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液体的表面性质 自主提升过关练(word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2液体的表面性质 自主提升过关练(word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5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4 06:4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液体的表面性质 自主提升过关练(含解析)
一、选择题
1.关于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小
B.表面张力的产生,是由于表面层中分子间的引力小于斥力
C.表面张力的方向是与液面相切,与分界线相平行
D.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是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收缩的结果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②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③单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的排列具有空间周期性
④通常金属在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相同,所以金属是非晶体
⑤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特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⑤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温度下,当人们感到潮湿时,水蒸发慢,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B.脱脂棉脱脂的目的在于使它从可以被水浸润变为不被水浸润,以便吸取药液
C.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
D.在空间站完全失重的环境下,水滴能收缩成标准的球形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4.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或者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不浸润现象说明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吸引力大于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C.在扩散现象中,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
D.分子间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增大
5.肥皂泡内气体的压强p与外界大气压强p0相比较应是(  )
A.p>p0 B.p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温度下水的汽化热都相同
B.游禽用嘴把油脂涂到羽毛上,使水能浸润羽毛
C.扩散现象中,分子一定只能从密度较大的区域向密度较小的区域扩散
D.夏天穿纯棉衣服比较舒服,是因为在棉纤维的内部有许多细小的孔道起到了毛细管的作用,便于排汗透气
7.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B.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内部稀疏,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C.液体的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B.摄氏温度变化1℃,也就是热力学温度变化1K
C.把物体缓慢举高,其机械能增加,内能增加
D.通常情况下,气体比较难以压缩,这是因为压缩气体时要克服气体分子间的斥力作用
9.关于饱和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面上没有蒸汽分子
B.液面上的蒸汽分子的密度不变
C.液面上的蒸汽分子的密度不断增大
D.液面上的蒸汽分子的密度不断减小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具有各向异性,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
B.晶体和非晶体不能相互转化
C.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0
D.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取决于液体自身的性质
11.下列关于图中实验及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薄板上的蜂蜡熔化成圆形区域 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
甲 乙
模拟气体压强产生机理 水黾停在水面上
丙 丁
A.图甲说明薄板是非晶体
B.图乙说明气体速率分布随温度变化且
C.图丙说明气体压强的大小既与分子动能有关也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
D.图丁说明水黾受到了浮力作用
12.某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mm厚的铝膜,一时难住了焊接和锻压专家。后经技术人员的联合攻关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铝膜紧贴到钢罐内表面,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插入冷冻管后密封,使水结冰然后铝膜与钢罐内表面就压接在一起了。其原因是(  )
A.钢罐内的水把它们冻牢了
B.钢罐内的冰把它们冻牢了
C.水结冰时放出的热量把它们焊牢了
D.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把它们压牢了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已知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则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C.所有晶体都有固定熔点
D.由于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距离大于体液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E.夏季天旱时,给庄稼松土是为了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来往而不陷入水中靠的是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
C.单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D.能量耗散过程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了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
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是晶体,它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B.单晶体和多晶体都具有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
C.荷叶上的小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使液面收缩的结果
D.形成液体表面张力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
二、解答题
16.若你和家人要外出度假一段时间,家里的盆栽又需要时常浇少量的水。你能否利用毛细现象设计一种自动浇水装置呢?请绘制一个设计图。
17.把一枚缝衣针在手上蹭一蹭,然后放到一张餐巾纸上。用手把餐巾纸轻放在水面上。餐巾纸浸湿下沉,而缝衣针会停在水面。把针按入水下,针就不再浮起。做这个实验,并解释上述现象。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B.液体的表面层像一个张紧的橡皮膜,这是因为表面层的分子间距比内部要大,使表面层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而产生表面张力,故AB错误;
C.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相切,作用在任何一部分液面上的表面张力,总是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故C错误;
D.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收缩到最小,因此叶面上露珠呈球形,故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
①.表面张力产生在液体表面层,它的方向平行于液体表面,而非与液面垂直,①错误;
