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2.1.1 运动的水分子(1)学案 (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效课堂】2.1.1 运动的水分子(1)学案 (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3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4 10:5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1 运动的水分子(1)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分子的特征。(重点)
2.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自然界中某些常见的现象。
3.了解水的天然循环。
【导学过程】
一、 知识链接,情境导入
水是由水分子聚集而成的。水分子有什么特征 为什么水有时能化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
为绵绵细雨,有时又能变成皑皑白雪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水的三态变化
(问题突破)
1.水在发生三态变化时,构成水的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2.从分子的角度看,如何理解物理变化?
3.从能量角度看,水分子的运动怎样导致了水的状态变化
4.分子有哪些特征?
(知识梳理)
1.水的三态变化
变 化:水蒸气、水、冰,这三种状态的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实 质:水是由________构成的,当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
的________和________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______________。
变化类型: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生成新的分子,所以属于________变化。
注 意: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中水分子的间隔依次增大。
延伸拓展:水分子的运动导致了水的三态变化。水分子获得能量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
间隔增大,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失去能量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水又由气态变回液态。
2.分子及其特征
概 念: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例如氧气、水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构 成:分子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
特 征:(1)分子________;(2)分子之间________;(3)分子总是在__________。
注 意: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13
学习任务二:水的天然循环
(问题突破)
1. 在水循环的每个环节上,水分子是怎样运动的 分子的能量如何变化
2. 水分子运动的能量来自哪里?
3.水的天然循环有什么意义
(知识梳理)
循环途径:水通过________实现自身的天然循环。
能 量:________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结 果:实现了水的________,水资源的________。
说 明:水循环的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及径流。
(典题练习)
1.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碘酒是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B 端午时节粽飘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着
C 气体受热膨胀 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
D 固体碘受热升华 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2.下列事实,不适合用“微粒间有空隙”的性质来解释的是( )
A.一定体积的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 B.一定量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C.室内的电线在冬天变短夏天变长 D.1 L 大豆与 1 L 黄沙混合后体积小于 2 L
3.夏天的傍晩,小明和爸爸妈妈去散步前总喜欢往身上喷点花露水,蚊子闻到花露水的气味
就不敢靠近他们了,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的质量较大
4.湿衣服晾晒后变干,这说明(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的体积很小
5.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水在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仅①③ B.仅①② C.仅③④ D.①②③④
6.写出下列事实分别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
(1)湿衣服晒一段时间就会变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2)打气筒能将空气压入足球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数约为 1.67×1021 个________________ ;
(4)在很远的地方可以闻到花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盘点收获,拓展提升
1.从微粒的角度分析,水的三态变化改变的是什么,没有改变的是什么?
2.分子的基本性质有哪些?你知道水的天然循环的意义吗?
四、达标测试,巩固提高
1.(20 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
是( )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C.水降温会成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D.将石块研磨成粉末,说明分子变小了
2.(20 分)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
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水的三态变化——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3.(20 分)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
是完全相同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 B.不同雪花中,水分子不相同
C.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
4.(10 分)一定量的水中放入一块蔗糖,溶解后液面不升反降说明 。
5.(30 分)一种容器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向容积为 250 mL 的细颈玻璃仪器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
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 ______。
(2)继续向瓶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线相切。塞紧玻璃
塞,将瓶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 2 次。静置一段时间后,瓶中的
现象是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细
颈部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登高望远,且行且思
我的随笔:
15
§2-1-1 运动的水分子(1)(作业)
1.将 100mL 水与 100mL 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 20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
合理的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是很小的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将某些深颜色的衣服和浅颜色的衣服浸泡在一起洗,很可能会使
浅颜色的衣服染上深颜色。这其中的原因是 。
3.为了预防疾病,常喷洒某些药水对环境进行消毒杀菌,这时往往会闻到一些特殊的气
味。这种现象说明 ( )
A.微粒的质量很小 B.微粒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C.微粒间有一定的间隙 D.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4.下列现象不能反映出构成物质的微粒所具有的性质的是 ( )
A.酒精灯不盖灯帽其中的酒精会减少
B.将糖放入水中糖不见了,水却变甜
C.衣柜里卫生球消失了仍可闻到其气味
D.敲击玻璃,玻璃会变成碎片
5.“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
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
A.构成物质的微粒是有质量的 B.微粒之间有空隙
C.微粒在不断的运动 D.微粒是可以分割的
6.我们在公园的小道上散步时,每走到茉莉花的附近就能闻到花香,说明( )
A.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
7.用水壶烧开水,水沸腾后壶盖被顶起,说明(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的体积变大 D.分子间空隙增大
8.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
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