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链接教材精准变式练(人教版)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知识点★知识点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 、 、 以及 的科学。
二、化学的作用
1、利用化学 、 、 、 和 。
4、利用化学 。
三、化学发展史
1、古代化学:
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 、 、 ,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2、近代:
(1) 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和 创立了 ,使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组成物质的 是 。
发现了 。
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使学习与研究化学变得有规律可循。
元素周期表有 。
3、现代
(1)纳米技术
1nm=10-9m
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研究结构尺寸在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2)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有:
(1)原料: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条件:在无毒、无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度物向环境的
(3)零排放:提高原于的利用率,力国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流纳,实现“零排放”。
(4)产品: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教材链接一】教材P1页内容
1.(2021·山东淄博市·八年级期中)化学科学的发展使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A.嫦娥五号地月转移轨道的设定 B.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C.功能材料的研制 D.高效化肥的生产
【变式练习】
2.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用“中国天眼”探索太空奥秘 B.研究杂交水稻,获取高产稻种
C.寻找新材料制造高性能芯片 D.规划城市布局,缓解交通拥堵
【变式练习】
3.(2019湖北荆门)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关键,但化学不能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清白”是指氢氧化钙
C.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其体内缺少的元素是碘
D.“工业的维生素”稀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尖端科技领域,是重要战略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保护稀土资源,人人有责
【教材链接二】教材P3页内容
4.(2020·四川眉山市·九年级期末)19世纪60年代,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
C.戴维 D.阿伏伽德罗
【教材链接三】教材P3页内容
5.(2021·铜仁市第六中学九年级月考)人类利用化学已有悠久的历史,但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只有几百年时间,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C.绿色化学的提出 D.青铜器、黑火药的使用
【教材链接四】教材P4页内容
6. “绿色化学”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并将成为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据此思考判断,下面不属于“绿色化学”考虑内容的是( )
A.反应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
B.化工生产的原料和产品尽可能无毒、无害
C.尽可能通过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润
D.原料利用率尽可能最大化,力图实现“零排放”
【变式练习】
7.(2021·山东淄博市·九年级期中)化学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及其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B.绿色化学又叫环境友好化学,是指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
C.化学制品一定不能存在于人类生活中,这样会使人类更安全
D.化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中心学科
8.(2021·辽宁鞍山市·九年级一模)下列对化学学科作用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 ②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③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④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⑤使资源利用更加无序⑥其研究方法和思路帮人类打通了联系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通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⑤
9.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B.道尔顿、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重要的结论: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D.人类目前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却只有100多种
10.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中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处理废弃物 B.治理污染源
C.深埋有毒物 D.杜绝污染源
1.下列叙述与化学有关的是①工业发展所需的动力 ②农业高产所需的化肥 ③人类战胜疾病所需的药物 ④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 )
A.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020·山东滨州市·九年级期中)下列课题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A.“新冠肺炎”传播途径的调查
B.我国发射的“嫦娥”系列探月卫星轨道的计算
C.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的火箭所需新型燃料的研制与生产
D.“神舟”八、九、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空间站雏形)的对接
3.化学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D.化肥的合理施用增加了粮食的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4.以下事实中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火的发现和利用 B.原子论与分子学说的创立
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D.纳米技术的应用
5.我国古代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三大化学工艺是( )
①印刷术 ②冶铁 ③造纸 ④炼铜 ⑤烧瓷器 ⑥制青铜器 ⑦指南针 ⑧制火药
A.③⑤⑧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
6.根据化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下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②绿色化学的提出
③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④火的利用和发现
⑤利用先进仪器进行微观探测.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④①③⑤② D.④①⑤③②
7.下列各项研究中,属于化学学科研究内容的是( )
A.培育新的花卉品种,增加观赏价值 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质人造纤维 D.设计新程序,开发信息技术
8.(2019湖北黄石)“绿色消费”理念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B.推广太阳能、风能可缓解温室效应
C.开发燃煤新技术使其充分燃烧 D.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
9.化学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D.化肥的合理施用增加了粮食的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10. 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最早接触的化学现象是火
B.古代炼丹术违背了自然规律,对化学的发展毫无作用
C.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提出的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
D.门捷列夫编制的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
11.(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九年级二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到 2035 年我国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下列做法不利于这一目标实现的是( )
A.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在空旷的地方焚烧塑料等固体垃圾
C.短时间内不用电脑时,将其转为休眠模式
D.新型化学电池取代干电池