②.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②错误;
③.单晶体中原子(或分子、离子)的排列具有空间周期性,③正确;
④.通常金属在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相同,但具有固定的熔点,为晶体,④错误;
⑤.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特征,⑤正确。
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
A.在一定温度下,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越慢,人们会感到潮湿,但此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不一定较大,选项A错误;
B.未脱脂的棉花对水不浸润因而不吸水,脱脂后可以被水浸润,方便吸取药液,选项B错误;
C.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由于云母片导热的各向异性,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云母片是晶体,选项C错误;
D.在完全失重的环境下,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滴会收缩成标准的球形,选项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
A.布朗运动指的是液体中的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反应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A错误;
B.不浸润现象说明固体分子对液体分子的吸引力小于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B错误;
C.在扩散现象中,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得越快,C正确;
D.分子间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D错误。
故选C。
5.A
【详解】
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肥皂泡有收缩的趋势,所以内部压强要大于外部压强,故A正确。
故选A。
6.D
【详解】
A.不同温度下水的汽化热不同,故A错误;
B.游禽用嘴把油脂涂到羽毛上,使水不能浸润羽毛,故B错误;
C.在扩散过程中,迁移的分子不是单一方向的,只是密度大的区域向密度小的区城迁移的分子数,多于密度小的区域向密度大的区域迁移的分子数,故C错误;
D.夏天穿纯棉衣服比较舒服,是因为在棉纤维的内部有许多细小的孔道起到了毛细管的作用,便于排汗透气。故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
A.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作用力,选项A错误;
B.液体表面层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距离r略大于r0,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选项B正确;
C.随温度的升高,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引力作用随之减小,所以表面张力减小,选项C错误;
D.表面张力的方向沿液面的切线方向,与分界面垂直,选项D错误。
故选B。
8.B
【详解】
A.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平行,或者说垂直于液体表面分界线,A错误;
B.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零点定义不同,但分度值相等,即摄氏温度变化1℃,也就是热力学温度变化1K,B正确;
C.把物体缓慢举高,其机械能增加,但内能不变,C错误;
D.通常情况下,气体比较难以压缩,这是因为压缩气体时要克服气体的压强,而气体压强的产生是由于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频繁撞击产生,不是分子间的斥力作用,D错误。
故选B。
9.B
【详解】
饱和汽是指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叫做饱和汽,此时相同时间内回到水中的分子数等于从水面飞出去的分子数;在动态平衡时,液面上的蒸汽分子的密度不变。
故选B。
10.C
【详解】
A.只有单晶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和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故A错误;
B.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例如天然石英是晶体,熔融过的石英却是非晶体。把晶体硫加热熔化(温度超过300℃)再倒进冷水中,会变成柔软的非晶硫,再过一段时间又会转化为晶体硫。一种物质,可以是晶体,也可以是非晶体。非晶体的结构是不稳定的,在适当的条件下要向晶体转化,故B错误;
C.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故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但瞬时速度可能为零,故C正确;
D.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系,如水可以浸润玻璃,但是不能浸润石蜡,故D错误。
故选C。
11.C
【详解】
A.图甲说明薄板具有各向同性,多晶体和非晶体都具有各向同性,说明薄板可能是多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故A错误;
B.图乙看出温度越高,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的最大值向速度大的方向迁移,可知,故B错误;
C.如图丙可以说明,气体压强的大小既与分子动能有关,也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故C正确;
D.水黾停在水面上的原因是水黾受到了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
相同质量的水和冰,因为水的密度比冰的密度大,所以水结冰时密度减小,体积变大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将铝膜牢牢地压在钢管内表面,故选D。
13.CDE
【详解】
A.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它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对外宏观体现,故A错误;
B.已知水的密度和水的摩尔质量,只能求出水的摩尔体积,求不出阿伏加德罗常数,故B错误;
C.所有晶体都有固定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故C正确;
D.由于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故D正确;
E.夏季天旱时,给庄稼松土是为了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故E正确。
故选CDE。
14.BD
【详解】
A.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反映了液体或气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小昆虫能在水面上自由来往而不陷入水中靠的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故B正确;
C.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故C错误;
D.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能量耗散过程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反映了自然界中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故D正确。
故选BD。
15.CD
【详解】
A.玻璃没有固定的熔点,是非晶体,A错误;
B.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多晶体不具有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B错误;
C.荷叶上的小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使液面收缩的结果,C正确;
D.形成液体表面张力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D正确。
故选CD。
16.见解析
【详解】
将花盆用一根很细的毛细管将水与花盆的连接,由于毛细现象,水就会不断的浸入花盆,满足花盆少量水的需求;
17.见解析
【详解】
缝衣针会停在水面是由于表面张力的原因。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就象你要把弹簧拉开些,弹簧反而表现具有收缩的趋势。正是因为这种张力的存在,缝衣针才会停在水面。把针按下水面,针就不再浮起,是由于在水中表面张力消失,针受到的浮力要小于它的重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