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件(共30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课件(共30张PPT)--2021-2022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26 20:3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第12课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近代史上的著名战争,理解战争对人类文化的破坏,以及造成的文化断裂;认识战争在客观上又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机。
重点难点 1.独立战争后的美洲文化;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2.欧洲殖民者文化侵略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1744年,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医生骑马从马里兰出发,一路行至缅因再折返,行程1624英里,对中北部社会有比较系统的观察,他在旅行记的结尾处谈到了北美居民的共同特征:在我经过各个殖民地时,我发现不同地区的人们在习俗和性格方面很少差别,只在特许状、肤色、空气和政府方面,我看到了一些不同……至于教养和人文方面,他们也十分相似,只是大城镇的居民更开放一些,波士顿尤其如此。
——李剑鸣《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
依据材料,思考问题:独立战争前,北美不同殖民地间的人们在文化上的异同。
异:特许状、肤色、空气、政府。
同:习俗、性格、教养、人文。
一、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欧洲白人
非洲黑人
印第安人
思考:
北美的居民们有着不同的肤色,
那么他们都是自何处而来的呢?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 的国家,美利坚民族是一个由许多民族(或种族)组合而成的民族。北美大陆地沃人稀、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早期移民靠勤奋求实的开拓精神……他们重视个人价值,提倡信仰自由……于是美国白人大肆宣扬“白人优越论”,对印第安人、黑人等有色人种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简论早期移民对美利坚民族性格的影响》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北美当地的文化特点。
崇尚民主和自由、重视工商业、地方自治、勤俭务实、重视教育、注重个体和创造精神等;白人对黑人、印第安人的种族歧视和文化优越感根深蒂固。
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的形成
独立战争后 标志 1776年《独立宣言》
政治 文化 1787年的联邦宪法,联邦制共和国;
人生而平等、人民主权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文化 符号 自由女神像
黑暗 种植园经济和奴隶制
美国以南所有美洲的通称。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因长期沦为西班牙、葡萄牙等拉丁语国家的殖民地,故被称为拉丁美洲。
——《中国百科大辞典》
巴西基督山
拉丁舞
图腾崇拜
由于19世纪初,拉丁美洲仍是一个封建主义的殖民地社会。1810—1826年独立战争的领导人们,向往社会进步和自由,放弃了已有的家产和奴隶,提出了解放奴隶,取消对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劳役制,废除教会特权,鼓励自由贸易等进步主张。
——《论1810-1826年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性质》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思考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及局限性。
颁布了宪法,取消了奴隶贸易和奴隶制以及印第安人的人头税和强制劳役,废除教会特权,鼓励自由贸易;但对黑人与印第安人的种族压迫与歧视仍然存在,也促成了战后独裁权力的形成。
17—18世纪,欧洲的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封建统治之下,拿破仑通过战争,建立了庞大帝国,传播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推行《拿破仑法典》,传播启蒙思想,受到各国革命者的欢迎。
拿破仑的压迫,引起欧洲各地民主意识和民族独立要求不断高涨。
背景
表现
主要内容
拿破仑
二、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背景
表现
主要内容
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越来越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
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背景
表现
主要内容
项目
时间
爆发地
目的
结果
影响
十二月党人起义
波兰1830年起义
德意志1848年革命
1825年12月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
争取民族独立
要求统一,制定宪法
在俄国传播了革命的主张
推动了波兰的民族解放斗争
德意志统一之势已不可阻挡
失败
失败
失败
俄国
波兰
奥地利和普鲁士等地
1830年11月
1848年




拿破仑战争对欧洲国家政治文化的影响
拿破仑战争
传播
启蒙思想
《拿破仑法典》
俄国
波兰
德意志
反对封建专制
争取民族解放
争取民族统一
三、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1、内容
文化侵略是欧洲殖民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殖民国家向被殖民地区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及基督教。
2、目的
改造甚至消灭后者的文化,淡化后者的民族意识,达到殖民目的。
3、特点
被侵略的民族不仅不同程度地接受外来文化,而且努力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自身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
传统文化的保留 外来文化的接受
中国
印度
埃及
阅读教材第69-70页,近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区面临文化侵略时的应对。
挽救国家独立
印度教、伊斯兰教;
种姓制度扮演重要角色。
君主立宪制
新思潮、洋务运动-器物;
戊戌变法-制度。
英语、法律、政府体制、
文官制度
伊斯兰教;
阿拉伯民族的传统方式。
文化侵略的影响:
(1)传播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2)不同程度接受外来文化,保护传统文化,呈现文化多样性。
4、欧洲殖民者文化侵略的概况
19C40S
19C70S
20C初
师夷长技以制夷
新文化运动
维新思想
时 期
高 度
19C60S-90S
中体西用
19C90S
早期维新
20C初
开眼看世界军事技术
三民主义
洋务运动科学技术
戊戌变法
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马克思主义
民主科学
器物技术
政 治 制 度
思 想
近代思想解放的历程
概括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的特征。
近代中国社会精英在与西方侵略者的抗争中,一方面接受外来文化,另一方面,努力保护传统文化,最终使得中西文化在博弈中融合。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感悟篇
①西方文化扩张往往伴随着侵略战争, 要坚决反对侵略战争,努力维护和平!
