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九 年 级 语 文 试 卷
杨集初中 韩洪林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答在答题卷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试证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卷规定的位置。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2分)
(1)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__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柳永《凤栖梧》)
(4)操千曲而知音,____________。
(5)绿杨烟外晓寒轻,_________________。(宋祁《木兰花》)
(6)陈涉少时的远大抱负是: 。(司马迁《陈涉世家》)
(7)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汶川地震灾区如今焕然一新,人民安居乐业,可用《岳阳楼记》中的“ , ”来表述。
(9)月前,陈水扁在狱中放言,称其要告美国总统奥巴马,全球一片哗然。各方代表、媒体纷纷指责这样的无稽之谈,就连他以前的众多亲信也表示“莫名”,这正印证了孟子的 , 的名言。
(10)前不久,中央军委为因参加国庆阅兵而一再推迟婚期的官兵们举行了一场隆重而盛大的集体婚礼。其间,有人从《关雎》中节选了一句“ ,钟鼓乐之。”送给了他们。
2、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完成题目。(5分)
山泉作矫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副yíng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3分)
yíng 联 童稚 了 无杂尘
(2)划线处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错别字 改正 (1分)
(3)“驻目”的意思是 (1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发展学校办学特色和提倡创新教育都不应该为了作秀,而应扎扎实实地进行素质教育。
B.专家认为食盐补碘是必要的,但也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无碘盐的供应。
C.“低碳”生活方式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并逐步成为生活新时尚。
D.经过工程队妙笔生花的整饰,广州老城区的许多破旧房屋面貌一新,确实令人赏心悦目。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①种种迹象都在警告人类,碳排放量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仅无法维持,更将继续恶化。
②遏止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节能减排,适应低碳生活。
③这绝非危言耸听。
④人类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臭氧层受到严重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及温室效应等。
⑤科学研究表明,气候变暖将导致地球两极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将快于预期。
A.④①③⑤② B.④①⑤③② C.①③④⑤② D.①②④⑤③
5、名著阅读题。请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4分)
(1)在《格列佛游记》中,“我”获得自由两个星期后,小人国的内务大臣告诉“我”:“在外国人看来我们的国势显得很昌隆,实际上却被两大危机所苦。”请问这两大危机是什么?(4分)
(2)在《骆驼祥子》中,祥子有一个最大的梦想,后来发生的诸多事情使他的梦想最终破灭了。请说出祥子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并说出导致他梦想破灭诸多事情中的一件。(4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10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气象物候知识,学校准备开展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你也乐在其中。
【活动一:创意设计】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个有创意的名称: (2分)
【活动二:搜集资料】某同学搜集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诗前四句揭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的规律,请你帮他分析一下。
第一, ;第二, (2分)
【活动三:网络写作】为了让更多同学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某同学代表班级写了一段话,准备发在校园网上。
①气象物候知识既实用又有趣。②正常的物候条件,影响着农作物生长的好坏。③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就依据草木枯荣、候鸟去来、云彩变化等现象来安排农事。④诗人们也从大自然丰富的语言中得到灵感,他们常常由物候现象联想到繁复的生命过程,生发出诸多感悟,传达出独特的审美体验。⑤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能了解前人积累的经验,增强科学意识。
上面的文段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忙修改,将改正后的语句抄写在横线上。(2分)
(1)有语病的是第 句,修改为
(2)有语病的是第 句,修改为
【活动四:专题探究】在这次活动过程中,小明发现,在古诗文中有许多关于“雁”和“燕”的诗句,并且摘录了下来。请你帮小明解读出“雁”和“燕”在古诗文中各自的文化内涵。(4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雁去衡阳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葛天民《迎燕》
雁:
燕:
