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作者姓名
王光伟
所属单位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
联系地址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277500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中一年级
所需时间
课时(每周2课时,共4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希腊、罗马是古代世界文明中心之一,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是西方和世界文明宝库中的奇葩,在世界文明史上一直占有突出地位,成为近代西方文化的摇篮。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其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航海民族”之誉的特性及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赋予了希腊文明重要的影响和独特的魅力,其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武器,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最值得参照的政体形式,为人类文明的政治组织形式的形成和完善提供了可供选择的道路,以后的西方文明在众多方面都承袭了希腊文明的许多因素。
古代罗马继希腊之后成为地中海地区有着重大影响的古代文明中心,罗马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制度构成古代罗马文明的核心内容,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罗马的法律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体现了自身发展的规律,从奴隶制时代罗马公民内部的“公民法”到“万民法”,反映了罗马疆域不断扩大后统治的需要,也使罗马法的创设成型,对其统治起到有力的维系作用,也为后世人们理解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意义提供了启示,法律是古罗马政治文明中的基本要件,对欧美法律的发展以及民主进程影响深远。
专题一,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专题二,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度。专题三,古罗马的政治和法律。
学习方式主要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辅助于辩论会、小论文写作等,加强与社会现实问题的联系。
预期的学习成果主要包括落实本主题单元的基础知识,整体把握雅典民主制度和罗马法律制度形成的历程,体会其对近代西方乃至对世界的意义,学习过程中搜集的资料、辩论稿、论文等形成文本文件。
主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古希腊城邦的兴起及其地理、社会特点,古希腊城邦政体的的性质和主要形式.
2. 了解雅典民主制确立的过程,熟悉并理解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认识雅典民主制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分析雅典民主的利弊得失,初步培养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 了解古代罗马贵族共和制与元首制等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理解古罗马法产生的社会背景,掌握古罗马法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及其反映的社会状况,明确罗马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较为完善的成文法典,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直至今天还在发生影响。?
过程与方法:
1. 问题探究,通过问题层层展开,学生合作参与课堂讨论,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影响。
2. 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填写表格、分析案例和材料等活动,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归纳总结雅典民主制的形成过程,掌握雅典民主制的特征、意义和局限。
3. 充分利用古罗马发展演变的地图信息,联系同期中国发展,确立正确的时空观,建立关于整体世界阶段性发展的清晰认识,同时创设情境同中求异,探究中国与同期罗马发展繁荣的不同政治路径。充分运用图片,文字资料通过问题探究逐步加深学生对罗马、罗马法的直观印象,深化学生对罗马政制法律及其与罗马兴衰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揭示现象与本质的能力,培养解读材料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在古希腊出现了近现代几乎所有的政体形式,这是希腊文明对人类政治制度的一大贡献。
2. 从古希腊人对民主政治的执着培养学生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和作用,感受古代希腊创造的辉煌文明及其对世界文明进步的贡献。
3.通过学习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认识法律在古代西方社会的价值,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通过中西法律制度特征比对,加强对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认识,更进一步领悟法律对民主政治的作用,以及罗马法对近代欧美法制建设及民主化进程的深远影响。?
对应课标
1.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古希腊的地理环境对政治的影响?
2.雅典民主民主制度的内容及意义?
3.罗马法对近代法制的影响?
专题划分
专题一: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 1 课时)
专题二: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 1 课时)
专题三: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 ( 1 课时)
专题一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课从古希腊文明的发展源头讲起,以时间为线索,由远及近,最后定格在古希腊的城邦政体上。希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的影响,揭示了文明起源的一些基本规律。相对于本单元后两课内容,本课是铺垫和引子。对于了解其他区域文明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本专题讲述希腊文明的发展。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介绍了希腊文明的渊源与开端、 “古希腊城邦的形成条件及基本概况和古希腊的城邦制度。重要活动包括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情景模拟、填一填、我来纠错等,以此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学习成果包括雅典民主的内容及意义,罗马法对后世的意义。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古希腊地理环境对其政治的影响。
2.古希腊城邦的特征及政体的类型。
本专题问题设计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是促进还是阻碍?
1.古希腊地理环境对其政治的影响?
