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加速度的选择题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A、B两点分别位于大、小轮的边缘上,C点位于大轮半径的中点,大轮的半径是小轮的2倍,它们之间靠摩擦传动,接触面上没有滑动。则( ) A.A、B两点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 B.A、B两点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B、C两点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B、C两点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2.如图为小球在水平面上移动,每隔0.02秒记录下的位置。将该段运动分为5段,则其中平均速度最大与平均加速度最小的运动过程分别为(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⑤和③ D.⑤和② 3.如图所示,为了体验劳动的艰辛,几位学生一起推磨将谷物碾碎,离磨中心距离相等的甲、乙两男生推磨过程中一定相同的是( ) A.线速度 B.角速度 C.向心加速度 D.向心力的大小 4.A、B两艘快艇在湖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之比是,则它们( ) A.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C.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 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5.如图所示,拖拉机后轮的半径是前轮半径的两倍,A和B是前轮和后轮边缘上的点,若拖拉机行进时车轮没有打滑,则( ) A.两轮转动的周期相等 B.两轮转动的转速相等 C.A点和B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2 D.A点和B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6.如图所示,a、b是某个走时准确的时钟的分针和时针的针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的线速度比b点的大 B.b点的加速度比a点的大 C.a、b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1∶12 D.a、b两点的周期之比为12∶1 7.如图所示,a、b是伞面上的两颗相同的雨滴。当以伞柄为轴旋转雨伞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更容易移动,因为a所需的向心加速度更小 B.a更容易移动,因为a所需的向心加速度更大 C.b更容易移动,因为b所需的向心加速度更小 D.b更容易移动,因为b所需的向心加速度更大 8.如图所示是起吊重物的吊车,当液压杆长度收缩,吊臂绕固定转轴顺时针转动,吊臂上的M、N两点绕O点做圆周运动,M为ON的中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和M两点的周期之比为2∶1 B.N和M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2∶1 C.N和M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为1∶1 D.N和M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2∶1 9.洗手后我们往往都有“甩水”的动作,如图所示是摄像机拍摄甩水视频后制作的频闪画面,A、B、C是甩手动作最后3帧照片指尖的位置。最后3帧照片中,指尖先以肘关节M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到接近B的最后时刻,指尖以腕关节N为圆心做圆周运动。测得A、B之间的距离约为24cm,B、N之间的距离为15cm,相邻两帧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4s,则指尖( ) A.经过B点速率约为3m/s B.经过B点的角速度约为10rad/s C.在BC段的向心加速度约为240m/s2 D.AB段与BC段相比更容易将水甩出 10.如图所示,游乐场中旋转飞椅带着游客在匀速旋转,则( ) A.所有游客的线速度相等 B.离转轴越远的游客角速度一定越大 C.离转轴越远的游客向心加速度一定越大 D.离转轴越远的游客需要的向心力一定越大 11.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r,a为它边缘上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半径为4r,小轮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A.a点和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B.a点和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C.a点和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a点和c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12.A、B两艘快艇在湖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在相同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之比是3∶2,则它们( ) A.线速度大小之比为2∶3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3∶4 C.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9∶8 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13.