13.(2021·山西中考真题)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每年的3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都身体力行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并诠释造林绿化、厚植绿色中国的重大意义、造林绿化最主要的作用是( )
A.储备工业原料 B.改善生态环境
C.阻止阳光照射 D.生产农家肥料
14.(2019·四川)下列科学家与他的贡献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 B.道尔顿——分子学说
C.张青莲——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D.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15.(2019·福建)原子量是相对原子质量的简称,使用起来比原子的实际质量更加方便,在铟、锑、锌等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院士是
A.拉瓦锡 B.张青莲 C.乔布斯 D.侯德榜
16.化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学习化学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人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学密切相关
C.化学不能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D.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实验室中的化学药品
17.下列不符合绿色设计理念的是( )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竹篮替代塑料购物袋
C.回收利用固体废物 D.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18.对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不仅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制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B.想制什么物质就可以制什么物质
C.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D.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九年级化学上册链接教材精准变式练(人教版)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知识点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化学的作用
1、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合成药物、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
4、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
三、化学发展史
1、古代化学:
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2、近代:
(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分子论,使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元素。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建立使学习与研究化学变得有规律可循。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18个纵行但只有16个族。
3、现代
(1)纳米技术
1nm=10-9m
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研究结构尺寸在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2)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有:
(1)原料: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条件:在无毒、无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度物向环境的。
(3)零排放:提高原于的利用率,力国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流纳,实现“零排放”。
(4)产品: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教材链接一】教材P1页内容
1.(2021·山东淄博市·八年级期中)化学科学的发展使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下列事实与化学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A.嫦娥五号地月转移轨道的设定 B.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C.功能材料的研制 D.高效化肥的生产
【答案】A
【解析】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在能源、材料、医药、环境和生命科学等领域以及工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嫦娥五号地月转移轨道的设定,这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与化学没有直接联系,符合题意;B、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利用化学研究物质变化过程中存在的能量变化,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不符合题意;C、功能材料的研制,是利用化学研究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不符合题意;D、高效化肥的生产,是利用化学变化生产化肥,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不符合题意;故选A。
【变式练习】
2.下列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用“中国天眼”探索太空奥秘 B.研究杂交水稻,获取高产稻种
C.寻找新材料制造高性能芯片 D.规划城市布局,缓解交通拥堵
【答案】C
【解析】A、用“中国天眼”探索太空奥秘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故不符合题意;B、研究杂交水稻,提高产量,属于生物学研究的范畴,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不符合题意;C、寻找新材料制造高性能芯片,是新物质的研制,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符合题意;D、规划城市布局,缓解交通拥堵,没有新物质的研制,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变式练习】
3.(2019湖北荆门)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关键,但化学不能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清白”是指氢氧化钙
C.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其体内缺少的元素是碘
D.“工业的维生素”稀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尖端科技领域,是重要战略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保护稀土资源,人人有责
【答案】D
【解析】A、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化学能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清白”是指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其体内缺少的元素是锌,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工业的维生素”稀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尖端科技领域,是重要战略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保护稀土资源,人人有责,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
【教材链接二】教材P3页内容
4.(2020·四川眉山市·九年级期末)19世纪60年代,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
C.戴维 D.阿伏伽德罗
【答案】A
【解析】门捷列夫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门捷列夫。故选A。
【教材链接三】教材P3页内容
5.(2021·铜仁市第六中学九年级月考)人类利用化学已有悠久的历史,但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只有几百年时间,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C.绿色化学的提出 D.青铜器、黑火药的使用
【答案】B
【解析】A、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不是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选项错误;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是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选项正确;C、绿色化学概念的提出,是现代化学理念,不是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选项错误; D、青铜器、黑火药的使用,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和生活资料,不是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教材链接四】教材P4页内容
6. “绿色化学”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并将成为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又称为“环境友好化学”。据此思考判断,下面不属于“绿色化学”考虑内容的是( )
A.反应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
B.化工生产的原料和产品尽可能无毒、无害