2.古希腊城邦的特征及政体的类型?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络,历史专业网站
常规资源
教材、学案、教辅资料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古希腊城邦研究的最新成果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子目: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展示《古希腊主要城邦分布图》,让学生回答什么是爱琴文明、包括的两个文明分别是?在总结学生的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完成幻灯片上的表格。
爱琴文明
出现
特点
毁灭
克里特文明
前2000-前1700
产生君主制国家王宫建筑群线形文字A
前1400
迈锡尼文明
前16世纪
新的君主国兴起王宫、卫城、王室陵墓
线形文字B
前1200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显示答案,配合具体的图片资料(包括克里特向学生讲述两个文明的出现、特点、毁灭时间。同时展示米诺斯王宫的壁画和迈锡尼的石雕图片,让学生对比两幅图片思考:两个文明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提示学生:要从画面内容放映的社会生活状况的不同去比较)
生:````````
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得出迈锡尼文明的特点——尚武好战。尚武好战正是导致迈锡尼文明走向毁灭的重要原因。为了使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更加的感兴趣,可以简单给学生讲述发生在迈锡尼文明时期的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同时以特洛伊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入手,引导学生学会透过历史表象,得出历史真相的方法。
师:在公元前12世纪,由于多利亚人入侵,迈锡尼文明彻底毁灭。多利亚人是比较落后的民族,还处于原始社会军事联盟阶段,所以,多利亚人入主迈锡尼后,希腊完全的沉寂下来既封闭又贫穷,公元前12世纪后的300年,被西方人成为“黑暗时代”,又因为这个 时代孕育了一部伟大的著作《荷马史诗》,所以这三百年又成为“荷马时代”。多利亚人的入侵,使希腊完全沉寂的同时,却给希腊带来了铁,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铁的使用,对生产力的提高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多利亚人给希腊带来了铁,预示着古希腊孕育着巨大前进的可能性。
第二子目:古希腊城邦
师:经过黑暗时代的希腊在公元前8世纪—6世纪走上了复兴之路,城邦逐渐发展起来。那什么是城邦呢?
生:城邦是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
展示《古希腊主要城邦分布图》,让学生找到古希腊最大的两个城邦在哪里
生:斯巴达和雅典。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分布图,我们发现,在面积不大的希腊半岛上却比较密集的分布了大大小小的各个古希腊城邦,那么这样的分布方式与什么有关呢?
生:地理环境``````
师:我们来了解希腊的地理环境。
展示从卫星上拍摄到的希腊半岛的地形图,让学生找出希腊半岛及其周围地区的地理特点。
生:山地多,平原少,三面环海````````
师:对,同学们归纳得非常好!这是我们从地图上很直观得到的希腊的地理环境的一些典型特点,那么,我要问同学们,这样的地理环境对希腊的发展历史有什么影响呢?(提醒学生注意,思考问题的方法,要知道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去思考)
生:殖民```````
师:同学们讲到了其中的一点。我们来看看地理环境对希腊经济上的影响。
山多、地少、靠海(有必要) 海外殖民
航海贸易、海军发达(有能力)
扩大了地域,促进了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为创造自己独特的文明打奠定了基础。
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材料《一则殖民案例》。指出,殖民者最初踏上殖民道路是情非得已,但是巨大的经济利益却使越来越多人踏上了殖民的道路,所以,殖民活动得以长期延续的根本原因是对经济利益的追求。
师:公元前8世纪—6世纪是殖民运动的高潮时期,数以千计的殖民城邦遍布了整个地中海和黑海沿岸,构成了多中心的古希腊世界。这是希腊的地理环境对希腊经济上的一个影响,那么希腊地理环境对希腊政治存不存在影响呢?
让学生阅读课后的“知识链接”和“解析与探究”,思考并相互讨论古代希腊和中国创立的政体为什么存在这种差异?
在总结学生的讨论的基础上解说:希腊地理环境对古希腊城邦制度形成的影响。在古希腊,为群山所分割、阻隔的小块平原的地形特点,有助于形成古代希腊天然的政治单位-小国寡民的城邦。古代中国广阔的平原则有助于形成庞大的帝国和专制政体。古代中国拥有较大的平原,境内天然的屏障不多,河流也不宽,如果不实行极端的统治,就会形成一种割据的局面。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第三子目:古希腊城邦政体
师:前面我们了解了城邦的概念,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城邦的特征。城邦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先不急回答这个问题,先看几则材料。
展示课本上关于斯巴达和雅典城邦面积、人口的材料,由于数据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在解析材料的时候与我们乐昌市的实际情况做对比,让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希腊城邦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小国寡民。
师:虽然希腊城邦是小国寡民,但是各邦却是长期地保持独立自治,每一个城邦就相当于一个国家一样。
师:我们来了解一下古希腊城邦的政体,有没有同学知道什么是政体呢?
