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 (1)

文档属性

名称 秋天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20 13:03: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 秋天何其芳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创设情景,导人新课
著名诗人秋瑾在诗中说“秋风秋雨愁煞人”。
宋玉也在《九辩》中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哀婉的,让人顿生惆怅……但是秋天也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秋天,感受一个别样的秋天。(板书课题) 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①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a.朗读时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b.学生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③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显示) 整体感悟: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为什么?诗中抓住哪些代表性的景物?
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命上整齐漂亮的名字)
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品味语言: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 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①写海盐的秋天。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
②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并做点评。
③比较阅读:读《秋景》,比较与《秋天》在内容、感情、语言等方面的相同之处。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