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2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课件(共26页)

文档属性

名称 17.1.2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课件(共26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24 19:4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17.1 勾股定理
人教版八下数学
第2课时 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精品同步教学课件
课件栏目及使用说明:本课件适用于常规同步教学课堂,面向基础水平的学生使用。课件包括以下环节:
新知引入
典例分析
自主学习
随堂练习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
备选习题
问 题
如图所示,从电线杆离地面8 m处向地面拉一条钢索,
若这条钢索在地面的固定点距离电线
杆底部6 m,那么需要多长的钢索
问题引入
例 1
可以看出,木板横着或竖着都不能从门
框内通过,只能试试斜着能否通过.门框
对角线AC的长度是斜着能通过的最大长度.求出AC,
再与木板的宽比较,就能知道木板能否通过.
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所示,一块长3 m,
宽2.2 m的长方形薄木板能否从门框内通
过?为什么?
分析:
典例分析
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AC2 =AB2+BC2 =12+
22=5. AC= ≈2. 24.因为AC大于木板的宽2. 2 m,所
以木板能从门框内通过.
解:
典例分析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读懂题意,分析已知、未知间的关系;
(2)构造直角三角形;
(3)利用勾股定理等列方程;
(4)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问题
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
实际问题
转化
构建
利用
决解
典例分析
例2
如图, 一架2. 6 m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
墙AO上,这时AO为2. 4 m.如果梯子的顶端A沿
墙下滑0.5 m,那么梯子底端B也外移0.5 m吗?
典例分析
解:可以看出,BD=OD-OB.
在Rt△AOB中,根据勾股定理,
OB2=AB2-OA2=2.62-2.42 = 1.OB= =1.
在Rt△COD中,根据勾股定理,OD2=CD2-OC2=2.62-(2.4
-0.5)2=3.15. OD = ≈1. 77,
BD=OD-OB≈l.77-1=0.77.
所以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0.5m时,梯子底端并不是也外
移0.5 m,而是外移约0.77 m.
典例分析
1.
如图,池塘边有两点A,B,点C是与BA方向成
直角的AC方向上一点,测得 BC=60 m,AC=20m. 求A,B两点间的距离(结果取整数).
在Rt△BAC中,
BC=60 m,AC=20 m,
由勾股定理,
得AB=
= ≈57(m).
答:A,B两点间的距离约为57 m.
解:
课堂练习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 A (5,0)和
B(0,4).求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由点A(5,0),B(0,4)可知OA=5,OB=4,
又因为∠BOA=90°,
所以根据勾股定理,
得AB=

解:
课堂练习
思考 在八年级上册中,我们曾经通过画图得到结论: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学习了勾股定理后,你能证明这一结论吗?
  已知:如图,在Rt△ABC 和Rt△A ′ B ′ C ′ 中,∠C=
∠C ′=90°,AB=A′ B ′,AC=A′ C′ .
  求证:△ABC≌△A ′B ′C′ .
A
B
C
A
B
C′


课堂练习
  证明:在Rt△ABC 和Rt△A ′B ′C ′中,
∠C=∠C′=90°,
根据勾股定理得
A
B
C
A
B
C′


课堂练习
例2
如图所示的长方体的高为4 cm,底面是长为5 cm,
宽为3 cm的长方形.一只蚂蚁从顶点A
出发沿长方体的表面爬到顶点B.求:
(1)蚂蚁经过的最短路程;
(2)蚂蚁沿着棱爬行(不能重复爬行同一
条棱)的最长路程.
求实际中的最短距离的应用
2
典例分析
(1)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可放在平面内,根据“两点之间,
线段最短”去探求,而与顶点A,B相关的两个面展开共
有三种方式,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每一种方式下蚂蚁
爬行的最短路程,从而可知蚂蚁经过的最短路程.
(2)最长路线应该是依次经过长为5 cm,4 cm,5 cm,
4 cm,3 cm,4 cm,5 cm的棱.
导引:
典例分析
(1)将长方体与顶点A,B相关的两个面展开,共有三
种方式,如图所示.若蚂蚁沿侧面爬行,如图①,
则爬行的最短路程为
若蚂蚁沿侧面和上面爬行,如图②③,
解:
典例分析
则爬行的最短路程分别为
因为 <4 <3 ,
所以蚂蚁经过的最短路程是 cm.
(2)5+4+5+4+3+4+5=30(cm),所以蚂蚁沿着棱
爬行的最长路程是30 cm.
典例分析
总 结
几何体的表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路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是将几何体表面展开,即将立体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然后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去确定路线,最后利用
勾股定理计算.
1.
如图,圆柱的底面周长为6 cm,AC是底面圆的直径,高BC=6 cm,P是母线BC上一点,且PC=
BC. 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爬行到点P的最短距离是(  )
A. cm  B.5 cm  
C.3 cm   D.7 cm
B
课堂练习
2 有一个圆柱形油罐,要以A点环绕油罐建梯子,正好建在A点的正上方点B处,问梯子最短需多少米(已知油罐的底面半径是2 m,高AB是5 m,π取3)
A
B
A
B
A'
B'
解:油罐的展开图如图,则AB'为梯子的最短距离.
∵AA'=2×3×2=12, A'B'=5,
∴AB'=13. 即梯子最短需13米.
课堂练习
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
1. 勾股定理从边的角度刻画了直角三角形的重要特征,应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直角三角形中的直角边或者斜边的长度,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
(1)勾股定理的应用是以直角三角形存在 (或容易构造直角三角形)为基础;
(2)表示直角三角形边长的a, b, c不是固定不变的,c不一定是斜边的长.
2. 在直线上找一点,使其到直线同侧的两点的距离之和最短的方法:先找到其中一个点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连接对称点与另一个点的线段与该直线的交点即为所找的点,对称点与另一个点的线段长就是最短距离之和.以连接对称点与另一个点的线段为斜边,构造出一个两条直角边已知的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最短距离之和.
1.如图,要从电线杆离地面5 m处向地面拉一条长为7 m的钢缆.求地面钢缆固定点A到电线杆底部B的距离(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解:AB=
答:地面钢缆固定点A到电线杆底部B的距离约为4.9 m.
备选习题
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正中央有一根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拉向水池一边的中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池边的水面.水的深度与这根芦苇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2.
解:设水的深度为x尺,则芦苇的长度为(x+1)尺,根据勾股定理,得
备选习题
解得x=12.
∴x+1=13 (尺).
答:水的深度是12尺,芦苇的长度是13尺.
备选习题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