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秋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年秋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20 14:28:02

文档简介

2012年秋季十一月期中考试九年级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题和答题卡上。
2.所有题目的答案都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运用与积累
1.请把下面语句工整规范地书写在其下的田字格中。(3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音形义全对的一组(2分 )( )
A. 倦怠 dài 狡黠 谄媚(用卑贱的态度向人讨好)
B. 涸辙hé 诓骗 造次(匆忙、仓促)
C. 脂粉 zhǐ 璀璨 妖艳(艳丽而不庄重)
D 慨叹 kǎi 阔绰 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有料到就采取行动)
3.古诗默写(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 都护在燕然。
②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水调歌头》中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4.句子仿写,(2分)
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2)
A《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它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
B《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鲁迅全集》,是一篇驳论文。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305首,也称“诗三百”
D《清兵卫与葫芦.》的作者是志贺直哉,日本作家,白桦派代表之一。

6.名著阅读 (3分)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雄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这段话描写的是谁?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什么?

7.短文修改(4分)
A《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一部中华美食文化纪录片。B不少人都在每晚10点准时守在电视机前享受夜宴。C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和声音。本片的魅力在于它将“饮食文化”这个洪大的主题,浓缩在短短的几集纪录片里。D不少观众表示,纪录片引发了他们食欲和思乡情感的双重共明。(1)B句漏掉了一处标点符号,请写出修改办法。 (1分)
(2)文段中有一处有语病,修改后的句子是: 。 (1分)
(3)文段中有两处错别字, 应改为 ; 应改为 。 (2分)
8.语文综合性实践与活动(8分)
①2011年7月20日7时10分,大连市开金州新区金石滩凉水湾路段,一辆载着17个孩子的轻型封闭货车与迎面而来的奔驰车相撞,车上的17个孩子不同程度受伤。此车是幼儿园园长为了接送孩子而雇来的“黑校车”。
②2011年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正林县榆林子镇小博士幼儿园私自改装限乘9座的校车,搭载幼儿及教师64人,在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前,与向西行驶的东风牌货车相撞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当场死亡5人,后因伤势严重救治无效又死亡16人,受伤幼儿43名。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校车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至少两点)。(2分)

(2).某校要举办一次“安全乘校车”的宣传活动,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的方式。(2分)
活动方式一:
活动方式二:
(3).请为乘校车的同学提两条安全乘车的建议。(2分)

(4).假如你发现在校园里还存在其它安全隐患,作为班长的你,来到了主管学校安全的张校长的办公室,你该如何对他说?(2分)
二、阅读理解
(一)诗词赏析(4分)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诗中用一个“ ”字写出迷蒙冷清的特点,以“ ”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2分)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把“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商女”、“亡国恨”、“犹唱后庭花”作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诗人的忧愁和伤感。
C.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化用典故,是唐诗绝句中的优秀诗篇。
D.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
(二)文言文阅读(12)
于令仪不责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①人也,长厚不忤物,晚年家颇富裕。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②,何苦而为盗耶?”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令仪如其所言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曰:“尔贫甚,夜负十千③以归,恐为人所诘。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惭,卒为良民。
(摘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市井:指做生意。②寡悔:很少做对不起自己的事。③十千:指十贯铜钱。
1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诸子禽之 禽:通“擒”,抓获 B.汝素寡悔 素:一向,平时
C 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D.司命之所属 属:属于
12下列加点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A 本在冀州之北 诸子禽之 B 夜负十千以归 以残年余力
C 问其所欲 惧其不已 D 黑质而白章 则弛然而卧
13.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_
(2)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14.请简要概括于令仪的性格特点,你受到哪些启发?(4分)
(三)议论文阅读(10)
做人要有立体感 ⑴窗前一片绿荫,绿荫下的小柴房,地上隐隐约约的光影,最后是扑面而来的徐徐清风……这就构成了一幅富有情趣的生活画面,折射出来的世界是立体的、多维的,也只有这样的层面才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 ⑵事物如此,人也不例外。 ⑶一位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人在两种情况下没有影子,一是在黑暗中藏匿,二是在太阳底下躺着。”可这样的情况岂能当真,人在黑暗中藏匿能几时,人在太阳底下躺着又有何意思,于是影子便有了永恒的存在。可终究说来,影子的存在会使人产生后怕。常言“身正不怕影子斜”,就是很好的反证。 ⑷然而,也正是影子的存在,才使人有了立体感。使人的存在有了面上的延伸,点上的深化,时间上的跨度。 ⑸生活中,一些人却不是这么想的。例如有的人为人处世瞻前顾后,生怕被影子尾追;有的人生怕露出真面目,而做出欲盖弥彰的种种举动。可以说,自作聪明者有之,自圆其说者有之,苦心经营者有之,不惜代价者有之。其实,掩藏过去,掩饰现时,遮掩未来,都是不坦诚、不真实、不全面的表现。 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想要永不出错,没有黑点,除非他一直不干事,这好比是“在太阳底下躺着”。偶尔犯点小错,存在一些缺点和遗憾都是正常不过的。若一个人浑身罩着光环,又躲躲藏藏、看不清真面目,那谁敢请他做事,谁敢与他讲真话、做朋友?因此,要让别人看清楚你自然的一面,不要做一个没有缺点和影子的人。 ⑺做一个人,不仅要让人看到正面,还要让人看到背面和横截面。这样,才会让人感觉到更多的亲切和自然,使人产生更多的信任和依赖。所以,做人要坦诚、真实、全面,要有立体感。 (作者:湘竹 选自《读者》2006年21期 有删改) 15.请从文中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16.第(5)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1分)

