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化学真奇妙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思考、观察比较等活动,感受化学在时代变革、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
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2.通过生活经验的分析和动手实验,认识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常见
的变化类型。(重点)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难点)
【导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情境导入
欢迎步入神奇而又充满乐趣的化学殿堂,让我们一起进入化学的奇妙世界!化学给我
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也带来了许多问题。那么,什么是化学呢?化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问题突破)
1.什么是化学?化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研究目的是什么?
2.仔细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物品,说一说哪些是来自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物质,哪些是来自
化学方法人工制造的物质?例如衣服从哪里来? (棉、麻、毛→线→布→衣服;石油→
化纤→线→布→衣服)杯子从哪里来 (石油→塑料→杯子;铁矿石→铁→杯子;砂子、
石灰石、纯碱→玻璃→杯子;泥土→陶瓷→杯子)
(知识梳理)
1.化学是有关 变化的学问,化学重要的研究方法是 ,化学研究的
主要内容是 及其 ,化学研究的目的
是 、 。
2.生活中的材料可以分为___________材料和____________材料。__________材料是自然界
中本来就存在的,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__材料是需要化学方法制得
的,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社会发展离不开化学,农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工具、医疗、国防建设的发展都与
化学息息相关。(1)_________需要化学工业制造的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2)制造业需
要化学合成纤维;(3) _________需要化学工业制造的建筑材料、装饰材料;(4)_________
需要化学工业提供材料和燃料;(5) 防治疾病和保护环境需要化学工业提供的药品和方
法;(6)_________需要化学工业提供的钢铁、炸药和特殊材料。
(典题练习)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 )
A.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 B.电脑软件的不断升级
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 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1
学习任务二:神奇的化学变化
(问题突破)
折断木条、点燃木条,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实验探究)
实验 现象
镁条(_____色)燃烧 ①
文字表达式: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氢氧化钠溶液(___色)与酚酞试液(___色)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______色)反应
稀盐酸(___色)和锌粒(___色)反应
(知识梳理)
1.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的变化。如:物质的燃烧,粮食酿酒,食物腐烂等。
2.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如:矿石粉碎,冰雪熔化等________、________发生
的变化。
3.化学变化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的现象: 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等。
5.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能量的放出或吸收。
6.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
(1)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在_________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________变化,但在________变化过程中
不一定发生________变化。
(典题练习)
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 )
A.放热 B.发光 C.生成新物质 D.有沉淀生成
学习任务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问题突破)
走进花圃,能闻到花的香味;走进酒店,能闻到酒的气味;走进药店或医院,能闻到
各种药品的气味。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知识梳理)
1.一滴水中约含有 个水分子,水(化学符号:H2O)是由 构成的。每个
水分子是由 个______原子和 个 原子构成的。水分子中的两种微粒按一定的
排列成特定的空间形状。
2.氢气(化学符号:H2)是由 构成的,每个氢分子是由 个 原子构成的。氧
气(化学符号:O2)是由 构成的,每个氧分子是由 个 原子构成的。
3.硅是由 构成的;铁是由 构成的;一氧化碳是由 构成的。可
见世界万物都是由及其微小的粒子( 或 )构成的。
2
4.科学家通过显微镜能观测到 ,并可以对它们进行移动、排列、复制、改造
和创造,这说明 是真实存在的。化学就是在 、 的水平上
研究_________及其 的一门基础学科。
(典题练习)
课本中有用铁原子排列的原子两个字图片,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B.原子两个字肉眼根本看不见
C.人们已经掌握了控制含有移动原子的技术 D.原子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粒子
三、盘点收获,拓展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化学”有哪些理解?
1._______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通常伴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
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2.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________、______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化学是在______、
_______水平上研究_______及其_________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
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
四、达标测试,巩固提高
1.(20 分)我国古代发明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
A. 造纸 B. 指南针 C. 火药 D. 烧瓷器
2.(20 分)下列各物质材料均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
A. 塑料、陶瓷、合成纤维 B. 木材、橡胶、塑料
C. 羊毛、玻璃、不锈钢 D. 棉花、木材、大理石
3.(20 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水结成冰 B.液化气燃烧 C.自行车圈生锈 D.牛奶变酸奶
4.(20 分)下列对水分子构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和一个氧组成
B. 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C.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 不借助光学显微镜,也能直接看到水分子
5. (20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颜色改变现象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C.酒精燃烧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D.只有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五、登高望远,且行且思
我的随笔:
3
§1-1 化学真奇妙 (作业)
1.书写元素周期表中前 20 号元素名称及符号。
序号 1 2 3 4 5 序号 6 7 8 9 10
名称 名称
符号 符号
序号 11 12 13 14 15 序号 16 17 18 19 20
名称 名称
符号 符号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对比与联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本质区别
伴随现象
相互联系
3.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
A.水 B.氢气 C.氧气 D.铁丝
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5.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用品不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取的是( )
A.铁器 B.青铜器 C.塑料器具 D.石器
6.某衣服标签上标明:“面料成分:67%棉,33%涤纶”说明该衣服的面料( )
A.全由天然材料制成 B.全由人造材料制成
C.由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制成 D.无法判断
7.判断镁带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镁带变短 B.生成白色粉末 C.发出耀眼的白光 D.放出大量的热
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冰融化 ⑵蜡烛燃烧 ⑶火药爆炸 ⑷轮胎爆炸 ⑸樟脑丸消失
⑹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升华 ⑺银白色铁丝磨成黑色铁粉 ⑻酒精挥发
⑼白糖熔化 ⑽食盐溶解 ⑾海水晒盐 ⑿食物腐败 ⒀电灯发光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