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体验化学探究
【学习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
2.初步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反思”的方法(重点)。
3.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
【导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情境导入
科学探究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今天我们以“蜡烛燃烧实验”为例开启我们的
探究之旅。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从问题开始
(问题突破)
1. 你见过蜡烛燃烧,能描述蜡烛燃烧的现象吗?
2. 你知道蜡烛的火焰分几层吗?我们如何来验证呢?
3. 你知道蜡烛燃烧生成什么吗?我们如何来验证他们呢?
4. 通过观察蜡烛燃烧实验,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知识梳理)
1.科学始于 。 和 是提出问题的关键。因此
实验时要做到仔细观察,不轻易放过 ,不轻信 ,
不迷信 ,养成 的习惯。
2.描述蜡烛燃烧的现象: 。
3.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的烧杯,观察烧杯壁上 ,说明生成了 ;再将
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并观察 ,说明生成
了 。
(典题练习)
酒精灯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所用燃料是酒精。某小组对酒精燃烧产生的气体
成分进行探究。
(1)提出问题:酒精燃烧产生的气体中会含有哪些物质?
(2)猜想与验证:酒精燃烧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出现的现象是 。
5
学习任务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问题突破)
你知道如何进行科学探究吗?步骤是怎样的?
(知识梳理)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_ 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等。
(典题练习)
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为了确
认,小明按教材上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哪
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制定计划 C.进行实验 D.得出结论
学习任务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问题突破)
探究实验结束后我们该如何做?
(知识梳理)
从设计实验到实施实验需要 ;实验完成后,还应 。
只有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认真的 ,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
(典题练习)
结合小明的实验探究,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年级______班 日 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_
探究实验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实验的目的:研究蜡烛的烛芯长短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
实验仪器、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实验步骤和现象:
。
实验结论及解释:
。
6
实验反思与交流:
。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三、 盘点收获,拓展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本领?
四、 达标测试,巩固提高
完成下列探究实验(每空 10 分,共 100 分)
实验目的: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细致的观察,学会完整地
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实验用品:一支新蜡烛、火柴、一支干净烧杯、水、水槽、澄清的石灰水、一把小刀。
实验步骤与方法:
①观察蜡烛的颜色、形状、状态、硬度、嗅其气味。
现象:蜡烛是白色、较软的圆柱状固体,无气味,由白色的棉线和石蜡组成。
②用小刀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槽,观察其在水中的现象。
现象:石蜡漂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是一种密度比水 ,不溶于水的固体。
③点燃蜡烛,观察其变化和火焰,以及火焰各层温度的不同。
现象:石蜡受热时熔化、蜡烛燃烧时发光、冒黑烟、放热。
烛焰分三层: 、 、 , 温度最高, 最低。
结论:石蜡受热会熔化,燃烧时形成炭黑。
④干燥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片刻,取下烧杯,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 。取下烧杯后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石灰水变得 。
结论:蜡烛燃烧时产生了 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 两种物质。
⑤熄灭蜡烛,观察现象,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观察有什么现象。
现象:熔化的石蜡逐渐凝固,白色棉线烛心变黑,易碎。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
蜡烛会重新燃烧。
结论:石蜡遇冷凝固,燃烧时产生炭黑,棉线炭化,白烟由细小的石蜡颗粒构成,有可
燃性。
实验结论: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许多新的物质。
五、 登高望远,且行且思
我的随笔:
7
§1-2 体验化学探究(作业)
1.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以下做法
中不合适的是( )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2.要具有良好的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下列观点不可取的是( )
A.善于观察、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时刻保持一颗好奇心
B.善于从生活实际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C.固执己见尽量不去交流,这样可以排除其他人对自己观点的干扰
D.学会质疑,不轻信现成的结论
3. 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
小亮猜测白烟是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
小光猜测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汽凝成的石蜡颗粒。
查阅资料: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熔沸点都很低,很容
易液化或气化。二氧化碳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探究:
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石灰水变浑浊,其目的
是为了验证假设____ ____,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
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
明白烟不是__________。
③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蜡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
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
设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的猜测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
小光同学反思:蜡烛燃烧产生的水蒸气,即使凝结也是水雾,所以不应该猜测白烟
是水蒸气。
小亮同学反思:烟是固体颗粒,二氧化碳是气体,不可能形成烟,所以不应该猜测
白烟是二氧化碳;仅凭一个实验事实就下结论,往往有偏差,要广泛收集证据。你
的思考是: 。
4. 小英在做饭时,发现很多因素都能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率。
从你想到的因素中,写出一种因素,预测该因素对食盐溶解速率的影响,并验证你的预
测,请写出实验方案。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