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认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重点)
2.通过学习,会写二氧化碳的相关化学方程式及准确认识其实验现象(难点)
3.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和相关环境问题
【导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情境导入
看图片回答:“我”是谁?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问题突破)
1.二氧化碳是一种______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叫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3.二氧化碳能使____________________变浑浊。
4. CO2的用途:
(1)用于______(利用其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2)作气体肥料(利用其可供给绿色植物进行_______作用);
(3)干冰可作_______,用于人工降雨(利用干冰升华________的性质);
(4)制碳酸饮料(利用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的性质);
(5)作化工原料:生产化肥,制纯碱等。
5.温室效应
成因:(1)_________燃料的大量消耗 (2)________遭到破坏。
防止措施:减少使用___________,更多地利用清洁能源,大力植树造林。
活动一: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提出问题:CO2的物理性质是什么?
(实验探究)
(思考交流,归纳提升) 填写下表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与空气比较) 溶解性
二氧化碳
133
学习任务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活动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
向试管中倒入少量塑料瓶中的液体,然后再向试管中滴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振荡,
观察现象。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是什么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呢?是 CO2呢,还是水呢?还是有别的物质?
友情提示:盐酸、硫酸、醋酸等都是酸,是一类化合物,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
红色。
实验过程:
实验 1:将一朵干燥紫花喷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2:将一朵干燥紫花,放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3:将喷水紫花,放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得到:二氧化碳___________(“能”或“不能”)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 ,
它的名称______。 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4:用试管取约 1~2ml 澄清石灰水,用直玻璃管向石灰水中吹入 CO2,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
分析:CO2能与 Ca(OH)2反应产生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5: 探究倾倒二氧化碳灭火
(问题探究) 将一瓶二氧化碳向装有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
的烧杯中倾倒时,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探究成果)
1.CO2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O2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任务三:二氧化碳的用途和相关环境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谈谈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以及相关的环境问题。
阅读课本 135 页多识一点-----溶洞的形成
134
三、盘点收获,拓展提升
四、达标测试,巩固提高
1.(20 分)二氧化碳和氧气物理性质上的相似点是( )
A.常温下都是无色有味的气体 B.密度都比空气小
C.都不易溶于水 D.加压降温后都变成无色液体
2.(20 分)“我是碳族的大女儿,让大地充满生机,让地球因我而温暖;我调皮可爱,
钻进石灰水,搅得人家不安宁;我藏在汽水里,小朋友喝了直打嗝。”这里叙述中的
“我”是指(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3.(20 分)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 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
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
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
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D.去掉烧杯中的 1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4.(20分)能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碳气体 B.碳酸钠 C.干冰 D.冰块
5.(20 分)右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石蕊溶
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五、登高望远,且行且思
我的随笔:
135
§6-3-2 大自然中的二氧化碳(作业)
1.可以一次性鉴别出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 B.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C.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D.分别观察颜色或闻气味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 B.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C.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3.将干冰投入水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 )
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C.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4.如图是气体 x 的干燥、收集、尾气吸收装置,该气体可能
的物理性质是( )
A.密度比空气大,极易溶于水
B.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5.小刚和小花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两组实验,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Ⅰ.用这个装置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小刚方案】A中盛放澄清石灰水,打开K1、关闭K2, 从a处通入混合气体,在b处放带
火星木条,若产生 现象,则表明除去了杂
质二氧化碳。A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花方案】小花对上一个方案进行改进。A、B中都盛放澄
清石灰水,关闭K1、打开K2,从a处通入混合气体,若
B中 ,则可以说明二氧化碳被除尽。
Ⅱ.用该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
【小刚方案】A中盛放紫色石蕊溶液,打开K1、关闭K2,从a处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若A
中溶液变 ,则可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
【小花方案】小花认为上一方案不够严谨。因此设计如下方案:A中放有干燥的紫色石蕊
试纸,B中盛放紫色石蕊溶液,关闭K1、打开K2,从a处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若产
生 现象,则可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
生了化学反应。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