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远离有毒物质——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同步课时作业(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13)远离有毒物质——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同步课时作业(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4 14:2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远离有毒物质
——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1.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观点中,合理的是( )
A.服用保健品可替代药物治疗
B.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远离烟草
C.食品厂的过期糕点可重新加工再销售
D.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对身体无害
2.化学与健康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叶,使粽叶变得鲜绿
B.食品添加剂都对健康有害,应禁止使用
C.误食重金属盐,可以喝大量的鲜榨果汁解毒
D.适量食用加碘盐可以补充微量元素碘,预防甲状腺肿大
3.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
A.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B.在食盐中加入少量碘元素
C.用霉变的花生压榨花生油 D.大量使用防腐剂,延长食品保存期
4.“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下列认识科学合理的是( )
A.任何食品都不可使用食品添加剂
B.聚氯乙烯材料可以包装食品
C.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
D.小苏打可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5.人体健康与化学物质和元素含量有密切联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防止海产品腐烂变质,可以用甲醛溶液浸泡
B.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可以食用加入了铁强化剂的酱油来预防
C.“大自然”牌蔬菜,不含任何元素
D.为了响应“节能减排”号召,霉变食物应高温蒸煮后再食用
6.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3800多种已知化学物质,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其中易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一种有毒物质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焦油
D.尼古丁
7.人体健康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摄入过多油脂易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因此不能食用过量油脂类食物
B. 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会破坏蛋白质结构,使其变质,因此甲醛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
C. 青少年因缺钙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可食用奶制品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D. 吸烟有害健康,但吸电子烟对健康无害
8.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下列做法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 )
A.用小苏打烘焙糕点 B.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补充铁元素
C.炒菜用加碘盐 D.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防腐
9.2021年两会中指出新时代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长期只食用蔬菜保持苗条身材
B.多喝牛奶补钙,保证青少年发育
C.地沟油烹调食品,降低生产成本
D.大量添加甜味剂,使面包香甜可口
10.“火锅”当选为“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首。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清洗用过的筷子并高温消毒 B.用甲醛溶液处理毛肚
C.在门窗紧闭的家里吃炭火火锅 D.吃清洗过的霉变苕粉
1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做法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是( )
A.饮用工业酒精勾兑的白酒
B.吃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
C.不吃油脂减肥
D.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
12.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食用加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B.霉变的大米用水多次冲洗后可食用
C.米饭、面条为人类提供的营养素是糖类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13.黄曲霉素()是污染粮食(大米、花生等)的真菌霉素,人类的特殊基因在黄曲霉素作用下会发生突变,危害身体健康。请回答:
(1)每个黄曲霉素分子中含有________个原子;
(2)黄曲霉素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
(4)黄曲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精确到0.1%)。
14.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和焦油。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氧化碳尼古丁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
(2)尼古丁的化学式为,该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中共含__________个原子。
(3)尼古丁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4)尼古丁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公共场所吸烟不影响他人健康
②焦油能诱发细胞癌变
③生活中应远离有毒物质
④吸烟会产生依赖性
15.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体内的血红蛋白、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蛋清、鲜乳汁中也含有蛋白质,一些可溶性的重金属盐(如含等的可溶性盐)与蛋白质作用会使蛋白质发生凝固而变性,从而丧失其生理功能,危及生命。因此,可溶性重金属盐为有毒物质。
根据上述所给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四种物质中,无毒的是___________。
(2)在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让病人服用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的悬浊液(俗称钡餐),而不能服用碳酸钡,其原因是人体胃液中含有一定量的___________,与碳酸钡反应后,产生了一定量的可使人中毒的___________。
(3)若误食,下列方案中可作为解毒方案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多饮糖水
②多饮鲜乳
③多饮食盐水
④多食鸡蛋清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保健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故A错误;食品厂的过期糕点不能食用,不能重新加工再销售,故C错误;食品添加剂应按规定量使用,不能过量使用,故D错误
2.答案:D
解析:硫酸铜属于重金属盐,能破坏人体内的蛋白质,不能用硫酸铜溶液浸泡粽叶,故A错误。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在国家卫生部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一般认为对人体无害,故B错误。重金属盐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误食重金属盐后,可立即食用大量含蛋白质的物质,如牛奶、蛋清等;鲜榨果汁富含维生素,故C错误。人体缺碘易引起甲状腺肿大,适量食用加碘盐可以补充微量元素碘,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故D正确。
3.答案:B
解析:A. 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选项说法错误。
B.在食盐中加入少量碘元素可以补充碘元素,预防甲状腺肿大,选项说法正确。
C. 霉变的花生有毒,所以不能用霉变的花生压榨花生油,选项说法错误。
D. 不可以大量使用防腐剂,应合理使用,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4.答案:D
解析:A、按国家规定和标准,食品可以添加相应的添加剂,此选项不正确;
B、聚氯乙烯有毒,其材料不能用来包装食品,此选项不正确;
C、霉变大米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且十分耐热的黄曲霉素,故不能食用,此选项不正确;
D、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可以用来制作糕点,此选项正确。
故选D。
5.答案:B
解析:A、甲醛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食物防腐。错误。
B、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可以食用加入了铁强化剂的酱油来预防。正确。
C、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错误。
D、霉变食物应高温蒸煮后依然存在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不能食用。错误。
故选B。
6.答案:A
解析:A、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且结合能力很强,大约是氧气的200-300倍。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死亡。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支持人体呼吸,但是不会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不符合题意;
C、焦油不易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不符合题意;
D、尼古丁对人体有害,但是不易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D
解析: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电子烟的烟气中含尼古丁等多种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害。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A
解析:高温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用过的筷子清洗后可进行高温消毒,A合理;甲醛有毒,不能用甲醛溶液处理食品,B不合理;木炭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吃炭火火锅时,不能把门窗关严,C不合理;霉变的食物中含有霉菌毒素,清洗不能完全除去,高温下霉菌毒素也不能被破坏,D不合理。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1)35
(2)1:8
(3)312
(4)65.4%
解析:(1)每个黄曲霉素分子是由17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则每个黄曲霉素分子中含有17+12+6=35个原子;
(2)黄曲霉素分子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2):(16×6)=1:8;
(3)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7+1×12+16×6=312;
(4)黄曲霉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4.答案:(1)CO(一氧化碳)
(2)26
(3)60:7
(4)C(碳)
(5)①
解析:(1)在一氧化碳、尼古丁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一氧化碳。
(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10+14+2=26。
(3)尼古丁()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10):(1×14)=60:7。
(4)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2×10):(1×14):(14×2)=60:7:14,则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5)公共场所吸烟影响他人健康,故①错误;焦油能诱发细胞癌变,故②正确;生活中应远离有毒物质,故③正确;吸烟会产生依赖性,故④正确。
15.答案:(1)
(2);;
(3)②④
解析:(1)都是可溶性重金属盐,都有毒,而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是无毒的。
(2)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服用的是硫酸钡的悬浊液;不服用碳酸钡的原因是碳酸钡会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产生可溶性的氯化钡而引起中毒。
(3)重金属盐中毒是重金属离子与人体内蛋白质作用的结果,解毒时可以服用富含蛋白质的物质。鲜乳和鸡蛋清中富含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