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光电效应现象 自主提升过关练(word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1光电效应现象 自主提升过关练(word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4 06:5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1光电效应现象 自主提升过关练(含解析)
一、选择题
1.近日,由义乌城建携手中国移动建设的浙江省首个5G停车场——江滨绿廊三公园停车场正式投入运营。在过去的10年,义乌市通信行业经历了从2G、3G、4G到5G的飞速发展。5G信号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每秒传送的数据量也实现了数量级的增大。相比与4G信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5G信号的光子能量更大
B.5G信号的衍射更明显
C.5G信号的传播速度更大
D.5G信号的波长更长
2.影响黑体辐射强度的因素是(  )
A.只有温度 B.只有波长
C.与波长和温度都有关 D.与波长和温度都无关
3.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
A.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B.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康普顿提出了电磁辐射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C.汤姆孙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D.普朗克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征
4.在科学发展史上,许多物理科学家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应用了很多科学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磁生电”是一种在变化,运动的过程中才能出现的效应,并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B.亚里士多德提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猜想出来的
C.富兰克林命名了正负电荷,为定量研究电现象定了基础
D.爱因斯坦首先提出当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是以最小能量值为单位一份份地辐射或吸收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叫做能量子
5.对黑体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体不仅能吸收电磁波,也能反射电磁波
B.黑体是黑色的且其自身辐射电磁波
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除了与温度有关,还与材料的种类及其表面状况有关
D.黑体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物体没有绝对黑体
6.据报道:截止2020年12月我国5G基站建设累积71.8万个,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中国将进入全面5G时代,开启了万物互联时代:车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无人机网络、自动驾驶技术等将一元变为现实。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采用3300-5000MHz频段,相比于现有的4G(即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1880-2635MHz频段)技术而言,具有极大的带宽、极大的容量和极低的时延。关于5G信号与4G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G信号和4G信号都具有偏振现象
B.5G信号和4G信号有可能是纵波
C.5G信号相比4G信号光子能量更小
D.5G信号相比4G信号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更小
7.下列宏观概念中,是“量子化”的有(  )
A.人的身高 B.物体的质量
C.汽车的速度 D.大象的头数
8.从大到飞机、轮船,小到各种零件都和物理学有密切的关系,物理学对人类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库仑最早引入了电场的概念,并直观地用电场线描绘电场
B.赫兹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
C.第一个对亚里士多德“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提出质疑的是伽利略
D.法拉第最先发现电流能够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即电流的磁效应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第一类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B.安培提出的“分子电流假说”成功解释了磁化现象
C.普朗克为解释黑体辐射实验规律提出了能量子的假设
D.只要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场发生变化,闭合回路中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
10.下列物理学的发展史,表述正确的是(  )
A.开普勒得出的开普勒第三定律中,其中是与中心天体质量无关的恒量
B.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中,引力常量是由牛顿测得
C.库仑发现的库仑定律,并测出了电子的电量
D.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假说中,普朗克常量的单位是J·s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回旋加速器粒子经加速后具有的最大动能与加速电压值有关
B.黑体辐射实验揭示了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是连续的
C.氢原子吸收光子后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
D.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的能量来快速煮熟食物的
12.某单色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下列措施中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是( )
A.延长光照时间 B.增大光的强度
C.换用频率较低的光照射 D.换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
13.关于能量子与黑体辐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能量值,能量子与电磁波的波长成正比
B.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
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种类和表面状况有关
D.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温度有关
14.关于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体能够完全透射照射到它上面的光波
B.随着温度降低,各种波长的光辐射强度都有所增加
C.随温度升高,辐射强度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
D.黑体的辐射强度只与它的温度有关,与形状和黑体材料无关
1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并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只要有变化的电场,就可以形成电磁波
C.普朗克最早提出量子假说,开创了量子理论的新时代
D.量子假说认为,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单位的整数倍
二、解答题
16.静止的钍(Th)核发生β衰变时放出一个β粒子而变成一个镤(Pa)核,同时产生了一个能量为ε的中微子.已知真空中光速为C,普朗克常量为h.求:
①该中微子的频率; ②衰变后β粒子和镤核的合动量的大小.
