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5 10:19:31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上册链接教材精准变式练(人教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知识点
一 、物质的变化
1、 物理变化:宏观: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微观: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2、化学变化:宏观: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微观: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物质的分子。
3、 区 别: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中没有。
4、联 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注意: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有其它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中的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吸热或放热,发光等。
(3)判断是否为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而不是现象。
二、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稳定性。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物理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注意:
在描述物质的性质时,一般常用“能”“会”“可以”“容易”“具有”等词,来描述物面具有的能力,状态等,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这是铁的化学性质。
在描述物质的变化时,一般需用“在“变成了“生成了”等问语,来描述一种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过的现象,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了铁锈。
归纳小结
(1)根据关键词判断物理交化:①形状变化:折断、破碎、榨汁、压片、切片等;②状态变化:熔化、凝因、汽化(蒸发、挥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等;③具体现象或工艺;锅妒爆炸、电灯通电发光放热等。
(2)根据关键词判断化学变化:①剧烈的变化:所有物质的燃烧,如蜡烛的燃烧,碳的燃烧、火药爆炸等:②缓慢的变化;粮食酿酒或酸醇、食物变质、铁生锈等:③生命活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化食物等。
易错警示
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键是看变化中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1)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汽车轮胎爆炸、蒸汽锅炉爆炸等为物理变化,而火药爆炸、瓦斯爆炸等属于化学交化。
【教材链接一】教材P10页:1、2题
【答案】1.(1)铁生锈有新物质(Fe2O3)生成,为化学变化;(2)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3)纸张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为化学变化;(4)瓷碗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5)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有新物质(Cu2(OH)2CO3)生成,为化学变化;(6)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7)下雪后天气晴暖,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8)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9)以粮食为原料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10)石灰石(或大理石)遇到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是否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如:铁生锈、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物质燃烧、食物腐烂、酿酒、新陈代谢、工业制碱、浓硫酸脱水、石灰浆刷墙,墙面变硬、玩火自焚、烈火焚烧若等闲、用酸除铁锈、烽火戏诸侯、动植物呼吸、中毒和解毒等。
【精准解析】主要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3.水: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液体,常压下熔点为0℃,沸点为100℃;可以作溶剂,可以灭火,可以和CaO、CO2、C等发生反应,可以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H2和O2等,食盐:常温常压下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食盐的主要成分作调味品,腌制食品。能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盐水,工业上用来作原料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等,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蔗糖:常温常压下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可以做调味品。铜导线:常温常压下为紫红色固体,密度较大,难溶于水,有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加热可氧化为黑色的CuO,不溶于普通稀酸,可做到导线,器皿,装饰品等。
【精准解析】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变式练习1】(2021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九年级月考)下列物质的变化:①湿衣服晾干、②铁锅生锈、③轮胎爆炸、④镁条燃烧、⑤食物变质、⑥电灯发光、发热六种变化。请你判断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 。请你说明判断的依据:_____。
【答案】①③⑥ ②④⑤ 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析】①湿衣服晾干,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②铁锅生锈,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氧化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③轮胎爆炸,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④镁条燃烧,有新物质氧化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⑤食物变质,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⑥电灯发光、发热,是钨丝在高温下发出白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①③⑥;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②④⑤,判断的依据是: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变式练习2】(2021·山东威海市·九年级期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①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小,③甲烷具有可燃性,④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⑤甲烷可用作燃料,⑥是制造氢气、炭黑等物质的原料,⑦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甲烷由气态变为液态。
(1)用序号填空: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描述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描述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描述甲烷用途的是_______。
(2)该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________能。
(3)甲烷可以做燃料,是利用了甲烷__________性,由此可知,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________。
【答案】①② ③ ⑦ ④ ⑤⑥ 化学 热 光 可燃 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解析】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的性质;(1)描述物理性质的是①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小;描述化学性质的是③甲烷具有可燃性;描述物理变化的是⑦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甲烷由气态变为液态;描述化学变化的是④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描述甲烷用途的是⑤甲烷可用作燃料,⑥是制造氢气、炭黑等物质的原料;(2)甲烷燃烧发光、放热,能量转化关系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热能;(3)甲烷可以做燃料,是利用了甲烷可燃性,由此可知,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1.下列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造纸 B. 剪纸