二、阅读与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两题。(5分)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7、“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中“无言”与“月如钩”表现了词人当时什么样的心境。(2分)
8、词人是如何表现离愁的?请根据三四句词意作简要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6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链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节选自《礼记·大道之行也》)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 ②阡陌交通 ( )
③故人不独亲其亲 ( ) ④是故谋闭而不兴( )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1、【链接】材料中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对应的句子是哪句?(2分)
12、渔人穿过山洞,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派祥和的景象。请你谈谈渔人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世外桃源的美好?(2分)
13、两文都反映了古人对人类美好社会的追求,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述“大同”社会的主要特征。(4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14-18题。(16分)
积极面对无奈
①人生中有太多的无奈。刘翔为伤痛不能驰骋田坛而无奈,高考生为相差几分不能跨进大学校门而无奈,子女为工作所累不能照顾年老的父母而无奈,贫穷的父母因“差钱”不能很好地培养孩子而无奈,老年人因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而无奈,残疾人因天生的缺陷而无奈。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碰到数不清的无奈。
②对待人生的无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态度,由无奈而生怨气,怨天怨地怨人,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郁郁寡欢,在消沉中不能自拔;一种是积极的态度,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化解矛盾,努力走出无奈的阴影。窃以为,两种态度,往往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A面对无奈,消极沉沦,无奈就永远是你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 B积极面对,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迈开新步伐。正如马克 吐温所说:“人生在世,绝不能事事如意。反正,遇见了什么失望的事情,你也不必灰心丧气。你应当下个决心,想法子争回这口气才对。”
③世界超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是一个面对无奈永远积极进取的人。在一般人看来,他可能是一个一生都倒霉透顶的人:1岁时险些死于猩红热;4岁时一场麻疹,又让他险些进了棺材;13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肺炎;46岁时突然长满脓疮,只好拔掉几乎所有的牙齿;牙病初愈,又染上了严重的眼疾,幼小的儿子成了他的“拐杖”;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癌等疾病不断向他袭来,后来,他的声带也坏了,几乎成了哑巴。58岁就吐血而亡。可就是这个经常为身体不好感到无奈的人,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3岁学琴,8岁时就创作了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9岁入市立歌剧院的管弦乐团,11岁登台演奏自己创作的《变奏曲》,一举成功。他把苦难与成才这两项生活的馈赠,用自己的琴弦演奏到了极致。巴尔扎克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而培根则认为:“顺境中的好运,为人们所希冀;逆境中的好运,则为人们所惊奇。”帕格尼尼是不幸的,上帝给了他一个糟糕的身体,让他经常处于无奈之中;然帕格尼尼又是幸运的。因为正是生活的苦难,成就了这位天才。他没有在苦难面前低头,在无奈之中徘徊,而是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去战胜它,使自己从苦难者成为一个音乐的天才。
④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人因为下岗、上当受骗、经商失败、亲人遭受不幸等陷入人生的低谷,感受到生命的种种无奈,有的人因此而患上了忧郁症,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其实,当你将一切归零,给自己时间,给自己空间,重新认识世界,就会感到,原来生活没有自己想象的那样糟。一转念,就是一个全新的生命。
⑤朋友,如果你此时因伤痛而暂时折断了飞翔的翅膀,像帕格尼尼那样为生病而经受苦难,或者碰到种种不如意甚至无奈的事情,那么,请记住:“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只有战胜不幸,从不幸中走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选自《 人民日报 》,有改动)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4分)
15、选文第②段A、B两句不能调换的原因是什么?(2分)
16、选文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7、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面对人生的许多无奈,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态度。
B.在人生路上,“无奈”是绊脚石还是垫脚石,取决于你的主观抉择。
C.培根的话告诉我们,处于无奈中的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D.当我们感受到人生的种种无奈时,可以试着将一切归零,重新认识世界。