自行车的脚踏板、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转动半径不一样.如图所示的四个点甲、乙、丙、丁,则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的点是( ) A.甲、乙 B.丙、丁 C.甲、丁 D.乙、丙 14.如图所示,静止在地球上的A、B两物体都随地球一起转动,其中A位于赤道上,B位于北半球某一条纬线上,则( ) A.二者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相同 B.二者转动的角速度相同 C.二者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 D.二者所需的向心力大小一定不同 15.如图所示,一个圆盘在水平面内匀速转动,盘面上有两个小物块A、B,它们距圆盘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和2r,它们随圆盘一起匀速转动,关于小物块A、B各物理量之比正确的是( ) A.角速度之比ωA∶ ωB=1∶1 B.周期之比TA∶ TB=1∶2 C.线速度之比vA∶ vB=1∶1 D.向心加速度之比aA∶ aB=2∶1 16.压路机在工程机械中属于道路设备的范畴,广泛用于高等级公路、铁路、机场跑道等大型工程项目的填方压实作业,可以碾压沙性、半黏性及黏性土壤,也可碾压路基稳定土及沥青混凝土路面层。如图所示,压路机前轮半径与后轮半径之比为2︰5,A、B分别为前轮和后轮边缘上的一点,C为后轮上的一点,它离后轮轴心的距离是后轮半径的一半,路面不打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三点的周期之比TA︰TB︰TC=5︰2︰2 B.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aA︰aB︰aC=2︰5︰5 C.A、B、C三点的线速度之比vA︰vB︰vC=2︰2︰3 D.A、B、C三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aC=5︰2︰1 17.物理课上老师做了如下面图中的演示:将铁锁(可看成质点)从鼻尖处无初速度释放后,保持自己的头部位置不动,忽略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铁锁第一次返回时会撞击鼻尖 B.铁锁刚释放时,它的加速度方向指向圆心O C.从最高点下摆到最低点过程中,角速度保持不变 D.从最高点下摆到最低点过程中,向心加速度一直增大 18.如图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若给小球一个合适的初速度,小球便可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圆锥摆.设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受重力、绳的拉力和向心力作用 B.小球的线速度 C.小球的角速度 D.小球的向心加速度 19.由于高度限制,小区车库出入口采用如图所示的曲杆道闸,道闸由转动杆OP与横杆PQ链接而成,P、Q为横杆的两个端点。在道闸抬起过程中,杆PQ始终保持水平杆OP绕O点从与水平方向成30°匀速转动到6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Q点以O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 B.P、Q两点的速度始终相同 C.P点的加速度小于Q点的加速度 D.P、Q两点的加速度方向均始终指向O点 20.小红同学在校本课程中体验糕点制作“裱花”环节时,她在绕中心匀速转动的圆盘上放了一块直径 8 英寸(20cm)的蛋糕,在蛋糕边缘每隔 4s 均匀“点”一次奶油,蛋糕转动一周正好均匀“点”上 15 点奶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圆盘转动的转速约为 2 r/min B.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 C.蛋糕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约 D.蛋糕边缘的向心加速度约为 90m/s2 21.如图所示,某五星级酒店的旋转门上A、B两点粘贴着可视为质点的装饰物,它们可随旋转门一起绕旋转门的中心轴转动。已知两装饰物质量相等,A点到中心轴的距离与B点到中心轴的距离之比为1:3,当旋转门匀速转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处装饰物的角速度之比为1:3 B.A、B两处装饰物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3 C.A、B两处装饰物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 D.A、B两处装饰物的周期之比为3:1 22.如图所示,一小球沿螺旋线自外向内运动,已知其通过的弧长为s时运动时间恒为t,则( ) A.小球运动的线速度越来越大 B.小球运动的角速度不变 C.小球运动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D.小球所受的合外力不变 23.儿童自行车两侧有两个保护轮防止儿童摔倒,已知后轮半径是保护轮半径的三倍。取保护轮和后轮边缘上的点分别为A和B,当儿童正常骑车车轮无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转动周期相同 B.A、B两点向心加速度相同 C.A点和B点线速度大小之比为3:1 D.A点和B点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3 24.如图所示,两个啮合齿轮,小齿轮半径为,大齿轮半径为,A、B分别为两个齿轮边缘上的点,C为大齿轮中离圆心距离为的点,则A、B、C三点的( ) A.转动周期之比为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C.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25.“旋转纽扣”是一种传统游戏。如图,先将纽扣绕几圈,使穿过纽扣的两股细绳拧在一起,然后用力反复拉绳的两端,纽扣正转和反转会交替出现。