C. 酿酒 D. 制陶
【答案】 B
【解析】A、造纸过程涉及新物质的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剪纸不涉及新物质的生成,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酿酒涉及新物质酒精的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制陶涉及新物质的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021·青海中考真题)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青稞酿酒
C.酒精燃烧 D.钢铁锈蚀
【答案】A
【解析】A、汽油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B、青稞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C、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D、钢铁锈蚀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故选A。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湿衣晒干 B. 粮食酿酒
C. 食物腐败 D. 蜡烛燃烧
【答案】 A
【解析】 A、湿衣服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食物腐败生成了不能食用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答案为A。
4.(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胆矾研碎 B.镁带燃烧
C.水的沸腾 D.石墨导电
【答案】B
【解析】A、胆矾研碎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镁燃烧生成氧化镁,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水的沸腾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物理变化;D、石墨导电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故选B。
5.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
A.化学变化需要加热才能进行,而物理变化不要加热
B.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
C.化学变化有发光放热变色而物理变化没有
D.化学变化伴随有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答案】 B
【解析】A、如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需要加热;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等;故不符合题意;B、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故符合题意;C、化学变化有发光、放热或变色的现象,物理变化没有不正确,电灯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化学变化伴随有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叙述正确,但不是根本区别;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6.(2021·广西梧州市·中考真题)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木棍折断
C.汽油挥发 D.铁锅生锈
【答案】D
【解析】A、滴水成冰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B、木棍折断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C、汽油挥发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D、铁锅生锈生成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故选D。
7.(2021·广东中考真题)下列成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星火燎原 B.披荆斩棘
C.死灰复燃 D.百炼成钢
【答案】B
【解析】A、星火燎原指的是小火苗变大火,燃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披荆斩棘指的是刀劈斧砍,清除掉路途上的障碍,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死灰复燃涉及到了燃烧,燃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百炼成钢的过程中把生铁中的碳转化为了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
8.(2021·海南中考真题)2021年5月29日,搭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成功发射。下列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箭转运 B.总装调试
C.燃料注入 D.点火发射
【答案】D
【解析】A、火箭转运,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总装调试,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燃料注入,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点火发射,发生了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9.(2021·广西桂林市·中考真题)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冰雪融化
C.玻璃破碎 D.汽油挥发
【答案】A
【解析】A、纸张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冰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玻璃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汽油会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
10.(2021·吉林长春市·中考真题)生活中充满着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葡萄酿酒 B.玻璃破碎
C.酒精挥发 D.蜡烛熔化
【答案】A
【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根据化学变化定义,葡萄酿酒中有新物质生成,玻璃破碎只是形状发生变化,酒精挥发是物质状态发生改变,蜡烛熔化是物质的形态发生改变;故选择A。
11.(2021·内蒙古通辽市·中考真题)厨房中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天然气燃烧 B.食品变质
C.活性炭除冰箱异味 D.铁锅生锈
【答案】C
【解析】A、天然气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食品变质,有微生物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除冰箱异味,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D、铁锅生锈有氧化铁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臭豆腐干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臭豆腐干”名日臭,其实不臭,相反有一种独特的香味。下列关于豆腐干的制作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磨豆子 B. 过滤豆浆
C. 豆腐霉变 D. 切豆干
【答案】 C
【解析】A、磨豆子过程中只是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过滤豆浆过程只是将固体与液体分离,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豆腐发生缓慢氧化,发霉变质,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切豆干只是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3.一氧化二氮(N2O)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有甜味的气体
B.微溶于水
C.相同条件下,密度与二氧化碳接近
D.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
【答案】 D
【解析】A、无色有甜味是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B、微溶于水是物理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密度是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D、支持燃烧是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D符合题意;故选D。
14.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 B.甲烷具有可燃性
C.氯化钠是白色固体 D.酒精具有挥发性
【答案】 B