18.请从以下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他(她)的事例,完成下面的句子,使其成为本文的事实论据。(3分)
面对
的无奈, 。
备选人物:韩愈 袁隆平 贝多芬 海伦 凯勒
(四)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19~23题。(18分)
最美的善举
从第一次踏进这间病房时起,我便有些讨厌3号床那个陪床的男人。
男人姓苏,四十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浓眉凹目,络腮胡子,看上去挺吓人的。“络腮胡子”大大咧咧的,说话时声带像是安了喇叭,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他非常爱吃肉,羊排、猪杂儿、红烧牛肉是他食谱上的主角。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每天中午只要一吃完饭,“络腮胡子”便毫不客气地把挨着窗台的那个空床据为己有,人往上面一躺,两分钟不到便鼾声大作,给人的感觉这儿不是病房倒像是他的家。
同“络腮胡子”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号床的那对母子,他们总是安安静静的。
1号床的女人患乳腺癌,刚刚做了手术。她有两个孩子,女儿读高三,儿子上小学。她的男人只靠种地养些鸡鸭挣生活。正值夏播季节,男人极少来探望,更多的时候只有那个十二三岁的男孩守候着母亲。男孩很懂事,主动包揽了整个病房里的热水供应,每次有人帮他扶着母亲去做检查,男孩总忘不了说声“谢谢”。
1号床的桌上基本没什么水果,偶尔有个苹果或一两块西瓜,母子俩也是推来让去的。有时男人会从街上买点儿卤肉来,女人就埋怨他乱花钱,然后把大部分肉夹到孩子的碗里。
一天,男人来探视时竟带了一小袋炸蝉蛹来,黄灿灿、香脆脆的。男人给我和“络腮胡子”各抓了一把,一屋子人都嚼出了满嘴的香。尤其是“络腮胡子”,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一再恳求1号床的男人帮自己弄点儿来。说在饭店里吃过这东西,25块钱一盘,却没这个新鲜。只要能帮着弄些来,愿意按一元一个买他的。
1号床的男人笑了笑,没说什么。
几天后,1号床的男人果然又弄了些来。“络腮胡子”如获至宝,点过数,非要给对方27块钱不可。1号床的男人不肯收,“络腮胡子”便硬是把钱塞给了男孩,并且说就喜欢吃这口儿,只要是活的,有多少要多少。
1号床的男人并没在意,男孩却把这话放在了心上。一到傍晚便跑到医院后面的树林里去找,最多时一晚上竟能找到二三十个,“络腮胡子”总是照数全收。
有了这项收入,1号床的餐桌上渐渐丰盛起来。中午时,男孩会为母亲买上一个肉菜;晚上,再加一袋鲜奶。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半个月。一天,男孩悄悄地告诉我,“络腮胡子”吃蝉蛹上了瘾,现在有两个小朋友在帮着找,他按2毛钱一个从小朋友手里收来再卖给“络腮胡子”。
我惊讶于男孩的精明,也为他能找到这样一个赚钱的途径而高兴。
婆婆出院时,我把亲友送的水果、奶粉和罐头之类的东西都留给了1号床。起初1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还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地接受了。
后来的一天,我去医院办理医保退款手续,从停车场出来,刚走了几步,远远看到“络腮胡子”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儿,径直走进路旁的灌木丛中。
等到走近,我才发现,他从塑料袋里倒出的,竟是一堆儿蝉蛹!
“苏大哥,这……”
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得太多了……”
“那你还买它干嘛?”我疑惑地瞅着他。
“嘿嘿,”他挠了挠头,露出一脸和他的性格极不相称的腼腆,“看那一家怪不容易的,大忙咱也帮不上,添个菜钱还是有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苏大哥一直在用这样的方式帮助1号床的病友。
那一刻,我的心头忽然涌起一股别样的温暖…… (选文有改动)
19、选文题目中的“善举”指什么事情?为什么说它是“最美”的?(4分)
答:
20、对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进行简要赏析。(4分)
尤其是到了中午,他总是喜欢买回五六个酱紫色的猪蹄儿,啃得啧啧作响,弄得那张原本就腻乎乎的脸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
答:
2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4分)
⑴起初1号床的女人不肯收,我谎称车小,再跑一趟还不够油钱,那女人才讪讪地接受了。
答:
⑵他抬头,见是我,尴尬地笑了笑:“买得太多了……”
答:
22、选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2分)
答:
23、选文主要运用了欲扬先抑和对比的写法,请就其中的一种写法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4分)
答:
三、写作。(60分)
24、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所收获。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勇于尝试吧,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答题卷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12分)
(1) (2)
(3) (4)
(5) (6)
(7)
(8) ,
(9) ,
(10)
2、(5分)
(1)(3分)
(2)(1分)错别字 改正
(3)(1分)
3、(2分)
4、(2分)
5、(4分)
(1)(4分)
(2)(4分)
6、(10分)
【活动一:创意设计】(2分)
【活动二:搜集资料】(2分)第一, ;
第二, 。
【活动三:网络写作】(2分)
(1)第 句,修改为
(2)第 句,修改为
【活动四:专题探究】(4分)雁:
燕:
二、阅读与理解。(55分)
(一)(5分)
7、(2分)
8、(3分)
(二)(16分)
9、(4分)
① ②
③ ④
10、(4分)
(1)
(2)
11、(2分)
12、(2分)
13、(4分)
(三)(16分)
14、(4分)
15、(2分)
16、(4分)
17、(3分)
18.(3分) 面对
的无奈, 。
(四)(18分)
19、(4分)
20、(4分)
21、(4分)
⑴
⑵
22、(2分)
23、(4分)
三、写作。(60分)
24、(60分)
200
400