17.如图所示为我国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墨子号”的成功发射使我国在量子通信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那么,量子通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该理论的提出背景又是什么?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因为5G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比4G高,根据公式
可知,5G信号的光子能量比4G光子能量更大,故A正确;
BD.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波长相比,甚至比波长还小;因5G使用的电磁波频率更高,即波长更短,故5G信号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故BD错误;
C.任何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在介质中要看折射率,故C错误。
故选A。
2.C
【详解】
黑体辐射与波长和温度都有关系,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A
【详解】
A. 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故A正确;
B.为了解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提出了电磁辐射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故B错误;
C.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C错误;
D.玻尔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征。故D错误。
故选A。
4.C
【详解】
A.法拉第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出“磁生电”,而纽曼,韦伯在对理论和实验资料进行严格分析先,后总结出:闭合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后人称之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故A错误;
B.亚里士多德提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的快,是根据生活经验猜想出来的,故B错误;
C.富兰克林命名了正负电荷,为定量研究电现象奠定了基础,符合史实,故C正确;
D.普朗克首先提出当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是以最小能量值为单位一份份地辐射或吸收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叫做能量子,故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
AB.黑体吸收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黑体自身向外辐射电磁波,不一定是黑色的,故AB错误;
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其表面状况无关,故C错误。
D.任何物体都会反射电磁波,只吸收不反射电磁波的物体实际是不存在的,黑体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故D正确。
故选D。
6.A
【详解】
AB.5G信号和4G信号都是电磁波。由于电磁波是横波,都具有偏振现象,故A正确,B错误;
C.由
可知5G信号相比4G信号光子能量大,故C错误;
D.5G信号和4G信号在真空的的传播速度都为光速,故D错误。
故选A。
7.D
【详解】
能一份份地选取,且只能取整数,不能取小数的量均可以看作“量子化”,如大象的头数,学生个数等。
故选D。
8.C
【详解】
A. 法拉第最先提出了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的观点,并直观地用电场线描绘电场,故A错误;
B. 普朗克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故B错误;
C. 第一个对亚里士多德“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提出质疑的是伽利略,伽利略利用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正确;
D. 奥斯特最先发现电流能够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即电流的磁效应,故D错误;
故选C.
9.D
【详解】
A.第一类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选项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安培提出的“分子电流假说”成功解释了磁化现象,选项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普朗克为解释黑体辐射实验规律提出了能量子的假设,选项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只要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回路中就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选项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D
【详解】
A.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得
变形得
所以,是与中心天体质量有关的恒量,A错误;
B.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中,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通过扭秤测得的,B错误;
C.库仑通过库仑扭秤实验发现的库仑定律,并没有测出电子的电量,C错误;
D.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假说中,普朗克常量的单位是J·s,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
A.回旋加速器粒子经加速后具有的最大动能与D型盒的半径有关,A错误;
B.黑体辐射实验揭示了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不是连续的,B错误;
C.氢原子吸收光子后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C错误;
D.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的能量来快速煮熟食物的,D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
能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与照射时间,及照射强度没有关系,频率越大波长越小,越容易发生光电效应,故D正确;
故选D
13.BD
【详解】
A.根据
能量与电磁波的频率成正比,A错误;
B.由普朗克能量子假说可知,带电微粒只能辐射或吸收整数个能量子,该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B正确;
CD.根据热辐射和黑体辐射的特点知,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种类和表面状况有关,而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温度有关,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4.AD
【详解】
A.能完全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各种频率的电磁辐射的物体称为黑体,因此黑体能够完全透射照射到它上面的光波,选项A正确;
B.由图可知,随温度的降低,各种波长的光辐射强度都有所减小,选项B错误;
C.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选项C错误;
D.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与温度有关,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情况有关;但黑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只与温度有关,选项D正确。
故选AD。
15.CD
【详解】
A.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A错误;
B.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均匀变化的电场,不能形成电磁波,B错误;
C.普朗克最早提出量子假说,开创了量子理论的新时代,C正确;
D.量子假说认为,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单位的整数倍,D正确。
故选CD。
16.① ②
【详解】
①根据

② 设粒子和镤核的合动量为P1,中微子的动量P2,根据动量守恒
P1+P2=0
由 得
所以粒子和镤核的合动量大小为  
17.量子通信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德国物理学家的能量量子化假设。该假设提出的背景是经典电磁理论解释不了黑体辐射实验的实验规律。
【详解】
根据物理学史可知,量子通信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德国物理学家的能量量子化假设;该假设提出的背景是经典电磁理论解释不了黑体辐射实验的实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