拉动多次后,纽扣绕其中心的转速可达,此时纽扣上距离中心处的点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 ) A. B. C. D. 26.如图,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质点在1s内由A点运动到B点,AB长为,所对应的圆心角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质点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始终不变 B.质点在A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C.质点从A点到B点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 D.质点从A点到B点的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27.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正在荡秋千,关于绳上a点和b点的各物理量,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28.80年代的中国,是个自行车王国,拥有一辆自行车是当时每个中国人的梦想。自行车工作时,人通过脚踏板带动链轮转动,再通过链条将动力链轮传到飞轮,从而带动后轮转动,如图所示。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时刻变化 D.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时刻变化 29.如图所示,一个圆环以直径为轴匀速转动,、、是环上的三个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B.任意时刻、、三个质点的向心加速度方向均不同 C.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D.任意时刻、、三个质点的线速度方向均不同 30.在做甩手动作的物理原理研究的课题研究中,采用手机的加速度传感器测定手的向心加速度。某次一高一同学先用刻度尺测量手臂长如图所示,然后伸直手臂,以肩为轴从水平位置自然下摆。当手臂摆到竖直方向时,手握住的手机显示手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约为6m/s2,由此可估算手臂摆到竖直位置时手的线速度大小约为( )
A.0.2m/s B.2m/s C.20m/s D.200m/s 二、多选题 31.一个小孩坐在游乐场的旋转木马上,绕中心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周的半径为4.0m,线速度为2.0m/s,则小孩做圆周运动的( ) A.角速度 B.周期 C.转速 D.向心加速度 32.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球体绕过球心的轴匀速旋转,A、B为球面上两点,B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向心加速度方向都指向球心O B.A、B两点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C.A、B两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且 D.在时间t内,B点运动的路程 33.如图所示是研究地球自转的示意图,是地球赤道上的两点,是地球表面上不同纬度同一经度上的两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点的周期相同 B.两点的角速度相同 C.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同 D.两点的向心加速度相同 34.如图所示,两个啮合齿轮,小齿轮半径为10cm,大齿轮半径为20cm,A、B分别为两个齿轮边缘上的点,C为大齿轮中离圆心O2距离为10cm的点,则A、B、C三点的( ) A.转动周期之比为2:1:1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1 C.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1:1 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2:1 35.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半径为r,a为它边缘上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半径为4r,小轮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 ) A.a点和c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1 B.b点和c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1 C.a点和b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2 D.a点和c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 36.明代出版的《天工开物》一书中的牛力齿轮翻车的图画如图所示,记录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牛力的作用下,通过A齿轮带动B齿轮,B、C齿轮装在同一根轴上,若A、B、C三齿轮半径的大小关系为rA>rB>r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齿轮A、B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齿轮B、C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C.齿轮B、C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D.