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化学与农业生产
——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1.小明用“闻气味”的方法将家里的一种化肥鉴别出来了,这种化肥是( )
A.硫酸钾
B.碳酸氢铵
C.硝酸铵
D.尿素
2.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B.KCl C. D.
3.某品牌化肥标签如图11-3-1所示,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化肥易溶于水
B.能与碱性物质反应
C.该化肥是由N、H、C、O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D.受热易分解
4.尿素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属于( )
A. 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5.稻田里的稻谷倒伏,应该施用的化肥是 ( )
A. B. C. D.
6.某葡萄园出现生长迟缓、叶色淡黄的现象,经农技员诊断须追加相应的复合肥料,你认为应选用( )
A. B. C. D.
7.化肥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下列化肥能促使花芽形成,花大色艳,果实早熟,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的是( )
A.
B.
C.
D.KCl
8.国家战略,精准扶贫,普及化学肥料知识势在必行。某贫困户种植的玉米叶色发黄,并且茎杆软弱容易倒伏,如果你是帮扶者,应建议贫困户使用下列哪种化肥( )
A.
B.
C.
D.
9.某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为家乡农业生产提出了下列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要合理施用农药,防止水土污染
B.禁止就地焚烧农作物秸秆,应该将其回收用于制沼气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应同时施加碳铵()以提高土壤肥力
D.要综合利用农家肥和化肥,重视在增施农家肥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化肥
10.如图是一种化肥的标签,根据标签上的有关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氮量”中的氮是指氮分子
B.该化肥耐高温
C.该化肥易溶于水
D.该化肥中所含的质量=50kg×16%=8kg
11.用下列物质和氯化钠配成除雪剂,既能融化冰雪、又能作为复合肥料的是( )
A.
B.
C.
D.
12.某硝酸铵化肥的纯度为90%(杂质不含氮元素),硝酸铵溶液的pH=4,下列关于该化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一种复合肥料
B.该化肥中的含氮量为31.5%
C.久施的土壤可能被酸化
D.该化肥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
13.阳台上无土栽培蔬菜,已成为城镇居民“亲近自然,享受绿色生活”的家庭时尚。既可缓解工作、学习的疲劳,还可收获安全、新鲜的蔬菜,集观赏、休闲于一体。绿叶菜营养液配方的主要成分有:、、、、。
请阅读上述信息后回答:
(1)从营养液配方分析,绿叶菜生长需要的主要营养元素有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营养液配方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14.某农场有一袋标签已脱落的化肥,只知道它是中的一种,请通过以下实验确定它是哪种化肥。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①__________ 若没有气泡产生,则该化肥一定不是__________
②在步骤①的试管中再滴入足量___溶液 若________,则该化肥是;若___________,则该化肥是
都属于化肥中的铵态氮肥,要注意不能和__________一起使用。
15.小华的爷爷去年购买的化肥,由于外包装上的字迹模糊,无法辨认,只记得该化肥成分是和中的一种。小华为帮助爷爷鉴别化肥,设计了如下方案:
(1)取该化肥少量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到氨味,推断该化肥成分一定不是__________;
(2)为进一步鉴别该化肥的成分,小华设计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化肥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再滴加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该化肥成分是__________(填写物质名称)
(3)小华为了确认化肥成分中的阴离子,设计了如下三种实验方案:①先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稀盐酸。②先加入硫酸酸化,再加入氯化钡溶液。③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你认为上述三种方案合理的是___________,简述不合理方案的理由___________(任写一种);
(4)请你写出使用铵态氮肥的一点注意事项:___________;
(5)实验室需要配制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配制该溶液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碳酸氢铵常温下能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硫酸钾、硝酸铵、尿素常温下不分解,无刺激性气味,所以通过闻气味的方法就能鉴别出的化肥是碳酸氢铵,故选B。
2.答案:C
解析:C项,中含有的营养元素包括磷元素和钾元素,是复合肥,故C项正确; A项,中含有的营养元素只有氮元素,是氮肥,故A项错误; B项,KCl中含有的营养元素只有钾元素,是钾肥,故B项错误; D项,中含有营养元素只有钾元素,是钾肥,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3.答案:C