600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1)羌笛何须怨杨柳(2)蒌蒿满地芦芽短(3)为伊消得人憔悴(4)观千剑而识器(5)红杏枝头春意闹(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7)山回路转不见君(8)政通人和,百废具兴(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0)窈窕淑女(共12分,每空1分。如有添、漏、错、别字,则该句不给分)
2、(1)楹 zhì liǎo(共3分,每个字或音1分) (2)矫——娇(1分)
(3)注目,注视(1分)
3、D(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笔法或文笔。2分)
4、C (2分)
5、(1)一是国内党争激烈,二是国外强敌入侵的危险。(或者一是帝国内低跟党和高跟党勾心斗角,二是受到不来夫斯库帝国入侵的战争威胁。)(共4分,每点2分。)(2)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虎妞难产而死、卖车为虎妞办丧事、小福子上吊而死(说出一个即可)(共4分,每问2分。)(如两题都作答,以第一题评分)
6、活动一:无统一答案。名称要紧扣“气象物候”,力求新颖。例如:气象物候 你我齐学;气象物候流行风等。(2分)
活动二:第一,植物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变化;第二,这种循环变化是随气候为转移的,春天一到,万物就要复苏了。(共2分,一点1分)
活动三:(1)有语病的是第②句,去掉“正常的”或改为“物候条件正常与否,影响着农作物生长的好坏。”(2)有语病的是第⑤句,删去“使”即可。(共2分,改对一句得1分)
活动四:“雁”,秋天来临,北雁南飞,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表明季节是秋天。 “燕”是春的使者,表明季节是春天(或:“莺歌燕舞”一贯认为是春的景象,因为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共2分,一点1分)
二、阅读与理解。(55)
(一)7、表现了词人因目睹残月而想起故国时产生的惆怅、寂寞之情。(2分)
8、词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愁绪比喻为具体的丝线,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词人愁肠百结难以排遣的心情。(共3分,(修辞1分、作用2分)
(二)9、 类 交错相通 以……为亲 因此(共4分,每一解释1分,意对即可)
10、(1)(村里人)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共2分,如错、漏译“乃”、“无论”各扣1分)
(2)大道通达的年代,天下是民众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共2分,如错、漏译“贤、能”、“修”各扣1分)
11、 老有所终,幼有所长(2分)
12、 围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们生活,社会风尚”回答。或围绕“美丽富足,和平安宁,自由快乐,尊老爱幼,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回答也可。(共2分,答出两方面即可)
13、 财产公有;人人出力;人人有保障;社会风尚好。(共4分,一点1分)
(三)14、我们要积极面对无奈(我们只有积极地面对无奈,才是真正的强者。)
提出本文的论题,列举人生中的种种无奈,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的论述。 (共4分,每问2分)
15、因为这段开头作者就对人生中的无奈先写“消极”态度,再写“积极”态度,A、B句的顺序与此对应。(2分)
16、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有力(具体、突出)地论证了面对无奈,只有积极进取,才能成功。(方法、作用各2分)
17、C(3分)
18、示例:韩愈面对不被重用的无奈,凭着坚毅和豁达成为一代文坛的领袖;袁隆平面对科研受阻的无奈,凭着坚韧和执着成为杂交水稻之父;贝多芬面对失聪的无奈,凭着“扼住命运的咽喉”的信念创作了《命运交响曲》;海伦 凯勒面对身体残疾的无奈,凭着果敢和勇气成为青年的楷模。(共3分,每一横线1分)
(四)19、“善举”指“络腮胡子”通过收买蝉蛹暗中帮助1号床病友的事情;因为“络腮胡子”既帮助了身处困境的人,又使被帮助的人得到尊重,所以说他的善举是“最美”的。(共4分,每问2分)
20、示例:用“啃”和“啧啧”写出了“络腮胡子”吃相的不雅,用词准确而生动;“像是刚从油锅里浸过一般”,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络腮胡子”脸面油腻的特点。画线句子传神地表达了“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4分)
21、(1)女人因接受别人的施舍而感到不好意思。(2分)
(2)“络腮胡子”助人的秘密被发现后表情很不自然。(2分)
22、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2分)
23、示例一:选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络腮胡子”的粗俗,后写他的善举。这样写使文章内容更有波澜,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示例二:选文运用了对比的写法,如“络腮胡子”的粗俗与他的细心善良对比(答“我”的施舍与“络腮胡子”的善举对比;“络腮胡子”的大大咧咧与1号床母子的安安静静对比等也可)。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题。(共4分,结合选文简析写法和作用各2分。如两种写法都做答,以第一种写法评分。)
三、写作。(60分)
作文阅卷要求及评分标准:(1)作文总体切入分为42分。要敢于打高分,但也要有区分度。一类卷和五类卷均在5—10%。要严格控制四、五类卷的评分。
(2)全文不足550字者,每少50字扣1分;未完篇且字数在400字以下者,降一等。
(3)漏写题目扣2分;照抄本卷阅读语段的,建议以10分为基准分;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重复不计,最多扣2分。
(4)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酌情扣1-3分。
(5)作文阅卷细化评分细则:参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共15页 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