生:``````
师:政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像我们古代中国的政体就是君主专制制度,我们现在的新中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古希腊各个城邦中,或者是同一个城邦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都存在着不同的政体,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古希腊的几种政体,有哪几种政体呢?
生:贵族制、民主制、寡头制、僭主制、君主制。
师:这些政体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呢?
生:根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划分的。
师:很好!那么什么是公民呢?跟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公民含义有区别吗?
生:城邦公民并不是指全体居民,而是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成员。师:回答非常正确!这和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公民含义有很大的区别。并且,要具有公民身份还要满足几个条件,哪几个条件?
生: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公民的概念,得出古希腊城邦的实质是: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与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
师: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五种政体,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上的内容完成下列的表格
政体类型
权利分配
民主制
公民掌权、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
贵族制
少数贵族掌握政权、贵族权力受公民大会制约
僭主制
非法取得个人独裁,公民有一定权力
寡头制
极少数贵族掌权,公民有一定权力
君主制
君主个人专制,公民权很少基本没有
根据这个这个表格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总结以上五种政体体现的特点:以上政体都受到公民大会不同程度的约束,因此,以上政体都体现了公民政治这一特点。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评价的学习要素:
1.古希腊地理环境对其影响等知识。
2.能否学会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
3.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活动积极主动。
4.陈述观点明确,并用史实说明,论证充分。
评价方法:
教师评价,学生结合小组活动评价量规进行自评互评,测试。
专题二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古希腊文明是世界文明中心之一,以自己的特色在世界文明史上一直占有突出地位。希腊作为欧洲最早跨入文明门槛的地区,对后世整个西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此本课内容是我们后面学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必须前提和基础。 本课内容讲西方古代雅典的政治文明,它与第一单元的“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构成并列关系。另外,本课是对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的承继,具有承前的作用,同时对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具有启后作用。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雅典民主制爆发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2.归纳雅典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3.运用新史观全面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
本专题问题设计
1.索伦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2.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3.雅典民主制的内容及评价?
4.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络,历史专业网站
常规资源
教材、学案、教辅资料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第一幕:探民主之因
方法:放映图片,提供材料,创设场景,逐层设计问题,层层推进,适时进行学法指导,引导学生独自地解决问题。
首先放古代希腊地理形势图和“资料回放”中文字材料。
(改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来教,带领学生进入情境。然后通过这几个层层深入的设问讲解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历史条件。)
探究:课件出示《中国战国形势图》和《古希腊地形图》,思考讨论:古中国与古希腊在地形、适合从事的经济行业、政治制度的选择、文明特征这四方面的不同之处
(根据新教材古今中外的结构,引导学生以国际视野来看待文化的多元性,培养尊重不同民族历史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
第二幕:走民主之路
带领学生体验雅典民主的形成过程:
资料引入:利用图片和文字立体的展示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进程: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主政,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
情境创设:“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名生活在伯利克里时代的30岁的雅典男性公民,你能享有哪些权利?为什么?”由学生相互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通过此题,培养学生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强化学生对民主政治内容的理解,并以次突出重点。)
体验了雅典民主之路后,要求学生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实质。
第三幕:寻民主之果
利用书本资源和自己搜集的资源,引导学生感知民主的湮没,同时一分为二地评价雅典民主。
①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讲述雅典民主的积极作用:
通过对雅典公民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的介绍及展示伯利克里的讲话、陶片放逐法,使学生认识到,雅典的民主在统治阶级内部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层次,并促进了希腊人完整人格的形成。
通过伯利克里讲话、图片、文字分别讲述希腊人重责任感、渴求知识的民族性格,并请学生朗读有关雅典人生活的有关文字,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情逐渐升温,引发学生对民主的充分认同及对雅典人重精神生活的无限神往。
