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1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11-20 12:4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8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第一课时)第八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龙三中 蔡美芳 小明同学收集了下面的词语,
哪些描述属于天气?1、夏季多雨2、晴转多云3、雷雨交加4、夏热冬冷5、雪花飘飘6、终年高温短时间多变性长时间稳定性请思考具体
表现综合
概括
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板书)一、气候:下面是小米同学的一篇日记,请帮他说出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是气候? 台州多山滨海 ,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去年农历12月27的一天,阳光明媚,早晨气温为6℃,我和家人一同去哈尔滨游玩…可哈尔滨却是雪花纷飞,当时气温为-13℃,原来哈尔滨的冬季极为严寒…哈尔滨的冬天海南的冬天台州、哈尔滨和海南这三个地区的冬季气温差别很大,是什么因素的影响呢?500北回归线23.50北温带热带北寒带23o26'N66o34'N0o23o26'S66o34'S90oN90oS南寒带南温带热量赤        道热 带北 温 带【讨论】我国的纬度位置跨五带中的哪几带? 约53oN多-32℃16℃接近50℃分析:海南和漠河的气候特征海南浙江板书:二、影响气候的因素: 1、纬 度 位 置:
低纬度地区的气温较高,如:海南.
高纬度地区气温较低,如:哈尔滨.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海拔近8844.43米),山顶终年被积雪冰川覆盖。(1)在对流层,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
板书:2、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珠穆朗玛峰南北坡植被的比较风向南北两侧的植被
相差如此之大积雪冰川暖湿空气在前进途中遇到地形阻挡,
被迫沿迎风坡爬升,在山的背风坡
气流下沉。迎风坡背风坡气团沿迎风坡爬升水汽遇冷凝结降水20℃8℃14℃ABC暖湿空气在前进途中遇到地形阻挡,
被迫沿迎风坡爬升,在山的背风坡
气流下沉。迎风坡背风坡气团沿迎风坡爬升水汽遇冷凝结降水20℃8℃14℃ABC 所以迎风坡的降水比背风坡多,
这类降水叫地形雨.板书:(2)迎风坡比背风坡多雨,向阳坡比背阳坡温度高扩展知识:
一些降水特别丰富的地方,往往是较多的地形雨,如:
(1)我国台湾山脉的北、东、南都处在迎风坡,降水
多,年降雨量2000毫米以上;台北火烧寮达8408毫米,成为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而西侧地区处在背风坡,年降水量只有1000毫米左右;
(2)夏威夷群岛的考爱岛的迎风坡年降水量12040毫米,成为世界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3)印度的乞拉朋齐年降水量11418毫米,
也是因为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迎风坡的缘故。 实验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和煤油的温度变化情况实验(1)经过相同的时间加热,哪种液体温度升得快些?
(2)若升高相同的温度,哪种液体需要多加热一些?总结:水与煤油这两种物质的不同性质。
即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
所吸收的热量是同的。(1)比热:概念: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
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简称比热。单位:焦/(千克. ℃)水的比热:4.2×103焦/(千克. ℃)
表示意义:1千克水温度升高1 ℃时,需要吸收
的热量为 4.2×103焦。思考:比较水和砂、土的比热大小,说说海洋和陆地
会对气候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读图:1、比较纬度相近的北京和吐鲁番最冷月和最热月气温及其差值的大小。2、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冬季降温幅度较大
的是 ,夏季升温幅度较大的是 。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冬季风夏季风我国冬季风和夏季风示意图返回 低气压 高气压风向: 陆地 海洋高气压 低气压风向: 陆地 海洋返回【思考】
1.中国东部季风是怎样形成的?
2.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温度和湿度状况
有何差异? 1.主要由海洋和陆地的比热差异形成的。2.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2、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而它所在江西九江市却是我国夏季的高温中心之一,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请分析1、北极终年冰天雪地,而台州却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季酷暑 。
1、气候的概念: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
特征,它包括天气平均状况
和极端状况。
2、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纬度对气候的影响:一般而言,纬度越高,
气温越低。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②地形、地貌对气候的影响:一般而言,山上
雨多,山下雨少。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多。
……课堂总结:材料一、04年第14号台风云娜于8月12日20时在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登陆.截至16日12时的统计,第14号台风云娜已在浙江造成164人不幸遇难,失踪24人,受灾人口达129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81.28亿元。材料二、“卡特里娜”飓风横扫中美洲,已经造成1000多人死亡。许多科学家认为飓风、台风的形成频率加快与地球变暖有关。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