思考:学习完本课,你对战争与文化的关系有了怎样的理解?
②文化扩张具有双重性,是一把双刃剑!
③要树立开放包容的意识,加强文化交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不断发展完善自身文化!
④坚持文化自信,防止并反对一切形式的文化侵略!
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与拉丁美洲文化
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文化的重构
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
战争
文化交融完善
文化碰撞交流
认知外来文化
反思本土文化
文化选择重构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清教在美国历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它影响了美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各个方面,是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美国文化中的清教因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源于16世纪瑞士日内瓦
B.倡导自由平等、勤劳勤俭等
C.体现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D.宗教使命感是美国对外扩张的内在动力之一
C清教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要求,当时是工场手工业时期,B符合题意;清教是宗教改革时形成的基督教新教中的一支,是加尔文教在英国的称呼,A不符合题意,排除;清教兴起之初要求清除英国国教中的天主教残余,他们倡导自由平等,其开拓的勇气、顽强奋斗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崇尚勤俭的美德,成为美国文化中的宝贵精神财富,B不符合题意,排除;清教徒将殖民地的成功发展归因于完成上帝赋予的使命,即上帝为人类历史能有一个新的开端而作出的努力。自美国独立以来,美国的外交理念中就包含要把美国民主、自由等一系列价值观向世界普及和推广的愿望,它为美国对外扩张、干涉其他国家内政提供了依据,并得到了民众的支持,D不符合题意,排除。
2.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评论说: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英国启蒙思想家),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学说
②《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
③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
④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D卢梭是法国人,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读者不可能不了解卢梭的学说,故①错误;“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意思是《独立宣言》既来自卢梭,也来自洛克,故②错误;“人人生而平等”等思想在法国广泛传播,1776年的《独立宣言》发表时,法国启蒙运动方兴未艾,当时法国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故③正确;“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即天赋人权,在美国《独立宣言》中出现,也在法国哲人们的笔下出现,说明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3.1807年普鲁士颁布土地改革敕令,规定“不得以家庭出身或婚姻,或以承继农奴地位,抑或以契约创设新的农奴制关系”“那些由继承,或由其自身权利,或由永佃、或由公簿持有而占有其农地的农奴及其妻儿的各种现有农奴制关系和一切相互的权利义务,均应完全停止”。关于普鲁士的改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比较彻底地废除了封建制,促进了近代经济的发展
B.受到拿破仑战争的影响,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C.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体现了一定的自由、平等思想
D.为普鲁士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等条件
A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拿破仑侵略战争的打击、农民的骚动、国内资产阶级的不满,使普鲁士政权处于危机之中,为巩固统治,普鲁士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土地改革,废除农民(农奴)对领主的一切人身隶属关系,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等条件。农民仍需承担以货币和实物形式缴纳租赋及提供徭役等封建义务。因此普鲁士的改革保留了封建残余,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制。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BCD表述都正确,不符合题意。
4.在拉丁美洲文化中,既有印第安人在偏远内陆地区保留的传统文化,如多神信仰、图腾崇拜,也有欧洲白人的天主教,还有非洲黑人带来的音乐舞蹈等因素。对该现象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拉丁美洲的文化多元性
B.欧洲殖民者驱赶印第安人至偏远地区
C.西班牙和葡萄牙文化成为主体
D.拉丁美洲文化与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相同
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和拉丁美洲在殖民地时期的宗国主不同,在历史发展形成的文化类型也不同,D项符合题意;拉丁美洲文化中既有印第安人的传统文化,也有欧洲白人天主教文化和非洲黑人文化,的确体现了拉丁美洲的文化多元性,A项不符合题意;被驱赶到偏远贫瘠的地区的印第安人在偏远内陆地区保留的传统文化说法属实,B项不符合题意;拉丁美洲原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西班牙和葡萄牙文化居于主导地位是事实,C项不符合题意。
5.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B从徐继畲对华盛顿评价的言论可知作者肯定华盛顿是因为华盛顿“不设王侯之号”,拒绝部下推举他做国王的请求,不迷恋个人权力,由此判断B项符合题意。徐继畲作为鸦片战争后新思想萌发的代表人物仍属地主阶级,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还没有达到学习西方的政治政度,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层面,由此排除AD两项;《瀛环志略》对开阔中国人的视野、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冲破封建思想樊笼,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未付诸实践,由此排除C项。
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