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十四章 内能、内能的利用 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用该理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能够区分内能、温度、热量。
3.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会运用公式进行热量的相关计算。
4.进一步认识热机的原理和工作过程以及能量转化。
5.通过对热值和热机效率的理解,学会运用热值和热机效率公式进行计算。
6.进一步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知识点回顾】
知识点一:分子热运动
1.物质的构成: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2.分子热运动:
(1)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叫扩散。
(2)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_________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_;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
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__。
解读: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表现为,分子距离变大的时候两个力都减小,距离变小的时候,
两个力都变大。
▲典型训练:
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
不正确的是( )
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
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
知识点二:内能
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_________,叫物体的内能。
2.改变内能的方法:
(1)热传递:热传递能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低温物体内能增加,高温物体内能
减少。热传递条件 ,实质 。
(2)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 。
做功实质: 。
解读:①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如物体质量、高度、速
度,是宏观物体机械运动有关的能量;而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情况有关,如:物体温度、质量、状态等,与物体微观结构有关。
②内能与热量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是
一个状态量,常说“具有内能”;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
17
常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物体具有或含有热量”。
1.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用热水泡脚变得暖和 B.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
C.冬天人们在室外晒太阳感觉暖和 D.医生用冰袋给发烧的病人降温
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60 ℃的水一定比 30 ℃的水含有的热量多
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知识点三: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 与它的质量和
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是 ,符号是 。
2.热量的计算:(1)吸热公式:__________________;(2)放热公式:__________________。
解读: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
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
▲典型训练:
1.根据比热容的概念,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 ℃的水比 80 ℃的水的比热容大
B.一杯水的比热容比半杯水的比热容大
C.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D.玻璃被打成碎片后比热容不变
2.如图所示是一种牛奶,其质量为 3250g,比热容为 4.0×10 J/(kg·℃),把它从 10℃
加热到40℃需要吸收______J的热量,此过程中牛奶的内能_______。饮用少量牛奶后,
剩余牛奶的比热容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止确的是( )
物质 水 煤油 冰 铝 铜
比热容/ J/(kg·℃) 4.2× 3 3 3 3 310 2.1×10 2. l×l0 0.88×10 0.39×10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 质屋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D.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知识点四:热机
1.热机:把 能转化为 能的机器。
2.内燃机:燃料直接在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它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3.工作过程:_________冲程、_________冲程、_________冲程、_________冲程。在这四个
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
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将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另外压缩冲程将_______能转化为
18
________能。
4.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
▲典型训练:
1.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压缩冲程的是( )
A B C D
2.下面关于汽油机与柴油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汽油机与柴油机使用的燃料不同
B.柴油机采用压燃式点火,汽油机采用点燃式点火
C.柴油机气缸顶部有个喷油嘴,汽油机气缸顶部有个火花塞
D.柴油机与汽油机除使用的燃料不同外,在构造上完全相同
知识点五:热机的效率
1.热值:某种燃料__________放出的热量与其_________之比。热值用字母______表示,单
位是______,用______表示。计算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公式是_________。
2.热机的效率:用来做____________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 之比,表
达式为____________。
3.
让燃料燃烧更充分;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创新,以减少各种能量损失;设法利
用废气的能量。
▲典型训练:
1.下列关于热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 ㎏煤的热值大于 1 ㎏煤的热值
B.燃料热值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C. 热量燃烧不完全时热值变小
D.燃料的热值是燃料本身的特性,与其他因素无关
2. 关于热机的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
B.热机的效率越高,在做功同样多的情况下消耗的能量越多
C.热机的效率越高说明做功越快
D.热机损失的能量中,废气带走的能量较少,主要是由于机械摩擦损失的
3.用天然气灶将一壶质量为 2kg、初温为 30℃的水加热到 80℃,消耗了 16g 天然气.已知天然
气的热值为 74.2×10 J/kg,则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 水吸收的热量为 J,
天然气灶烧水的效率为 %。
19
知识点六: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1. 能量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__________的。
2.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 ,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 为
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 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
量不变。
▲典型训练: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
A.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
B.两个斜面相对连接,小球从左斜面滚下后冲上右斜面
C.电水壶里的水沸腾后断电,水的沸腾却一直持续下去
D.出枪膛的子弹射穿木板后,以更快的速度继续运动
【典型实验】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典型问题:
1.测量物质的选取要求:应选取 、 相同的不同物质。
2.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 。
3.选择相同的热源、保证相同加热时间相同目的:是为了让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本
实验是一个理想化实验,不考虑热量散失)。
4.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对不同物质进行加热的好处:
①与酒精灯相比,更容易控制相同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同;②内部加热,热量损失少。
5.改变内能的方式及内能大小的判断。
6. 加热一段时间后,液体温度不再升高的原因:液体已经沸腾,虽然吸热,但温度却 ;
7.判断物质吸热能力强弱的两种方法:
①加热相同的时间,通过比较温度变化的快慢来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的强弱,温
度变化快的吸热能力 ,即比热容 。
②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比较加热时间长短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加热时间长
的物体吸热能力 ,即比热容 。
8.热量的相关计算:利用公式 。
9.比热容的理解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10.两种装置对比,哪种更好一些,为什么
甲 乙
甲装置更好一些,甲装置中散热较少,乙装置中两酒精灯在相同的时间放出的热
20
量被水吸收的量很难控制相同,误差较大,因此选择甲装置。
▲典型训练: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图中用虚
线框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 A、B 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
(1)从实验效果考虑,本实验选择________(选填“烧杯”或“易拉罐”)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
较好,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__________(选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
较。
甲 乙 丙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质量相等的 A
和 B 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_(选填“A”或“B”)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
相等的 A 和 B 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______(选填“A”或“B”)升温较高.
(4)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 A 或 B 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
物质,则应选择______(选填“A”或“B”)。
(5)小华使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酒
精灯加热,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液体的内能。
(6)分析图像可知,_____液体的吸热能力强;液体 A、B 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
(7)继续给两种液体加热,发现最终两种液体温度不再升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
。
(8)小明同学选同种规格的电加热器,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也完成了本实验,与小华的实
验装置比较可知,比小华同学的装置效果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
点即可)。
【提升训练】
1.端午节,妈妈蒸制粽子的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蒸粽子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粽子香味扑面而来,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D.蒸粽子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21
2.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
B. 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 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 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3.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热机工作的过程是将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
B.为了防止热机过热,通常用水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
C.可以采用增大热机功率的方法来增大热机的效率
D.热机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污染
4.对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
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 80℃,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 40℃
B.0~6min 甲比乙吸收的热量多
C.8~10min 甲和乙继续吸热,虽然温度各自保持不变,但甲
和乙的内能都不断增加
D.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
5.某品牌无人驾驶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6.9km,用时 5min45s,消耗燃油 1.5kg, 已
知汽车的牵引力是 72000N,燃油的热值为 4.6×10 J/kg,假设燃油完全燃烧。通过计算可知,
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
①汽车行驶速度是 20km/h ②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76.9×10 J
③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 30kW ④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 20%
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②和③
C.只有①和④ D.只有②和④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