17.请说说第(2)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8.请联系本文,谈谈你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话的看法。(4分)

(四)记叙文阅读(14)
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
胡子宏
①15岁那年,我在全县数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后,被推荐到县城最好的实验初中读书。为此,父亲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觉,千嘱咐万叮咛,希望我争一口气以后考上大学中专什么的。学校实行走读制,每天我都要骑着家里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去上学,风雨无阻。
②条件的艰苦我不怕,可是,那所学校的同学几乎都是县城的孩子,尤其是在我那个班,有好几个县长、局长的孩子。当我穿着农家孩子的粗衣布鞋迈进教室时,顿时传来一阵哄笑声。随后就有孩子为我起了“土老帽”、“趿拉鞋”的外号。在花花绿绿、性格活泼的同学中,我特别敏感、孤独,对新环境充满了恐惧。许多次我推着破旧的自行车来到学校,就看到县长、局长家的孩子们从吉普车里下来,趾高气扬地斜视我一眼,我顿时感受到了一种难以忍受的歧视。
③好在我是一个特别勤奋的学生,基础又扎实,在学习上毫不吃力。半年以后,期末考试,我在班上乃至全年级都是第一名。班主任说:明天就要放寒假了,学校召开全体师生大会,每个学生要有一位家长参加大会,届时要对优秀学生颁发奖状和奖金。我兴奋不已,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我并不比别人差。这时,我听到邻座的几位局长的孩子在嘀咕:那个“趿拉鞋”,也会考第一,“土老帽”……我悄悄地离开学校。考了第一,仅给了我片刻的兴奋,随即自卑又涌上心头。
④回到家里,我把成绩通知单递给父亲,父亲乐得合不拢嘴。当我告诉父亲明天要开全体师生家长大会时,父亲立刻张罗开来,叮嘱母亲翻箱倒柜找出春节时他才舍得穿的那件皮大衣。可是我说:“爹,你别去了,人家的父亲都是城里的干部……”(A)父亲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我转过身,鼻子不禁又酸了起来,心想:父亲,你为什么不也是干部,你怎么偏偏当一辈子农民……
⑤第二天天未亮,窗外刮起了呼呼的北风,窗户的塑料纸被吹得啪啪作响,外面是一片片的雪白。我摸索着穿上衣服收拾书包。父亲说:“我送你去吧,下雪了……”我说:“你就别去了,不就开个会吗?再说,别人的家长是干部,你又不会发言……”打开屋门,一股风雪涌进屋来,好大的雪,(B)我往书包里塞进两个窝头和一块老咸菜,咬咬牙,冲进风雪之中。凉凉的天,凉凉的心:父亲,对不起您了,我是真心想让您分享我的光荣的,可是,班上就我一个乡下孩子,那么多家长,就你一个人种地的……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当学校响起预备铃时,我迈进学校的大门。雪仍纷纷扬扬地下着,几辆吉普车和轿车很显眼地停在操场上。
⑥铃声响过后,校长登台讲话,校长的讲话不时激起同学们和家长们的一阵阵掌声和笑声,而此时的我身上冷得厉害,肚子饿得厉害,心里孤单得厉害。我无心听校长的讲话,随意把目光投向窗外的风雪,就这么一刹那,我惊呆了……
⑦父亲,父亲来了!他正透过一扇玻璃向里望,仔细聆听着校长的讲话。我扬扬手臂,父亲看着我,向我使劲摆摆手。风正吹,雪正舞,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
⑧一阵掌声响起来,有同学使劲扯扯我的衣服,校长正叫我的名字,同时手里展开一张鲜红的奖状:我下意识地走向讲台,校长很慈祥地凝视着我。一刹那,我的泪水涌出眼帘,我手指窗外……礼堂里所有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窗外,投向我的父亲。校长一个箭步下了讲台,打开门。风雪呼啸着涌入礼堂,父亲跨进来,抖落身上的一层雪花。
⑨我说:这是我的——父亲!热烈的掌声响起……
⑩放学时,我和父亲步出礼堂,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勤奋,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
19.通读全文,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短语,概括出“我”的心理变化过程。(2分)
孤独恐惧——_ __——自卑矛盾——
20.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A)父亲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
答:
(B)我往书包里塞进两个窝头和一块老咸菜,咬咬牙,冲进风雪之中。
答:
21.小说多次描写风雪,其作用是什么?(3分)
答:
