可能小于
10. 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质量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取部分乙后,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若甲、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分别是 、 ,则
A. 可能等于 B. 一定大于
C. 可能小于 D. 一定小于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20分)
11. 如图分别是小聪、小明在厚厚积雪中行走和穿上一副滑雪板行走的情景。小明认为小聪陷到雪中,是因为他的重力大,他对雪地的压力大于雪所能承受的压力,你认为这种说法 (选填“正确”“错误”或“无法判断”),请根据图中情景,说出你的理由 。
12. 大气压的变化主要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它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大而 ,还与大气的 和 有关。在同一地区,晴天的气压比阴雨天 些。
13. 如图甲所示,将装满水的杯子用纸片盖严,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放手后,纸片不会掉下来,杯里的水也不会流出来,这表明 。如果将杯子转到如图乙、丙所示的不同位置,发现纸片仍不掉,水也不流出来,这说明大气向 都有压强。
14. 如图所示,一把太阳伞固定在地面上。一阵大风吹来,伞面被“吸”,发生变形。这是由于伞上方的空气流速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方,伞面被向 (选填“上”或“下”)“吸”。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22分)
15. 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活动中:
(1)如图甲,使用前用手指按压强计的橡皮膜,是为了检查实验装置的 。实验过程中通过 形管两侧液面的 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2)比较图乙中的 、 、 ,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 。
(3)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在同种液体的相同深度处,使用不同的压强计时,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完全相同。
小明猜想可能是实验时 形管没有 放置。
小强则认为可能是 形管中初始液面没有在中间零刻度线。这种说法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
小华认为可能与金属盒的橡皮膜安装时松紧有关。小华将砝码放在水平放置的金属盒橡皮膜上,改变橡皮膜的松紧程度,发现橡皮膜较紧时,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 。你认为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还与橡皮膜的 有关。
16. 在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一块海绵,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 ;
(3)对比 两图,可以得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是否正确,并叙述理由: 。
四、作图题(共1小题;共13分)
17. 在图中分别画出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均为 点)。
(1)弹簧所受竖直向下的拉力是 ,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弹簧受到的拉力
(2)用 的力向上提起一桶水
(3)用 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左推木箱
(4)用与地面成 角的 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车
五、计算题(共2小题;共26分)
18. 如图所示,密度为 的长方体甲竖直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其边长如图所示;容器乙中有 深的液体。求:
(1)长方体甲的质量 。
(2)长方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3)将长方体甲由竖放变为平放,若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与液体对容器乙底部的压强相等,求液体密度 。
19. 如图所示,在一个两端开口的薄壁玻璃管的下端附一塑料薄片(重力不计),竖直压入水面下 的地方,不使水进入管中。求:
(1)该薄片受到水的向上压强多大
(2)如果向管中慢慢注入煤油,当煤油柱的高度为多少时,塑料片恰好下落 (, 取 )
六、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共13分)
20. 如图()是风雨天经常会出现的一幕,小敏从雨伞容易被“吹翻”想到可能与流体的压强有关,为此他找来一根两端粗细不同的玻璃管与两个 形管连接,用吹风机从玻璃管的一端吹气,两个 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如图()所示。
(1)在图()中,若气体流经细管和粗管的速度分别用 和 表示,则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根据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得的初步结论是:流体速度小, 。
(2)下列对雨伞容易被“吹翻”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雨伞上方空气流速等于下方
B.雨伞上方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C.雨伞上方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解析】使用塑料吸盘时,把吸盘紧压在光滑的墙上,把吸盘内的空气排出,松手后吸盘内的气压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大气压就把吸盘紧压在了墙上,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
用注射器吸取药液时,将针口插入药液后,向外拉活塞,使管内气压减小,药液就被管外的大气压压进管内,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B不符合题意;
用塑料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塑料管内的空气吸走,塑料吸管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进塑料吸管内,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故C不符合题意;
用压力锅可以很快将食物煮熟,是利用了锅内气压升高,水的沸点升高的原理,不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故D符合题意。
2. A
【解析】红腹锦鸡受到向上的升力,是由于翅膀上、下表面存在着大气压强差,因而产生大气压力差,所以红腹锦鸡所受升力的施力物体是空气。
3. A
4. D
5. D
6. A
【解析】B、D都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C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的,故选A。
7. B
8. B
【解析】由 可得,地球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 ,故地球周围空气受到的重力约为 ,地球周围的空气质量约为 。
9. B
10. B
第二部分
11. 错误;相同压力,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解析】小明和小聪所受的重力差不多,观察图可知,小明与雪地的接触面积远大于小聪与雪地的接触面积,由 可知:相同压力,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故说小聪陷入雪地的原因是小聪对雪地的压力大于雪地所能承受的压力,是错误的。
12. 降低;温度;湿度;高
13. 大气有竖直向上的压强;各个方向
14. 大于;上
【解析】大风吹过,伞面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伞面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伞面被向上“吸”。
第三部分
15. (1) 气密性;高度差
【解析】为了能使实验顺利进行,使用前用手指按压强计的橡皮膜,是为了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根据转换法,如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 形管中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压强大小。
(2) 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解析】由图乙可知,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因此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 竖直;错误;小;大小
【解析】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实验中,需要将 形管竖直放置,这样测量结果更准确;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同种液体同种深度,液体产生的压强是相同的, 形管中初始液面没有在中间零刻度线时,由于压强不变,所以 形管液面高度的变化不变,改变橡皮膜的松紧程度,橡皮膜较紧时,橡皮膜不容易发生形变,所以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小; 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还与橡皮膜的大小有关。
16. (1) 海绵凹陷程度
【解析】力可以改变海绵的形状,通过海绵凹陷程度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大小。
(2)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解析】图甲乙,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海绵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所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 甲丙
【解析】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控制受力面积不变,改变压力的大小,由图可知甲丙两图符合。
(4) 不正确,因为存在两个变量
【解析】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是不正确的,因为没有控制受力面积不变,同时改变了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存在两个变量。
第四部分
17. (1)
(2)
(3)
(4)
第五部分
18. (1)
【解析】。
(2)
【解析】。
(3)
【解析】,



19. (1)
【解析】该薄片受到水的向上压强:

(2)
【解析】当煤油对塑料片向下的压强等于水对塑料片向上的压强时,塑料片刚好下落,
则煤油对塑料片的压强:,
根据 可得,煤油柱的高度:

第六部分
20. (1) 大于;流体的压强大
(2) B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