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5.5 第五单元 综合复习 学案 (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效课堂】5.5 第五单元 综合复习 学案 (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27.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4 10:5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5 复习第五单元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梳理知识,能自主形成知识网络。
2.通过复习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推断化学反应中某物质的
组成元素。
3.通过复习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写法,能根据反应事实书写化学方程式(重点)。
4.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重点)
【导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情境导入
化学反应不仅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而且能实现能量和质量守恒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梳理)
1.内容: 的质量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
2.微观解释
(1)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 的过程。可表示如下:
分裂
重新组合 聚集
分子 原子 分子 新物种
(2)微观解释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也没有改变。
六个不变:原子的 不变 元素的 不变
原子的 不变 元素的 不变
原子的 不变 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 种类一定改变。 种类一定改变。
两个可能改变: 可能改变。 总数可能改变。
3.适用范围
(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 变化,不适用与 变化。
(2)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和非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质量 计入“总和”中。
(典题练习)
1. 如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117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反应物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2. 甲、乙、丙、丁种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 2: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x 的值是 7
学习任务二:化学方程式
(知识梳理)
1.定义:用 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意义:
(1)质的方面:表示 、 和 。
(2)量的方面:宏观: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的 。
微观:反应物、生成物各的微粒 。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 C+O2 CO2为例)
a、质 。 b、量 。
c、粒子 。
4.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a、书写原则:(1)要以 为基础。
(2)要遵守 。
b、书写步骤:(1)写 左侧写 ,右侧写 ,中间用短线连接。
(2)配 化学方程式。
(3)改 将短线改成 。
(4)标 标明反应 及生成物的 。
(5)查 检查 是否正确,是否 ,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标的是
否得当。
5.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有恒定的质量关系。化学反应中各
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各物质的 和 的乘积之比,还等于各物质的实际质量之
比。
(2)计算的格式
① ——设未知量----------------- 带单位
②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式正确、配平正确
118
③ ——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计算化学式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要左右
对齐、上下一致,实际质量带单位
④ ——列比例式-----------------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比等于实际质量比
⑤ ——解方程-------------------单位要统一,得数要准确
⑥ ——简明地写出答案-----------答案中不要漏掉单位
(典题练习)
1. 下图是某些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用“ ”和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
原子。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图示反应关系的是
高温、高压
A.2CO+O2 2CO2 B.N2+3H2 2NH3
催化剂
C.C +O2 CO2 D.2Mg +O2 2MgO
2. 在化学反应 A+2B C+2D 中,已知 16gA 与 64g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C 和 D 的
质量比为 11:9,又知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则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9 B.12 C.18 D.36
3.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已破损的过氧化氢溶液,同学们为了测定瓶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他们取该溶液 34 g 于烧杯中,加入 3 g MnO2 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内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
33.8 g。请你和他们一起计算:
(1)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所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3)该瓶剩余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三、盘点收获,拓展提升
你能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吗?
119
§5-5 复习第五单元(作业)
1.AgNO3 固体见光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3 见光分解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该气体可能是( )
A. SO2 B. NH3 C. N2 D. NO2
2.银器发暗是因为形成了黑色的 Ag2S.欲使银器变亮,可先用洗衣粉洗去表面油污,再
把它和铝片放入碳酸钠溶液中共煮,至银器恢复银白色时,取出银器,用水洗净即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1+3Ag2S+6H2O 6Ag+2Al(OH)3+3X↑,X 的化学式是
( )
A.H2S B.SO2 C.SO3 D.O2
3.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
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6 8 2 4
反应后质量/g 1 X 16 15
A.上表中 X 的值是 0 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 14∶11
4.表示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及数目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因此物质的总质量也减少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 a、b、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是 1∶2∶2
D.原子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5.在反应 2A+B=3C+D 中,A 和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5∶1,已知 20 g A 与一定量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5 g D,则在此反应中 B 和 C 的质量比为( )
A.4∶19 B.3∶5 C.1∶3 D.2∶17
6.实验室用 34g 过氧化氢溶液和 1g 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
关数据如下图。请回答:
(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__________都
没有发生变化。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3)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