解析:该化肥要避免雨天施用,说明其易溶于水,故A正确;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放出氨气造成肥效降低,故B正确;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而标签上的含氮量为16%,所以该化肥为混合物,C错误;该化肥要避免高温天气施用,说明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故D正确。
4.答案:A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A
解析:磷肥能促使花芽形成,花大色艳,果实早熟,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
A、是磷肥,符合题意。
B、是复合肥,但不含磷元素,不符合题意。
C、是氮肥,不符合题意。
D、KCl是钾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答案:B
解析:氮肥的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缺氮的表现:叶黄);
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缺钾的表现:叶尖发黄);
磷肥的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
某贫困户种植的玉米叶色发黄,并且茎杆软弱容易倒伏,说明缺少氮元素和钾元素。
A.是氮肥,不含钾元素,不符合题意;
B.是复合肥,含氮元素和钾元素,符合题意;
C.是磷肥,不含钾元素,不符合题意;
D.是复合肥,含氮元素和磷元素,不含钾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C
解析:A、要合理施用农药,既能提高粮食产量,也能防止水土污染,说法正确;
B、焚烧秸秆能造成空气污染,所以应该禁止焚烧,回收加以利用,说法正确;
C、碳酸氢铵中含有铵根离子,会与碱反应生成氨气造成氮元素的流失,不能提高土壤肥力,说法错误;
D、综合利用农家肥和化肥,重视在增施农家肥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化肥,防止水土污染,说法正确;
答案:C。
10.答案:C
解析:A、含氮量中的氮指的是氮元素,选项错误;
B、碳酸氢铵避免在高温天气使用,说明该化肥不耐高温,在高温时易分解,即该化肥不耐高温,选项错误;
C、碳酸氢铵属于铵盐,易溶于水,选项正确;
D、该化肥中所含的质量=50kg×16%÷×100%≈45.1kg,选项错误,故选C。
11.答案:B
解析:复合肥料是含有氮、磷、钾元素两种及其以上元素的盐,因此是硝酸钾,故选B。
12.答案:A
解析:A、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为×100%=35%,所以该化肥中的含氮量为90%×35%=31.5%,选项说法正确;
C、硝酸铵溶液的pH=4,久施的土壤可能被酸化,选项说法正确;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13.答案:(1)N、P、K
(2)
14.答案:①取少量的样品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稀盐酸;②氯化钡;无白色沉淀产生;有白色沉淀产生;碱性物质
解析:①取少量的样品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稀盐酸,由于碳酸氢铵与稀盐酸会产生气体,若没有气泡产生,则该化肥一定不是碳酸氦铵。②向步骤①的试管中再滴入足量氯化钡溶液,由于氯化铵与氯化钡不反应,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该化肥是;由于硫酸铵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若看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该化肥是都属于化肥中的铵态氮肥,使用时要注意不能和碱性物质一起使用。
15.答案:(1)(2)硫酸铵
(3)③;银离子也能与氯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无法证明含有硫酸根离子(或引入了硫酸根离子,白色沉淀可能是稀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的)
(4)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5)量筒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1)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实验中取该化肥少量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到氨味,所以该化肥成分一定不是硝酸钾。
(2)硫酸铵与盐酸不反应,碳酸氢铵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二氧化碳和水。实验中取少量化肥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再滴加稀盐酸,没有产生气泡,说明该化肥的成分不是碳酸氢铵,而是硫酸铵。
(3)正确的方案应是先加过量盐酸酸化,以除去银离子的干扰,然后再加溶液,如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含有硫酸根离子;方案①中,先加入氯化钡溶液,若原溶液中存在银离子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方案②中,先加入硫酸引入了硫酸根离子,无法证明原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
(4)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会释放出氨气,造成肥效降低,所以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5)实验室需要配制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配制该溶液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胶头滴管外,还需要量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