C.尽可能通过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利润
D.原料利用率尽可能最大化,力图实现“零排放”
【答案】C
【解析】A、“绿色化学”是对环境不造成危害的化学,无毒无害并最大限度利用反应原子。故A正确;B、化工生产的原料和产品尽可能无毒、无害或毒性极小,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故B正确;C、“绿色化学”不考虑生产成本的问题。故C错误;D、采用可再生原料,且原料利用率尽可能最大化,副产物或废料产生率最小化,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D正确;故选C。
【变式练习】
7.(2021·山东淄博市·九年级期中)化学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及其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B.绿色化学又叫环境友好化学,是指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
C.化学制品一定不能存在于人类生活中,这样会使人类更安全
D.化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中心学科
【答案】C
【解析】A、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正确;B、绿色化学又叫环境友好化学,是指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正确;C、化学制品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错误;D、化学是自然科学中创造新物质最多的中心学科,正确。故选C。
8.(2021·辽宁鞍山市·九年级一模)下列对化学学科作用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 ②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③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④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⑤使资源利用更加无序⑥其研究方法和思路帮人类打通了联系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通道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①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不仅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还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故正确;②化学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同时化工生产也带来了一些环境污染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利用化学知识可控的,故错误;③利用化学可以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生存的条件,故正确;④化学分支有生物化学学科,化学在生命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正确;⑤化学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故错误;
⑥化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帮人类打通了联系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通道,故正确。故选C。
9.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B.道尔顿、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重要的结论: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D.人类目前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却只有100多种
【答案】B
【解析】A、最早发现元素之间存在联系并排列出现代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故A正确;
B、道尔顿科学家的研究得出重要的结论: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故B错误;C、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故C正确;D、人类目前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但组成这些物质的元素却只有100多种,故D正确。故选B。
10.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中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处理废弃物 B.治理污染源
C.深埋有毒物 D.杜绝污染源
【答案】D
【解析】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故选D。
1.下列叙述与化学有关的是①工业发展所需的动力 ②农业高产所需的化肥 ③人类战胜疾病所需的药物 ④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处( )
A.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反应与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物质包括: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切物质(如地球甚至于其他星球中的物质,大气中的气体,海洋中的物质,动植物体内的物质)和人类创造(合成)的新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以及与生命相关的变化。化学研究的对象包罗万象,从星际空间有机物的进化到地面上造化万物的聚散离合,再到地层深处矿物的生成和利用,化学研究的对象几乎包括整个物质世界。
2.(2020·山东滨州市·九年级期中)下列课题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A.“新冠肺炎”传播途径的调查
B.我国发射的“嫦娥”系列探月卫星轨道的计算
C.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的火箭所需新型燃料的研制与生产
D.“神舟”八、九、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空间站雏形)的对接
【答案】C
【解析】A、“新冠肺炎”传播途径的调查,属于生物领域,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故A错误;B、我国发射的“嫦娥”系列探月卫星轨道的计算,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故B错误;C、发射“神舟”系列飞船的火箭所需新型燃料的研制与生产,属于化学研究领域,故C正确;D、“神舟”八、九、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空间站雏形)的对接,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故D错误。故选C。
3.化学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D.化肥的合理施用增加了粮食的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答案】B
【解析】A、利用化学可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能保障人体健康,所以正确;B、煤、汽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污染,破坏了空气质量,所以错误;C、利用化学可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能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所以正确;D、利用化学可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所以正确。故选B。
4.以下事实中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A.火的发现和利用 B.原子论与分子学说的创立
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D.纳米技术的应用
【答案】B
【解析】A、火的发现和利用,只是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故选项错误;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是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选项以正确;C、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不是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故选项错误;D、纳米技术的应用是现代技术不是奠定近代化学基础,故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5.我国古代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三大化学工艺是( )
①印刷术 ②冶铁 ③造纸 ④炼铜 ⑤烧瓷器 ⑥制青铜器 ⑦指南针 ⑧制火药
A.③⑤⑧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
【答案】A
【解析】①印刷术只涉及到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工艺;②冶铁,属于化学成就,但不是我国古代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三大化学工艺;③造纸是我国古代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三大化学工艺;④炼铜,属于化学成就,但不是我国古代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三大化学工艺;⑤烧瓷器是我国古代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三大化学工艺;⑥制青铜器,属于化学成就,但不是我国古代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三大化学工艺;⑦指南针的发明只涉及到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工艺;⑧制火药是我国古代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三大化学工艺。故③⑤⑧是我国古代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三大化学工艺。故选A。