22.聪系全文,简要分析小说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3分)
答:
23.这篇小说意蕴丰富,引人深思,请结合作品,谈谈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答:
三、作文(50分)
24题:我多想
本篇作文要求如下: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例如:唱、妈妈、飞上月球等;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立意新颖;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⑤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九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参答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1字迹工整,书写美观(3分)
2.(2分)C
3. (1)萧关逢候骑 (2)青鸟殷勤为探看 (3) 似曾相识燕归来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每句1分,共6分)
4.(2)示例: 忙碌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那是在教我们勤劳(写一句即可)
5. C(2分)
6(3分)武松 一身虎胆,武艺高强,嫉恶如仇,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
7.短文修改(4分)
①(1分)“夜宴”二字加引号。②(1分)烹饪师的加工制作,使观众看到诱人的画面(听到美妙的声音);③(2分,每处1分)“洪大”改为“宏大”;“共明”改为“共鸣”
.
8.语文综合性实践与活动(8分)
8.(1).(2分)①违规超载;②私自改装车辆;③学校领导安全意识不强,雇用黑校车;④车资源不足,校车设备落后。(答对两点即可)
(2).(2分)例1:各班举办一次“安全乘校车”的主题班会。
例2:学校举办一次以“安全乘校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3).(2分)例:不在车内打闹。不把头、手伸出车窗外。拒乘超载车等,言之有理即可。
(4).(2分)有称呼,叙述清楚,语言得体即可。
二,阅读理解
9.(2分 )笼;近酒家 10(2分).D
(二)文言文阅读(12)
11(2分).D ; 12(2分).C;
13.(每小题2分,共4分)译文:(1) 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2)你太穷了,晚上背着十贯铜钱回家,恐怕会被人责难的。
14(2分).性格:宽厚大方,处处为别人着想;启发(2分)能扣住“宽以待人”即可
(三)议论文阅读(10)
15. ( 2分) 做人要坦诚、真实、全面,要有立体感。学生如只答到“做人要有立体感”,也可给满分。
16. ( 2分) 举例论证(如答“举例子”则不给分)
17. (2 分) 答“承上启下”或“过渡”均给满分。
18. (4分) 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能扣住论点、联系实际、表述清楚)
(四)记叙文阅读(14)
19.兴奋不已;惊喜激动
评分:每空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0.答案:(A)运用了神态描写,逼真地写出了父亲笑容一下子停滞的神情,表现了父亲的心情由兴奋到难过失落无奈的急急剧变化的过程。
(B)运用了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我急于离家的情形,从而表现出“我”决定不让父亲参加家长会的痛苦愧疚心理。
评分:描写方法1分,作用分析1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21.答案:①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②衬托“我”自卑而苦涩的心情。③烘托人物形象。④渲染苍凉凝重的氛围。
评分:每点1分,答出三点得3分,共3分。
22.答案:通过写父亲不顾儿子阻拦,冒雪参加家长会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憨厚朴实,疼爱理解孩子、贫穷却不自卑的父亲形象。
评分:概括内容1分,分析形象2分,共3分。
23.答案:①其实我们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只要勤奋,别人有的,我们自己
也会有。
②无论是乡下人还是城市人,奋斗的权利都是相同的,任何的成功都需要付出汗水。
③富贵者不必瞧不起人,贫穷者也不必妄自菲薄,人格面前,没有富贵贫穷之分。
评分:写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