【解析】A、金刚石硬度大,属于物质的硬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甲烷具有可燃性,是通过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表现出来的可燃性,所以甲烷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C、氯化钠是白色固体,属于物质的颜色和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酒精具有挥发性,是由液态变为气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酒精作燃料 B. 石墨作铅笔芯
C. 铁水铸成锅 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 A
【解析】A、酒精作燃料利用其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石墨作铅笔芯是利用其物理性质质软,不符合题意;C、铁水铸成锅是利用其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利用其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 ,不符合题意;故选A。
16.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通电发光发热;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可以导电;⑦天然气易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上述描述中:________是物理变化,________是物理性质;___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___是化学性质。(填序号)
【答案】 ③④;⑥⑧;②⑤;①⑦
【解析】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②钢铁生锈生成了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③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④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⑤煤气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⑥铜可以导电,描述的是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⑦天然气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描述的是物质的颜色,是物理性质。
17.请在下列空格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①物理变化 ②化学变化 ③物理性质 ④化学性质
胆矾是一种蓝色固体________,取些许胆矾固体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________,向内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蓝色沉淀________,胆矾受热容易分解________,在农业上胆矾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答案】 ③;①;②;④
【解析】胆矾是一种蓝色固体,是物质的固有属性,颜色和状态是物理性质,故填③。
胆矾固体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是一个变化过程,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的产生,是物理变化,故填①。
向内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蓝色沉淀,是一个变化过程,该过程有新物质的产生,是化学变化,故填②。胆矾受热容易分解,是物质的固有属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故填④。
18.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和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知识回顾】化学变化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1、都是化学变化;猜想2: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__;手摸烧杯壁有______;蜡烛火焰逐渐__________________。
(2)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
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有_________________感觉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_________变化。
【实验结论】猜想______(填“1”或“2”)正确。
【答案】【知识回顾】有新物质生成;【实验与分析】(1)水珠;发热;变小至熄灭;(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3)发烫;物理;【实验结论】2.
【解析】【知识回顾】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故填:有新物质生成;【实验与分析】(1)蜡烛燃烧放出热量,所以感觉到烧杯的外壁变热;而烧杯内壁产生了水;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故填:水珠;发热;变小至熄灭;(2)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所以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填: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3)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比较通电前后灯丝的变化可以知道灯丝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可以判断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光通电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故填:发烫;物理;【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知道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即猜想2正确.故答案为:2。九年级化学上册链接教材精准变式练(人教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知识点
一 、物质的变化
1、 物理变化:宏观: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微观:构成物质的 。
2、化学变化:宏观: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微观: 。
3、 区 别:化学变化中 ,而物理变化中没有。
4、联 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注意: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
(2)化学变化中的现象: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吸热或放热,发光等。
(3)判断是否为化学变化的 ,而不是现象。
二、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化学性质: 、 、 、 、 、 。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常见物理性质:物质的 、 、 、 、 、 、 、
、 、 、 、 等。
注意:
在描述物质的性质时,一般常用“能”“会”“可以”“容易”“具有”等词,来描述物面具有的能力,状态等,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这是铁的化学性质。
在描述物质的变化时,一般需用“在“变成了“生成了”等问语,来描述一种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过的现象,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了铁锈。
归纳小结
(1)根据关键词判断物理交化:①形状变化:折断、破碎、榨汁、压片、切片等;②状态变化:熔化、凝因、汽化(蒸发、挥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等;③具体现象或工艺;锅妒爆炸、电灯通电发光放热等。
(2)根据关键词判断化学变化:①剧烈的变化:所有物质的燃烧,如蜡烛的燃烧,碳的燃烧、火药爆炸等:②缓慢的变化;粮食酿酒或酸醇、食物变质、铁生锈等:③生命活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化食物等。
易错警示
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键是看变化中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1)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汽车轮胎爆炸、蒸汽锅炉爆炸等为物理变化,而火药爆炸、瓦斯爆炸等属于化学交化。
【教材链接一】教材P10页:1、2题
