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5.2.1 化学反应的表示(1)学案 (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效课堂】5.2.1 化学反应的表示(1)学案 (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0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4 10:5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2-1 化学反应的表示(1)
【学习目标】
1. 通过表示化学反应的不同方法的对比,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优点。
2. 知道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难点)
3. 能够熟练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重点)
【导学过程】
一、 知识链接,情境导入
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过了一些化学反应,我们是如何表达这个反应的?
例如:氢气燃烧
铁在氧气中燃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 氢气+氧气 水
2.
3.2H2 + O2 2H2O
以上三种表示化学反应的方法中,第 种最好,理由是 。
(问题突破)
1. 化学方程式是 的式子 。
2.化学反应方程式能告诉我们什么呢?(以化学方程式为例)
(1)表示一个化学反应及反应条件:
2H2O 2H2 ↑ + O2 ↑
表示: 。
① 反应条件写在 。常见的反应条件有点燃、通电、高温、
加热等,其中“加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通常用“ ”表示。
② “↑”表示意义: ;
例如:2H2O 2H2 ↑ + O2 ↑
反应物中没有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的化学式后加“↑”。
③ “↓”表示意义: 。
例如:CuSO4+2NaOH==Cu(OH)2↓+Na2SO4
反应物中没有沉淀,生成物中有沉淀,在沉淀的化学式后加“↓”。
105
(2)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
表示参加化学反应的水分子和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是 。
(3)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2H2 + O2 2H2O
2 1 2 分子个数比
2×1×2 16×2 2×(1×2+16) 相对质量之比
4 32 36 物质的质量比
1 8 9 最简比
表示反应过程中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与水的质量比是
也表示每 份质量的氢气和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 份质量的水。
(想想议议)
如何读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有几种读法?
1.从质的方面
2. 从数的方面(微观)
3. 从量的方面(宏观)
(典题练习)
以反应方程式 2H2O2 2H2O + O2 ↑ 为例说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
三个意义:



(难点突破)
求出以下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1. C + O2 CO2 2. 4P +5 O2 2 P2O5
粒子个数比:
相对质量比:
物质质量比:
化 简:
2. 2H2 + O2 2H2O 4. 2CO2+6H2 C2H5OH+3H2O
粒子个数比:
相对质量比:
物质质量比:
化 简:
106
三、盘点收获,拓展提升
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最重要的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它是化学反应中宏
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的桥梁!你认识化学方程式了吗?
四、达标测试,巩固提高
1. (10 分)对于化学方程式 S+O2 SO2 表示的意义,叙述错误的是 ( )
A.在点燃的条件下,硫和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硫
B.硫加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C.每 32 份质量的硫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 64 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化合生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
2. (10 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或“↓”用法正确的是 ( )
A. C + O2 CO2↑
B. 2H2↑+O2↑ 2H2O
C. 4P+5O2 2P2O5↓
D. 2H2O 2H2↑+O2↑
3. (10 分)化学方程式 C +O2 CO2 中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 )
A. 12∶32∶18 B. 12∶32∶44
C. 12∶16∶44 D. 1∶8∶11
4(. 40 分)化学方程式可以提供的信息有很多,如 2H2O 2H2 ↑ + O2 ↑提供的信息有:
⑴可以得出水通电后可以生成 的事实。
⑵可以获得粒子数的信息:每 通电分解成 和 ,
分子数之比为 。
⑶可以获得质量比的信息:每 通电后生成 和 。
⑷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 数目不变,故参加反应
的水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⑸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
5(. 30 分) 在 A+B=C+D 的反应中,7gA 和 5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8gC 和若干克 D;
若要得到 20g D,则参加反应的 B 的质量是______。
五、登高望远,且行且思
我的随笔:
107
§5-2-1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1)(作业)
1. 小明从化学方程式 4P+5O2 2P2O5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
气 ②反应条件是点燃 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中
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
A. 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 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D.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3.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 2X==2Y+3Z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B. 在反应中 X、Y、Z 三种物质的粒子数目比为 2:2:3
C. 该反应可能有单质生成
D. 若该反应生成了 agY 和 bgZ,则消耗 X 的质量一定大于(a+b)g
4. 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铝,4Al+3O2 2Al2O3,在这个反应中,铝、氧气、三
氧化二铝的质量比为( )
A. 27:32:102 B. 27:24:43 C.108:96:204 D.4:3:2
5. 2017 年 5 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的重大突破。
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物分子数之比是 1:2:4
B.乙烯的化学式为 C2H4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反应前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6. 对知识的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主要方法。现有以下三个方程式:
①H2CO3 H2O+CO2↑
②CaCO3 CaO+CO2↑
③Cu2(OH)2CO3 2CuO+H2O+CO2↑
通过比较发现:
(1)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请写出其中的两条:
① ②
(2)它们又有许多不同,请指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