齿轮A、C边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37.如图,P和Q是玩具陀螺上的两个点,它们到中心轴线的距离是2倍的关系。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稳定旋转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P和Q两个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P和Q两个点的角速度相等 C.P和Q的加速度比值为aP :aQ = 2 :1 D.P和Q的加速度比值为aP :aQ = 1 :2 38.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以大小为a=4 m/s2的向心加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R=1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物块运动的角速度为2 rad/s B.小物块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秒 C.小物块在t=2π秒内通过的路程为零 D.小物块在2π秒内通过的位移为零 39.如图所示为摩擦传动装置,A、B、C三个轮的半径之比为1∶2∶3,B轮顺时针转动时,带动A轮和C轮转动。已知转动过程中,轮边缘间无打滑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轮和C轮均逆时针转动 B.A、B、C三轮的角速度之比为6∶3:2 C.A、B、C三轮边缘线速度之比为1∶2∶3 D.A、B、C三轮边缘某点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2∶1 40.广东省某小镇一次洪水后, 将一座桥的桥墩冲毁,桥面向下凹陷,成为一座罕见的“倒拱桥",如图所示,一辆摩托车正在通过此桥,试分析该摩托车通过此桥凹陷路段最低点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桥面对整车的支持力大于整车自身重力 B.整车受到重力、支持力、向心力的作用 C.为了避免桥面因受到的压力过大而发生危险,该车应加速尽快通过 D.为了避免桥面因受到的压力过大而发生危险,该车应减速缓慢通过 参考答案 1.C 【解析】 由题意可知,同缘传动边缘点线速度相等,故A与B的线速度的大小相同, 、两点为同轴转动,角速度相等,即 AC.根据 结合题意可得 故C正确,A错误; BD.根据 可得 故BD错误。 2.C 【解析】 由图可知⑤位移最大,各段运动时间相同,由 知⑤平均速度最大;③最近似于匀速直线运动,即速度大小和方向变化最小,平均加速度最小,故C正确,ABD错误。 3.B 【解析】 AB.甲、乙两男生推磨过程中,属于同轴转动,二者角速度相同,根据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有 又 解得 即二人的线速度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公式 可知,二人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易知,两人质量关系未知,虽然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但是向心力大小不一定相同,故CD错误。 故选B。 4.D 【详解】 A.依题意,两艘快艇的路程之比为,根据线速度的定义式,有 易知,线速度大小之比为4:3。故A错误; B.依题意,两艘快艇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之比是,根据角速度的定义式,有 易知,角速度大小之比为3:2。故B错误; C.根据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式 易知,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8:9。故C错误; D.根据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 可得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故D正确。 5.D 【解析】 拖拉机行进时,两轮边缘的线速度相同,根据 可知,两轮的周期和转速不相等;根据 因后轮的半径是前轮半径的两倍,则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2:1,选项ABC错误,D正确。 6.A 【解析】 D.依题意,可得a、b两点的周期之比为 故D错误; A.根据 可得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由图知 显然a点的线速度比b点的大,故A正确; BC.根据 可得a、b两点的角速度之比为 又因为 所以可得 显然b点的加速度比a点的小,故BC错误。 7.D 【解析】 因为当雨滴随雨伞一起绕伞柄转动时,需要的向心加速度为 ,可以看出半径越大,所需向心加速度越大,更容易发生移动,因为b的半径大于a的半径,故b更容易移动,故D正确,ABC错误。 8.D 【解析】 AB.M、N点在吊臂上绕同一固定转轴O旋转,有相同的角速度和周期,即N点的角速度和周期应该等于M点角速度和周期,故AB错误; C.因为,根据v=ωr可知 故C错误; D.根据a=ω2r可知 故D正确; 9.C 【解析】 A.从帧A到帧B的时间间隔是t=0.04s,帧A指尖到帧B指尖之间的实际距离为L=24cm,由题意知其弧长与弦长近似相等,根据线速度的定义有 A错误; B. NB长约15cm,经过B点的角速度约为 B错误; C.在BC段的向心加速度约为 C正确; D.水滴转动过程中需要的向心力为 则半径越小需要的向心力越大,需要向心力越大,越容易被甩出,故BC段更容易将水甩出,D错误。 10.C 【解析】 AB.旋转飞椅带着游客在匀速旋转,则角速度相同,转速相同,由于游客到转轴的距离不同,根据 v=ωr 可知,游客的线速度不同,故AB错误; C.根据 a=ω2r 可知,离转轴越远的游客向心加速度一定越大,故C正确; D.根据 F=mω2r 可知,离转轴越远的游客需要的向心力不一定越大,还与游客的质量有关,故D错误。 11.B 【解析】 ABC.