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同步练习(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同步练习(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1-24 08:5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共1小题;共2分)
1. 下列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可能是
A. 黑猩猩 B. 猕猴 C. 鸭嘴兽 D. 长臂猿
二、简答题(共5小题;共65分)
2. 为什么说学会用火是人类向文明迈进的重要标志
3. 地壳剧烈运动和气候剧烈变化,会对生活在东非大裂谷地区的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4. 在现代人类当中,偶尔会出现身披长毛的毛人或者是长有尾巴的小孩。尝试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5. 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猿同祖,人类应当怎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呢
6. 请你查阅资料,并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除了化石证据外,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还有什么方法 科学家形成了哪些新的观点
三、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32分)
7. 人类从哪里来 我们每一个人又是怎样来到世界上的呢 下图是“人的由来”的相关概念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 、 分别是: , , 。
(2)胎儿所需的营养物质需经过 、 从母体获得,同时将废物排出。
(3)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开始迅速发育,并出现了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如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 。
(4)小林第一次遗精时很害怕,爸爸知道后,向他解释了遗精的原因。请你帮他描述精子的“行踪”: 产生精子 附睾 尿道 体外。
8. 区分事实和观点
科学家的观点往往是根据事实提出的。对同一个问题,科学家因为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同,可能会发现不同的事实,提出不同的观点。对于同一个事实,科学家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因此,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注意区分事实和观点是十分必要的。
请阅读下面的短文。
我们人类源自何方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作出了种种推断和论证。
世纪 年代之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古人类起源于亚洲,因为中国等亚洲国家发现了大量古人类化石,如“北京猿人”化石等。 年,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 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其后又在这一地域发掘出 万 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而其他地区一直没有发现这么古老的古人类化石。由此, 年国际学术界形成了比较普遍的看法,即人类的始祖在非洲,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近年来,随着新的古人类化石的发现和研究,以及对古人类和现代人群基因的比较研究,对人类的起源又有不少争论。有人对非洲起源说提出质疑,但多数人仍然赞同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观点。
根据上面的短文,判断下列陈述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1)古人类露西的化石是在非洲发现的。
(2)露西生活在 万年前。
(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 万 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4)其他地区没有 万 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
(5)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
9.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没有直接关系。()
(2)古人类的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3)古人类用火把食物烤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解析】人类与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与类人猿的亲缘关系最近,黑猩猩属于类人猿,其一些内部结构和外部特征以及一些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与人类都十分相似,其他不属于类人猿;
故选A。
第二部分
2. 略
3. 由于强烈的地壳运动,形成了东非大裂谷。地表形态的剧烈变化,使气候也发生了变化,原有森林一部分消失了,形成草原。这些环境变化对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生活在森林树上的部分古猿不得不从树上下到地面,为了获得食物,他们要用下肢支撑身体,用前肢去抓取、捕捉食物,逐渐以直立行走方式适应平地上的生活。
4. 返祖现象。返祖现象是指有的生物体偶然出现了祖先的某些性状的遗传现象。例如,双翅目昆虫后翅一般已退化为平衡棒,但偶然会出现有两对翅的个体。在人类,偶然会看到有短尾的孩子、长毛的人、多乳头的女子等等,这些现象表明,人类的祖先可能是有尾的、长毛的、多乳头的动物。所以返祖现象也是生物进化的一种证据。
5. 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人类在进化和发展过程中,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越来越强。近几千年来,人类活动对猿类生活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导致猿类成为珍稀濒危的物种,因此,人类应理智地运用自己改造生物圈的能力,保护自然环境,建立现代类人猿保护区,使类人猿能够在生物圈中生存发展下去。
6. 实验研究法:对人与黑猩猩、猕猴、酵母菌、小麦等生物的细胞中所含细胞色素 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发现构成该物质的氨基酸数目及种类,在人与黑猩猩之间的差别为零,而在人与其他几种生物之间有差别,其中与小麦的差别较大。由此得出结论:人与其他生物之间存在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而上述生物中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最远的是小麦。
第三部分
7. (1) 森林古猿;精子;受精卵
【解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人类的进化历程是、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和现代入。因此, 是森林古猿;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是受精卵。
(2) 脐带;胎盘
【解析】男子主要的性器官是睾丸,睾丸的主要作用是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精子经阴道、子宫进入输卵管,在这里如果遇到卵细胞,就会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作用发生在输卵管;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动到子宫中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胎儿,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 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并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胎儿所需的营养物质需经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同时将废物排出。
(3) 月经
【解析】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出现了一些羞于启齿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遗精是指男孩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月经是指进入青春期之后,女子每月一次的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现象,月经期一般为 到 天,此时子宫内膜是一个创伤面,要注意经期卫生。遗精和月经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
(4) 睾丸;输精管
【解析】在男性的生殖系统中,主要的性器官是睾丸,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输送精子的器官是输精管;前列腺能分泌粘液,阴囊有保护睾丸和附睾的作用,尿道能排出精液和尿液。所以,小林第一次遗精时很害怕,爸爸知道后,向他解释了遗精的原因,精子的“行踪”:睾丸产生精子 附睾 输精管 尿道 体外。
8. (1) 事实。
(2) 事实。
(3) 事实。
(4) 观点。
(5) 观点。
9. (1)
(2)
(3)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