【答案】1.(1)铁生锈有新物质(Fe2O3)生成,为化学变化;(2)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3)纸张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为化学变化;(4)瓷碗破碎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5)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有新物质(Cu2(OH)2CO3)生成,为化学变化;(6)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7)下雪后天气晴暖,雪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8)在寒冷的冬天向窗玻璃上哈气,会出现一层水雾。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9)以粮食为原料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10)石灰石(或大理石)遇到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2.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是否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如:铁生锈、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物质燃烧、食物腐烂、酿酒、新陈代谢、工业制碱、浓硫酸脱水、石灰浆刷墙,墙面变硬、玩火自焚、烈火焚烧若等闲、用酸除铁锈、烽火戏诸侯、动植物呼吸、中毒和解毒等。
【精准解析】主要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3.水: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液体,常压下熔点为0℃,沸点为100℃;可以作溶剂,可以灭火,可以和CaO、CO2、C等发生反应,可以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H2和O2等,食盐:常温常压下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食盐的主要成分作调味品,腌制食品。能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盐水,工业上用来作原料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和盐酸等,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蔗糖:常温常压下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可以做调味品。铜导线:常温常压下为紫红色固体,密度较大,难溶于水,有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加热可氧化为黑色的CuO,不溶于普通稀酸,可做到导线,器皿,装饰品等。
【精准解析】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变式练习1】(2021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九年级月考)下列物质的变化:①湿衣服晾干、②铁锅生锈、③轮胎爆炸、④镁条燃烧、⑤食物变质、⑥电灯发光、发热六种变化。请你判断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___ 。请你说明判断的依据:_____。
【变式练习2】(2021·山东威海市·九年级期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①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②密度比空气小,③甲烷具有可燃性,④在点燃的条件下,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⑤甲烷可用作燃料,⑥是制造氢气、炭黑等物质的原料,⑦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甲烷由气态变为液态。
(1)用序号填空:描述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描述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描述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描述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描述甲烷用途的是_______。
(2)该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________能。
(3)甲烷可以做燃料,是利用了甲烷__________性,由此可知,性质和用途的关系是________。
1.下列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造纸 B. 剪纸
C. 酿酒 D. 制陶
2.(2021·青海中考真题)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青稞酿酒
C.酒精燃烧 D.钢铁锈蚀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湿衣晒干 B. 粮食酿酒
C. 食物腐败 D. 蜡烛燃烧
4.(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胆矾研碎 B.镁带燃烧
C.水的沸腾 D.石墨导电
5.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
A.化学变化需要加热才能进行,而物理变化不要加热
B.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而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
C.化学变化有发光放热变色而物理变化没有
D.化学变化伴随有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6.(2021·广西梧州市·中考真题)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木棍折断
C.汽油挥发 D.铁锅生锈
7.(2021·广东中考真题)下列成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星火燎原 B.披荆斩棘
C.死灰复燃 D.百炼成钢
8.(2021·海南中考真题)2021年5月29日,搭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成功发射。下列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箭转运 B.总装调试
C.燃料注入 D.点火发射
9.(2021·广西桂林市·中考真题)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
A.纸张燃烧 B.冰雪融化
C.玻璃破碎 D.汽油挥发
10.(2021·吉林长春市·中考真题)生活中充满着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葡萄酿酒 B.玻璃破碎
C.酒精挥发 D.蜡烛熔化
11.(2021·内蒙古通辽市·中考真题)厨房中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天然气燃烧 B.食品变质
C.活性炭除冰箱异味 D.铁锅生锈
12.臭豆腐干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臭豆腐干”名日臭,其实不臭,相反有一种独特的香味。下列关于豆腐干的制作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磨豆子 B. 过滤豆浆
C. 豆腐霉变 D. 切豆干
13.一氧化二氮(N2O)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无色有甜味的气体
B.微溶于水
C.相同条件下,密度与二氧化碳接近
D.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
14.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 B.甲烷具有可燃性
C.氯化钠是白色固体 D.酒精具有挥发性
15.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酒精作燃料 B. 石墨作铅笔芯
C. 铁水铸成锅 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6.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钢铁生锈;③电灯通电发光发热;④冰雪融化;⑤煤气燃烧;⑥铜可以导电;⑦天然气易燃烧;⑧氧化铜是黑色粉末。
上述描述中:________是物理变化,________是物理性质;___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___是化学性质。(填序号)
17.请在下列空格里填上适当的序号:
①物理变化 ②化学变化 ③物理性质 ④化学性质
胆矾是一种蓝色固体________,取些许胆矾固体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________,向内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蓝色沉淀________,胆矾受热容易分解________,在农业上胆矾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18.许多物质燃烧都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王刚同学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王刚和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
【知识回顾】化学变化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1、都是化学变化;猜想2: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__;手摸烧杯壁有______;蜡烛火焰逐渐__________________。
(2)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______。
分析: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通电前 通电中 通电后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有_________________感觉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_________变化。
【实验结论】猜想______(填“1”或“2”)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