由于a、c两点是传送带传动的两轮子边缘上两点,则 b、c两点同轴转动,则 由题意知 则 由 得 故B正确,AC错误; D.根据 可知a点和c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相等,故D错误。 12.D 【解析】 A.在相同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3,根据 可知,线速度大小之比为4:3,选项A错误; B.因速度方向的改变量等于转过的圆心角,快艇在相同时间内运动方向改变的角度之比是3∶2,根据 可知,角速度大小之比为3∶2,选项B错误; C.根据 v=ωr 可得 可知,圆周运动的半径之比为8∶9,选项C错误; D.根据 a=ωv 可知,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选项D正确。 13.C 【解析】 由于自行车大齿轮、小齿轮是链条传动,链条传动的特点是大齿轮、小齿轮边缘的线速度的大小相同,即甲、丁线速度的大小相同,甲、乙同轴转动,角速度相同,丙、丁同轴转动。角速度相同,乙、丙线速度的大小不相同,根据向心加速度的公式 知如果两点线速度大小相等, 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所以甲、丁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故C正确,ABD错误。 14.B 【解析】 AB.由于A、B两物体属于同轴转动,所以两物体的角速度相同。由于两物体所在位置纬度不同,则转动半径不同,根据 所以二者的线速度大小不相同,故A错误,B正确; C.由公式 可知,由于半径不同,二者的向心加速度不相同,故C错误; D.由公式 可知由于二者的质量不清楚,所以二者所需的向心力大小可能相同,故D错误。 15.A 【解析】 两物体同轴转动,则角速度相等,即角速度之比 ωA∶ ωB=1∶1 根据 可知周期之比 TA∶ TB=1∶1 根据 v=ωr 可知,线速度之比 vA∶ vB=1∶2 根据 a=ωv 可知向心加速度之比 aA∶ aB=1∶2 16.D 【解析】 A、B分别为同一传动装置前轮和后轮边缘上的一点,所以有 vA=vB 因为 rA︰rB=2︰5 rB︰rC=2︰1 则 ωA︰ωB=5︰2 B、C两点共轴,有 ωC=ωB 则 ωA︰ωB︰ωC=5︰2︰2 由可得 TA︰TB︰TC=2︰5︰5 由线速度v=ωr可知AB共带,BC共轴,有 vA︰vB︰vC=2︰2︰1 根据a=vω,可知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aA︰aB︰aC=5︰2︰1 17.D 【解析】 A.由机械能守恒,回到鼻尖处时,速度为零,故不会撞击鼻尖,故A错误; B.铁锁刚释放时,由向心加速度公式 可知向心加速度为零,只有切向加速度,合加速度方向沿切线方向,故B错误; C.铁锁可看成质点从鼻尖处无初速度释放后,由于忽略空气阻力,做单摆运动时机械能守恒,从最高点下摆到最低点过程中,有 解得 故速度越来越大,由 可知角速度越来越大,故C错误; D.由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公式 可知向心加速度一直增大,故D正确。 18.D A.小球只受重力和绳的拉力,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不是实际受到的力,故A错误; B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有 可解得小球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分别为 故BC错误; D.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为 故D正确。 19.B 【解析】 AB.由于PQ始终水平,所以Q点的轨迹也是一个圆,如图,所以两点的速度始终相同,根据题意可知P点绕着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Q点不是以O为圆心做圆周运动,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转动过程中,两点加速度大小相等,但Q点的加速度并非指向O点,故CD错误。 故选B。 20.B 【解析】 A.圆盘转一圈所需的时间为 故转速为1 r/min,故A错误; B.由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可得 故B正确; C.蛋糕边缘的奶油线速度大小为 故C错误; D.蛋糕边缘的向心加速度为 故D错误。 21.B 【解析】 AB.A、B两处装饰物随旋转门同轴转动,角速度相同,由 可知,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3,A错误,B正确; C.由 可知,A、B两处装饰物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C错误; D.由 可知,A、B两处装饰物的周期相同,D错误。 故选B。 22.C 【详解】 A.已知其通过的弧长为s时运动时间恒为t,则 线速度大小不变,故A错误; B.根据 线速度大小不变,半径越来越小,则角速度越来越大,故B错误; C.根据 线速度大小不变,半径越来越小,则加速度越来越大,故C正确; D.小球所受的合外力 越来越大,故D错误。 23.D 【解析】 ACD.A、B两点在保护轮和后轮边缘,所以正常骑行时,相同时间路程相同,故线速度相同,而后轮半径是保护轮半径的三倍,则B转动三圈,A转动一圈,故A、B两点转动周期比为3:1,角速度大小比为1:3,故AC错误,D正确; B.根据公式 A、B两点向心加速度比为1:3,故B错误; 24.D 【解析】 对AB两点,同缘转动,则线速度相等,即 根据 可知角速度之比 对BC两点是同轴转动,角速度相等,即 根据 可知线速度之比 可知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角速度之比; 根据 可知转动周期之比为; 根据 可知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25.D 【解析】 根据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 向心加速度为 故选D。
