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4.1.1 空气的成分(1)学案 (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效课堂】4.1.1 空气的成分(1)学案 (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6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4 10:5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1 空气的成分(1)
【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的组成。
2.学会设计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重点)。
3.通过对空气发展史的学习和对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探究,初步培养学生严谨的
科学观。
【导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情境导入
集气瓶内是空的吗?怎样证明?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含量
(问题突破)
1.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物质?
(1)蜡烛能在空气中燃烧
(2)可以利用空气制造氮肥
(3)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潮湿
(4)长期存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色物质
2. 看课本 74页图表,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
学习任务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题突破)
1.观察实验现象
左图:注射器内都有一半容积盛有空气,把其中的一
只注射器活塞往外拉或往里推,看到什么现象?
右图:用注射器抽出部分空气,看到什么现象?
2.思考:
左图:两只注射器移动的刻度有什么关系?
右图:注射器抽出气体的体积与进入水的体积什么关系?
69
3.信息链接:
A. 铜+氧气 氧 化铜(黑色固体)
B. 碳+氧气 二 氧化碳(无色气体)
C. 镁+氧气 氧 化镁(白色固体)
D. 镁+氮气 氮 化镁(淡黄色固体)
E. 磷+氧气 五 氧化二磷(白色固体)
铁、铝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发生剧烈的反应
选择什么物质消耗空气中的氧气?
4.实验如何操作?需要记录哪些数据?
5.在氧气含量测定实验中,哪些环节可能造成误差?
6.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
(知识梳理)
1.认识空气的组成
(1)空气主要是由 、 组成的,约占空气体积 21%的气体是 ,约
占空气体积 78%的气体是 。
(2)1775 年,法国化学家 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组成。
2.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原理: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可生成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
①测量硬质玻璃管内空气的体积。
②组装仪器, ,使注射器中留下一定体积的空气并做好记录。
③给玻璃管加热,同时 。
④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入注射器中,待注射器活塞稳定后,读
数。
(3)实验现象:红色的铜逐渐变成了 ,气体体积 。
(4)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三、盘点收获,拓展提升
1.你知道空气的成分了吗?是一成不变的吗?
2.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运用化学方法除去氧气时,应注意的问题你掌握了吗?
3.你还能设计怎样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70
四、达标测试,巩固提高
1.(10分)右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a”
代表的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2.(10分)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
的可燃物是( )
A.红磷 B.木炭 C.细铁丝 D.蜡烛
3.(10分)薯片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变的不再松脆,说明空气中含有( )
A. 氮气 B. 氧气 C. 水蒸气 D. 二氧化碳
4.(70分)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 选用实际容积为 50 mL
的玻璃管作反应容器, 将过量的铜粉放入试管, 用橡胶塞塞紧玻璃管, 通过导管与实
际容积为 60 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 将注射器活塞前
沿从 30 mL 刻度处推至 20
mL 刻度处, 气球变大且一
段时间内大小保持不变 则
说明 。
(2)实验开始时, 注射器活塞前沿停在 30 mL 的刻度线上, 用酒精灯加热铜粉, 会看到
试管内 , 等玻璃管冷却室温后观察, 活塞前沿约停在 mL 的刻度线上。
(3)在实验加热过程中, 缓慢推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
(4)小气球的作用是 。
(5)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6)若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 21%, 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
①加热时没有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 ②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③加入铜粉量太少 ④加入铜粉量太多
五、登高望远,且行且思
我的随笔:
71
§4-1-1 空气中成分(1)(作业)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
B.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 78%,氧气约 21%
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操作主要步骤如下:①将燃
烧匙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②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
③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④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松开
弹簧夹.⑤检验装置气密性。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气密性良好,在集
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 5 等份。用弹簧夹
夹紧橡皮管、点燃红磷后,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待燃烧停止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 。
(2)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
(3)实验结束,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瓶内空间的五分之一,可能的一种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_。
(4)剩余气体主要是 ,推测该气体的性质 。
4.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
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装置一 装置二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 反应前注射器中 反应后注射器中 实验测得空气中
气的体积 空气体积 气体体积 氧气的体积分数
25mL 15mL 9mL
(2)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 (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
是 。
(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 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列举两
条) ; 。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