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金属的化学性质
——2021-2022学年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1.将下列金属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Zn B.Fe C.Al D.Ag
2.通过下列三个实验,探究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X+HCl—反应
——不反应
则X、Y和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和(H)的位置顺序正确的是( )
A.Y(H)XZ B.Y(H)ZX C.YX(H)Z D.YZ(H)X
3.将一定量的铝粉投入到含溶质为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无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滤渣中一定有Ag、Cu B. 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没有Mg
C. 滤液中一定没有 D. 滤液中一定有
4.下列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CO和灼热 CuO反应 B. Zn与稀反应
C.高温下 C与反应 D. Cu 与溶液反应
5.白蚁能分泌出蚁酸。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物质。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
A.镀锌水管 B.铜制塑像 C.大理石栏杆 D.铝合金门窗
6.等质量的锌、铁、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
A.Zn>Fe>Mg B.Mg>Fe>Zn
C.Fe>Zn>Mg D.Zn=Fe=Mg
7.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跟稀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硫酸锌 B.氯化镁 C.氯化铁 D.硫酸铝
8.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与氧气反应
B.活泼的金属能将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C.氢前金属都能与酸反应,因此都可用来制取氢气
D.湿法炼铜是利用了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
9.为验证Al、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溶液、溶液、溶液 B.Fe、Cu、溶液
C.Fe、溶液、溶液 D.Cu、、溶液、溶液
10.烧杯中盛有稀盐酸,现向烧杯中加一小块铁片,待铁片消失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与原有的稀盐酸相比)(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变化难以判断
11.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铁、铜锰(Mn)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溶液的体积相同)。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慢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铜片的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A.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反应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在上述三个实验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铜和5%盐酸作用的实验,则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C.通过上述三个实验,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D.通过实验三的反应现象,能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12.某兴趣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向盛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含有和,一定没有
B.滤液中一定含有,一定没有和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锌和铁
D.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可能含有锌
13.将金属镁点燃,放在空气中就能燃烧,现象是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而铝、铁必须在氧气中才能燃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这三种金属中最活泼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_;又知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而铁却很难。综上所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14.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和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一般选择铜和氧气反应,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2)现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变化;再把甲放到乙的硝酸盐溶液中,甲表面析出乙。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3)向含有硝酸银、硝酸铜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没有气体生成。过滤后的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
15.如图9-2-2是取大小形状相同的Mg、Zn、Fe、Cu四种金属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状况的示意图。仔细观察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是____________。
(2)图中显示有三种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其共同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____,请写出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通过以上实验(或图示)说明,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是_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哪些因素可以影响金属与酸溶液反应的速率,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1 锌粉和铁粉分别与10%_____反应 锌粉产生气体的速率快
2 铁粉和铁片分别与10%盐酸反应 __________产生气体的速率快
3 铁片分别与5%和10%盐酸反应 10%盐酸产生气体的速率_________
通过上述实验,小组同学得出了影响金属与酸溶液反应的速率的因素有很多,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种:__________。此外同学们提出影响金属与酸溶液反应的速率的因素还可能有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__________(填“快”或“慢”)。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65份质量的锌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铜,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该选项符合题意;
B、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56份质量的铁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铜,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54份质量的铝反应生成192份质量的铜,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银不能和硫酸铜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不变,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A
解析:X和盐酸不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后面;Y能和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排在氢的前面;Z和不反应,说明Z的金属活动性排在X的后面。综上所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和(H)的位置顺序是Y(H)XZ。
3.答案:B
解析:题中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A>(H)>Cu>Ag,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氢之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将一定量的铝粉投入含的溶液中,铝先与硝酸银反应再与硝酸铜反应,不与硝酸镁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无色,说明滤液中没有铜离子,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铝粉没有剩余。根据分析知,铝与硝酸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故滤渣中只有Ag、Cu,滤液中一定没有,A、C正确,B错误;铝与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硝酸镁不参与反应,故滤液中一定有,D正确。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B
解析:设锌、铁、镁的质量均为m
因<<
所以产生氢气的质量由多到少的金属为:Mg>Fe>Zn,故选B。
7.答案:C
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排在氢的前面,锌能与硫酸反应 生成硫酸锌,故A正确;镁排在氢的前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 氯化镁,故B正确;铁排在氢的前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 亚铁,不能生成氯化铁,故C错误;铝排在氢的前面,能与硫 酸反应生成硫酸铝,故D正确。
8.答案:C
解析:A、越活泼的金属越容易与氧气反应,描述正确;
B、活泼的金属能将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描述正确;
C、氢前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但不是都可用来制取氢气,需考虑反应的速度,价格等因素,描述错误;
D、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 中置换出来。湿法炼铜是利用了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描述正确。
故选:C。
9.答案:C
解析:A、氯化铝,氯化亚铁,硫酸铜三种物质相互之间不反应,无法达到目的。
B、铁、铜都不与氯化铝反应,说明铁、铜的活动性比铝弱,但无法比较铁、铜的活动性,无法达到目的。
C、铁不能与氯化铝反应,说明活动性Fe
Cu,所以可以得出活动性Al>Fe>Cu,可以达到目的。
D、铜不与氯化亚铁,氯化铝,硫酸铜反应,说明活动性铜比铁、铝弱,但无法比较铁和铝的活动性,无法达到目的。
故选C。
10.答案:A
解析:烧杯中盛有稀盐酸,向其中加入一小块铁片,待铁片消失后,则铁和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氢气逸出,可推测溶液的质量变大。
故选:A。
11.答案:C
解析: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的速率越快,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反应剧烈程度,可以判断出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A正确;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可得出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由实验三可得出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若再增加一个铜和5%盐酸作用的实验,则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n>Fe>Cu>Ag,故B正确;根据题给实验无法确定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C错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K、Ca、Na除外)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通过实验三的反应现象,可以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D正确。
12.答案:D
解析: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银,可能含有锌;同时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硝酸亚铁部分反应或全部反应,因此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一定含有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亚铁,故A、B、C不正确,D正确。
13.答案: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镁;镁、铝、铁
解析: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三种金属中,镁最容易和氧气反应,而铁最难反应,因此活动性最强的是镁,活动性最弱的是铁。
14.答案:(1)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2)甲>乙>丙
(3);Ag;Zn
解析:(1)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所以现象为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2)把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甲、乙表面有气泡产生,丙无变化,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甲、乙位于氢的前面,丙位于氢的后面,即金属活动性:甲、乙>丙;再把甲放到乙的硝酸盐溶液中,甲表面析出乙,说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甲>乙>丙。
(3)向含有硝酸银、硝酸铜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粒,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锌有剩余,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没有气体生成,说明固体中一定没有锌,但一定有银,可能有铜;过滤后的滤液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和。
15.答案:(1)铜
(2)有气泡产生;镁;
(3)锌大于铜
(4)盐酸;铁粉;快;金属的性质或种类(或酸溶液的浓度或金属与酸溶液的接触面积);快
解析:(1)由四种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状况的示意图可知,没有气泡产生的金属是铜,说明铜不能与盐酸反应。
(2)镁、锌、铁均能与盐酸反应,其共同的反应现象是产生气泡;由图示可知,镁表面产生气泡最多,因此反应速率最快;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3)由图示可知,铜不能与盐酸反应,锌可与盐酸反应,则二者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Zn>Cu。
(4)探究哪些因素可以影响金属与酸溶液反应的速率,实验中用到的酸的种类要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