26.D 【解析】 A.质点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化,故A错误; B.质点的角速度大小 轨迹圆的半径 故质点在A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故B错误; C.质点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 根据几何关系,质点从A点到B点的速度变化量大小 故C错误; D.质点从A点到B点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故D正确。 27.C 【解析】 荡秋千可看作为同轴转动,所以a点和b点角速度相等,并且据图可看出 根据 可知 再根据 可知 故选C。 28.D 【解析】 A.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不为零,不是匀速运动,选项A错误; BD.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不断变化,即加速度不断变化,则不是匀变速运动,选项B错误,D正确; C.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方向时刻变化,角速度不变,选项C错误; 29.C 【解析】 A.三点共轴转动,则角速度相等,根据 可知,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选项A错误; B.任意时刻、、三个质点的向心加速度方向均指向转轴,则方向相同,选项B错误; C.根据v=ωr可知,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 选项C正确; D.任意时刻、、三个质点的线速度方向均沿各自圆周的切线方向,则方向相同,选项D错误。 30.B 【解析】 手握住手机转动时,手机转动半径约为,根据 得 31.AC 【解析】 A.圆周的半径,线速度,则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故A正确; B.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故B错误; C.转速 故C正确; D.向心加速度 故D错误。 32.BCD 【解析】 A.如图
A的向心加速度方向为A指向,B的向心加速度方向为B指向,A错误; B.A、B两点共轴转动,故角速度相等,设球的半径为,由几何关系可得 由公式 则有 B正确; CD.因为 可得 又 可得在时间t内,B点运动的路程为 CD正确。 33.AB 【解析】 AB.三点随地球同轴自转,具有相同的周期、角速度,AB正确; C.两点角速度相同,半径不同,由可知,线速度大小不相同,C错误; D.两点的角速度、半径均相同,由可知,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D错误。 34.BD ABC.对AB两点,同缘转动,则线速度相等,即 根据 可知角速度之比 对BC两点是同轴转动,角速度相等,即 根据 可知线速度之比 可知三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角速度之比 根据 可知转动周期之比为 故AC错误,B正确; D.根据 可知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D正确 35.AB 【解析】 A.a点和c点为皮带传动,线速度相等,a点和c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1:1,故A正确; B.b点和c点为同轴转动,角速度相等,b点和c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1:1,故B正确; C.由 可得 又 可得 故C错误; D.由公式 可得a点和c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故D错误。 36.AC 【解析】 A.齿轮A、B是同缘转动,则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选项A正确; BC.齿轮B、C是同轴转动,角速度相等,根据 v=ωr 可知BC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不相等,选项B错误,C正确; D.齿轮A边缘的线速度大于C边缘的线速度;齿轮A的角速度小于C的角速度,根据 a=vω 齿轮A、C边缘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不能确定,选项D错误。 故选AC。 37.BC 【解析】 AB.两个点同轴转动,角速度永远相等,故B正确,A错误; CD.半径之比为2:1,由公式 P和Q的加速度比值为 aP :aQ = 2 :1 故C正确,D错误。 38.AD 【解析】 A.根据 小物块运动的角速度为 选项A正确; B.小物块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选项B错误; CD.小物块在t=2π秒内运动两周,则通过的路程为 通过的位移为零,选项C错误,D正确。 39.AB 【解析】 A.因为各轮之间是摩擦传动,所以A、B的转动方向相反,B、C的转动方向相反,故A轮和C轮均逆时针转动,故A正确; BC.由于A、B、C之间是摩擦传动,且不打滑,故线速度大小相等,由可得A、B、C三轮的角速度之比为6∶3∶2,A、B、C三轮边缘的线速度之比为1∶1∶1,故B正确,C错误; D.由可得,A、B、C三轮边缘某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6∶3∶2,故D错误。 40.AD 【解析】 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因此可知桥面对整车的支持力大于整车自身重力,A正确; B.向心力是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是效果力,不是车所受的一个力,B错误; CD.由A选项的分析计算可知,该车的速度越大,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桥面所受的压力越大;速度越小桥面所受的压力越小,越安全,因此为了避免桥面因受到的压力过大而发生危险,该车应减速慢行,C错误,D正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