6.根据化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下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②绿色化学的提出
③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④火的利用和发现
⑤利用先进仪器进行微观探测.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④①③⑤② D.④①⑤③②
【答案】C
【解析】化学发展首先是从火的利用和发现开始的,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开创了近代化学的开始,随后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利用先进仪器进行微观探测,随着化学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绿色化学的含义,所以正确排列顺序是④①③⑤②。故选C。
7.下列各项研究中,属于化学学科研究内容的是( )
A.培育新的花卉品种,增加观赏价值 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质人造纤维 D.设计新程序,开发信息技术
【答案】C
【解析】A、培育新品种,增加观赏价值,是生物学研究的内容;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是物理学研究的内容;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是属于制造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是信息技术研究的内容。故选C。
8.(2019湖北黄石)“绿色消费”理念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B.推广太阳能、风能可缓解温室效应
C.开发燃煤新技术使其充分燃烧 D.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
【答案】A
【解析】A、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虽然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但会造成水体、土壤的严重污染,不符合该理念;B、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利用太阳能、风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能缓解温室效应,符合该理念;C、开发燃煤新技术使其充分燃烧,可以提高空气质量,符合该理念;D、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能防止环境污染,符合该理念。故选A。
9.化学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D.化肥的合理施用增加了粮食的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答案】B
【解析】A、利用化学可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能保障人体健康,所以正确;B、煤、汽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污染,破坏了空气质量,所以错误;C、利用化学可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能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所以正确;D、利用化学可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食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所以正确。故选B。
10. 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最早接触的化学现象是火
B.古代炼丹术违背了自然规律,对化学的发展毫无作用
C.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提出的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
D.门捷列夫编制的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
【答案】B
【解析】A、人类最早接触的化学现象是火,该选项说法正确;B、我国古代的炼丹术和炼金术对化学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分别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该选项说法正确;D、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变得有规律可循,故选项说法正确。
11.(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九年级二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到 2035 年我国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下列做法不利于这一目标实现的是( )
A.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在空旷的地方焚烧塑料等固体垃圾
C.短时间内不用电脑时,将其转为休眠模式
D.新型化学电池取代干电池
【答案】B
【解析】A、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利于水体保护,正确;B、在空旷的地方焚烧塑料等固体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C、短时间内不用电脑时,将其转为休眠模式,利于节约电能,正确;D、新型化学电池取代干电池,可以减少干电池的使用,利于环保,正确。故选B。
13.(2021·山西中考真题)绿色映底蕴,山水见初心。每年的3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都身体力行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并诠释造林绿化、厚植绿色中国的重大意义、造林绿化最主要的作用是( )
A.储备工业原料 B.改善生态环境
C.阻止阳光照射 D.生产农家肥料
【答案】B
【解析】造林绿化的本质目的是为了提高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故选B。
14.(2019·四川)下列科学家与他的贡献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门捷列夫——编制元素周期表 B.道尔顿——分子学说
C.张青莲——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D.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答案】B
【解析】A、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选项正确;B、道尔顿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选项错误;C、张青莲对相对原子质量进行了测定,选项正确;D、拉瓦锡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提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合氧气组成的结论,选项正确,故选B。
15.(2019·福建)原子量是相对原子质量的简称,使用起来比原子的实际质量更加方便,在铟、锑、锌等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院士是
A.拉瓦锡 B.张青莲 C.乔布斯 D.侯德榜
【答案】B
【解析】A、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A选项错误。 B、张青莲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铟、锑、锌等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作出卓越贡献,故B选项正确。 C、乔布斯创造了“苹果神话”,故C选项错误。 D、候德榜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联合制碱法,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16.化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学习化学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果汁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人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学密切相关
C.化学不能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D.化学的研究对象是实验室中的化学药品
【答案】B
【解析】A、天然果汁中含有多种化学物质,故A说法错误;B、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等,故B说法正确;C、化学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能能够根据人们的需要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故C说法错误;D、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故D说法错误。故选B。
17.下列不符合绿色设计理念的是( )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竹篮替代塑料购物袋
C.回收利用固体废物 D.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答案】A
【解析】工业废水需治理后达标排放,故选A。
18.对化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不仅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制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
B.想制什么物质就可以制什么物质
C.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D.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答案】B
【解析】A、化学是研究物质,可以研究已经存在的物质,还可以制取和研究不存在的物质,故A说法正确;B、化学并不是想制取什么就制取什么,而要看能不能制出这种物质来,故B说法错误;C、化学可以开发新能源制造新材料,故C说法正确;D、正确的利用化学知识可以保护环境,故D说法正确。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