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1)(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1)(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4 14:37: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则做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
B.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都相同,所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2.当调整、改变有关反应物的相对用量时,下列反应的产物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酒精在氧气中燃烧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D.甲烷在氧气中燃烧
3.利用燃烧原理可有效控制燃烧的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家庭用煤将“煤球”改为“蜂窝煤”,可使煤燃烧更充分
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4.下列有关的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要氧气参与 B.通过降低着火点就可以阻止燃烧
C.油锅着火可以浇水扑灭 D.煤矿矿井、棉织厂、加油站等场所都要严禁烟火
5.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C.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D.甲烷是由碳、氢两种原子构成的
6.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C.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要验纯,所以点燃氢气前也要验纯
D.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
B.低碳理念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的排放
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可以直接用水灭火
D.水体具有自净能力,生活废水不会对水体产生污染
8.防火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必修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校园内要有消防专用通道标志
C.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吸热蒸发,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9.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液氧—混合物 B.氯酸钾—氧化物
C.干冰—纯净物 D.天然气—新能源
10.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
选项 A B C D
实验设计
目的 电解水研究水的组成 证明分子运动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验证白磷燃烧需达到着火点
A.A B.B C.C D.D
11.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方法正确的是
A.室内着火,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D.家里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
12.《易经》记载:“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的“X气体”是指
A.CO B.O2 C.CH4 D.H2
二、简答题
13.“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主导的方向。
(1)据报道,近期,北京2022年冬奥会氢气新能源保供项目一次开车成功。北京冬奥会将把氢燃料电池车作为赛事期间人员出行服务保障用车投入使用,这将需要大量高纯度,低成本的氢气满足氢燃料汽车使用。
①试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氢燃料电池车的作用是将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
③使用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写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
(2)2020年6月23日上午9点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 成功发射了第五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其第三子级火箭也采用了液氢推进剂。同时其第一、二子级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做推进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 +2X+4H2O,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
14.如图是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題。
(1)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可以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2)实验完毕,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当水中的白磷刚露出水面便剧烈燃烧起来,原因是什么?
(3)猜想一下:白磷和红磷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三、推断题
15.图中A一E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能与血液中血红蛋自结合的有毒气体,F是一种黑色的金属氧化物。(“一”表示可相互反应,“→”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
(1)写出E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
(2)写出C转化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E能和F反应生成C,是因为E具有________性。
16.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A、B、C,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点燃每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B、C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有水滴出现,而A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没有水滴。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A、B烧杯内的石灰水变浑浊,C烧杯内没有变化。
(1)试推断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②B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7.A、B、D、E、F、G、M、Q八种物质间可以发生以下反应,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Q是一种紫红色固体。请回答下问题:
(1)过量D排入大气中,造成的影响是_____。
(2)G与M在加热下发生反应生成Q的反应类型是_____。
(3)E与M在加热下反应生成Q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如果A不完成燃烧生成D与E的质量比D:E=11:7,请写出A不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___。
四、实验题
18.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过程中红磷的用量,对实验结果_____(填“有”或“无”)影响,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
(2)B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C是验证可燃物燃烧条件实验,烧杯内蜡烛燃烧一会儿就熄灭了,而空气中的蜡烛持续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19.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小金分别设计了甲、乙两个装置进行实验。
(1)从实验安全及环境污染角度考虑,小金应选择______装置进行实验。
(2)查阅资料发现,不同的物质着火点不同,下表是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木炭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250~330 320~370 700~750
实验中水温要达到______以上,实验才会成功。
(3)图乙实验过程中可根据______现象判断白磷的燃烧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
(4)红磷没有燃烧,说明若要使可燃物发生燃烧现象,需具备______条件。
五、计算题
20.汽油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取11.4 g样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经分析测定产生16.2 g H2O和35.2 g CO2,求汽油样品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21.实验室里化学小组准备做金属与酸的反应,计划用铁屑5.6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请你算出理论上该小组能制取多少克氢气?
参考答案
1.D 2.A 3.B 4.D 5.B 6.C 7.B 8.B 9.C 10.C 11.C 12.C
13.
(1) 化学 热值高 产物是水无污染;原料来源广
(2)CO2
14.
(1)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热水使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而且白磷刚露出水面和氧气接触,便剧烈燃烧起来。
(3)组成白磷和红磷的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5.CO (合理即可) 还原性
16.CO CH4 H2
17.加大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 置换反应 CuO+COCu+CO2 4CH4+7O22CO2+2CO+8H2O
18.
(1) 无 调节装置内外压强平衡
(2)引流
(3)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合理即可)
19.
(1)乙
(2)40℃
(3)A试管中白磷燃烧,烧杯底部白磷不能燃烧
(4)温度达到着火点
20.32.84.21% 15.79%
21.0.2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