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单元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4 14:1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是对一些实验操作的设计或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需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才能验证其质量守恒
B.实验室制备气体选择发生装置时,首先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C.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度时,可以将pH试纸直接伸到待测溶液中
D.检验久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可用氯化钡溶液进行验证
2.向稀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溶液pH几乎不发生变化的是
A.AgNO3固体 B.浓盐酸 C.Ca(OH)2固体 D.H2O
3.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一定含氧元素
C.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电子数
D.酸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的物质是酸溶性
4.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酸中都含有氢元素,则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C.碱溶液的pH >7,则pH >7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D.某些固体与酸溶液反应产生气体,该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5.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测定溶液pH B.配制溶液 C.称量固体 D.稀释浓硫酸
6.已知完全中和一定量的某盐酸,需100g 8%的氢氧化钾溶液,若改用100g 8%的氢氧化钠溶液,则反应溶液的pH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确定
7.下列化学实验中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的是(  )
A.借助托盘天平和其他手段测定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6.25%
B.用pH试纸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为5.5
C.20℃时,配制2%的氢氧化钙溶液
D.将100g 10%的稀盐酸加热蒸发掉50g水,使得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变成20%
8.实验操作的不合理性,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用湿润pH 试纸测酸雨的酸碱度,测得pH 偏大
B.配制一定浓度溶液,用量筒量水仰视读数,配得溶液浓度偏小
C.在测定空气氧气含量的实验中,使用直径较大的长导管会导致测得结果偏小
D.粗盐提纯实验中,完全蒸干蒸发皿中氯化钠溶液的水分,可能导致产率偏高
9.根据图示信息,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倒入稀盐酸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蜡烛熄灭
B.CO2使蜡烛熄灭,利用了它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C.随着稀盐酸的倒入,烧杯内溶液的PH由大于7至等于7最后到小于7
D.若向苏打水中滴几滴酚酞溶液后再倒入稀盐酸,溶液最终由红色变成无色,则所得溶液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10.将一定量镁条放入过量的稀盐酸中,下列表示反应过程中变化关系的曲线,正确的是
A. B. C. D.
11.如图是表示在9.8g 10%的稀H2SO4中逐滴滴入10%的Ba(OH)2溶液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时间,Y是pH
B.X是水的总质量,Y是H2SO4的质量
C.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是沉淀物质的质量
D.X是加入Ba(OH)2溶液的质量,Y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1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溶质是NaCl
B.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13.常温下,向某浓度的硫酸溶液中逐滴滴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a、b、c、d分别表示实验时不同阶段的反应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的导电能力:a > b > c > d B.溶液的pH大小:a< b < c < d
C.a、c溶液呈酸性 D.c、d溶液呈碱性
1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新型的水处理剂,易溶于水,易与水反应,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4K2FeO4+10H2O═4Fe(OH)3↓+8KOH+3O2↑.下列有关高铁酸钾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高铁酸钾是一种氧化物
B.用高铁酸钾处理后的水中含大量高铁酸根离子(FeO42﹣)
C.高铁酸钾中铁的化合价是+3价
D.用高铁酸钾净化过的水,pH升高
二、填空题
15.实验小组同学要测定某块农田土壤的酸碱性。
(1)将土壤样品与蒸馏水按1∶5的质量比在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要将固体与液体分离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
(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与比色卡对照后得出pH<7,则该片土壤显_____性,为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可以向土壤中撒适量的________。
16.硫酸和盐酸都是实验室常用的酸,它们有许多相似的性质.
(1)水溶液的pH都______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都能除去铁锈.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稀盐酸中,可看到铁锈逐渐消失,溶液颜色变为_________ .
(3)都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请写出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已知某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一定时,该碱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碱性越强。
(1)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升高(溶质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__。
(2)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在下列试剂中,哪些可选择加入?_______
A.CO2 B.CaCO3 C.Fe(OH)3 D.CuSO4
18.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在用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反应过程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要得到此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图中横坐标表示加入物质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哪个图象与哪项实验相对应?将标号填在事实后面的横线上。
(1)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水稀释_ ;
(3)向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_ _;
(4)向水中加入熟石灰_ _。
20.请将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填写完整。
(1)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15 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氯化钠溶液,则需要6%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2)测定稀硫酸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使结果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三、简答题
21.某校环保小组监测到某造纸厂向学校附近的一条河中排放碱性污水,请你根据碱的两条不同性质,设计两个实验证明。
22.(1)简述一下如何使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pH值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检测稀盐酸的pH值时,将pH试纸润湿会使检测值发生怎让的变化 ______________
23.按照如图所示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
(3)实验后溶液pH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7。
24.已知甲、乙分别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如图所示表示向甲中加入乙时溶液pH的变化曲线。请写出你从曲线图中所获取的信息:
(1)甲是________。
(2)乙是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
25.某学习小组探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并做了延伸探究。
(探究一)氢氧化钠是否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1)配制溶液: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200g,需NaOH _____g。
(2)按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X溶液滴入Y溶液中,测定试管内溶液pH由1变到10,则 _____(填“X”或“Y”)是NaOH溶液。由此得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3)为进一步验证上述反应后溶液中含有NaOH,将试管中溶液倒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CuSO4溶液观察有蓝色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探究二)氢氧化钙是否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若再按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若X溶液为稀盐酸,Y溶液为澄清石灰水,将X溶液滴入Y溶液中。
(提出问题)反应后试管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作出猜想)溶液中溶质成分可能有三种情况:
①CaCl2
②CaCl2和HCl
③CaCl2和Ca(OH)2
(设计实验)将试管内溶液倒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碳酸钠溶液的同时,充分搅拌,直至过量。
(分析讨论)
(4)实验过程中产生沉淀质量与碳酸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写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_____。
(得出结论)
(5)猜想 _____正确(填序号)。
(反思讨论)
(6)结合图2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溶液质量逐渐增大
B.a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微粒只有Na+、Cl﹣、H2O
C.氯化钙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
D.氯化钠的质量逐渐增大至碳酸钠溶液体积为V2后不变
(7)图2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体积从V1到V2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参考答案】
1.C 2.A 3.B 4.D 5.A 6.A 7.A 8.D 9.D 10.D 11.D 12.B 13.B 14.D
15.过滤 酸 熟石灰
16.小于 黄色 2NaOH+H2SO4=Na2SO4+2H2O
17.升高溶液温度并加入该碱溶质 AD
18.② NaOH+HCl=NaCl+H2O
19.(1)C (2)D (3)A (4)B
20.50 偏大
21.(1)用PH试纸测定其PH (2)加入酚酞溶液
22.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该溶液的pH pH值会变大
23.NaOH + HCl === NaCl + H2O 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小于
24.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 C点表示两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C点pH为7
25.(1)2(2) X (3)(4)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产生(5)②(6)A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