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近代西方民主乃至今天中国的民主都可见其影子。可以从最高权力机构、最高法院、执掌军政大权者等几个方面列表比较古代希腊、现代美国、现代中国的情况。
②用多媒体图片《苏格拉底之死》及文字材料,引出雅典民主的缺陷和湮没。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评价的学习要素:
1.能否掌握雅典民主制度的内容及意义等基础知识。
2.能否学会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
3.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活动积极主动。
4.小组辩论观点明确,并用史实说明,论证充分。
评价方法:
教师评价,学生结合小组活动评价量规、辩论赛评价量规等进行自评互评,测试。
专题三
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三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本专题介绍了古罗马政体变化的过程和古罗马法律的发展及其影响。相对于古代中国的皇权专制和古希腊的公民民主,特别强调了古罗马的法律。
本课第一目“从共和国到帝国”,讲述了古罗马从君主制到贵族共和制再到帝制的演变过程。本课第二目“十二块铜牌上的法律”讲述了《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内容和影响;第三目“《查士丁尼法典》”讲述了《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和《查士丁尼新敕》的内容、作用和影响。最后说明了《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在罗马法中的不同地位和总体影响。
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罗马法的内容及历史意义。重要活动包括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设计活动方案、对比历史事件等。学习成果包括识记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作用,掌握历史学习、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设计活动方案、撰写历史小论文。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概括罗马法的内容。
2.归纳罗马法对后世的意义。
本专题问题设计
1.概括罗马法的内容。
2.归纳罗马法对后世的意义。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络,历史专业网站
常规资源
教材、学案、教辅资料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设问一:罗马共和制由哪些机构组成?各自职能是什么?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8页内容得出结论:
构成: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
执政官是共和国的最高官职,共两名,两人权力相等,由选举产生,任期一年。元老院是国家决策机构,由贵族组成。公民大会是平民可参加的会议,负责选举公职人员和通过元老院拟定的提案。
讲述共和国早期贵族和平民的斗争,最终设置了维护平民利益的平民保民官。
出示《罗马扩张示意图》,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疆域的扩大,人口的增长,原有的贵族共和政体已经不再适应辽阔疆域的统治,罗马从贵族共和制走向帝制。
设问二:罗马帝制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元首制具有什么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28页内容得出结论:
解释“元首制”的概念,强调其披着共和的外衣实行君主专制的实质,这种制度适应了当时罗马的统治现状,使罗马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罗马和平”。(出示古罗马文化遗产的图片),使学生理解从小国寡民的城邦进入帝国的历程是历史的进步。
公元3世纪以后,从戴克里先开始,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395年罗马帝国分裂。
3.从《十二铜表法》到《查士丁尼法典》
罗马法的雏形——《十二铜表法》
结合罗马共和国发展历史,设问一:《十二铜表法》是在哪个阶层的要求下制定的?主要为哪个阶层服务?为什么?
共和国时代,在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当中,诞生了《十二铜表法》。由贵族制定主要为贵族服务。
出示《十二铜表法》的图片与资料。设问二:为什么说《十二铜表法》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它却是平民的胜利?
阐述出《十二铜表法》的意义:《十二铜表法》制定,使罗马有了内容相对固定的成文法,按律判决和量刑,贵族不可以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从而确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它成为罗马法的渊源。
(2)罗马法的完备——《查士丁尼法典》
出示《查士丁尼及廷臣》图
设问一:《查士丁尼法典》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由哪些法律组成?如何评价它?
结合教材30页相关内容,并应补充相应背景材料(如公民法、万民法等),了解《查士丁尼法典》产生的背景,并理解古罗马法的发展变迁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产生:历代法律规模庞大驳杂,使用不便;查士丁尼有感于西罗马帝国的覆灭。
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
建议教师补充相关材料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
评价: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笼络上层阶级;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设问二: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有哪些?
结合教材31页“知识链接”——“罗马法遗产在今天”的内容加以认识。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影响:①许多国家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源于罗马法。
②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
③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评价的学习要素:
1.掌握罗马法的内容及意义等基础知识。
2.学会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和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
3.学会设计活动方案,做到可操作性强。
4.积极主动参与小组活动,正确运用网络搜集材料并学会处理材料信息。
5.基本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格式,观点明确,论证充分。
评价方法:
教师评价,学生结合小组活动评价量规、历史小论文评价量规等进行自评互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