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地球和宇宙 单元测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章 地球和宇宙 单元测试(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26 14:5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球和宇宙 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 小题,共 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3分)
1.如图是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动模式图,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主要与图中的哪一运动有关(  )
A.A运动 B.B运动 C.C运动 D.D运动
2.框架图是梳理、归纳科学概念的好方法,下列各框架图错误的是(  )
A. B.
C. D.
3.原定2020年举办的第二十三届夏季奥运会因为新冠疫情将推迟到2021年7月23日(农历六月十四)开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幕式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之间
B.开幕式当天的月相接近满月
C.夏季的台州无台风的影响
D.台州夏至日来临时,地球运动到公转轨道点附近
4.2021年,当地球在丙附近时运动时,下列出现的情况与我国民间的传统风俗相符合的是(  )
A.赏明月,共庆团圆 B.发红包,守岁迎春
C.观花灯,喜闹元宵 D.清明时,踏青插柳
5.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非常壮观,全食时间近7分钟,这也是前后几十年日食中全食最长的一次。请判断该日太阳、地球、月球三者间的位置关系是下列图中(  )
B.
C. D.
6.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这天地球位置处于图中的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7.2021年6月21日(农历五月初一)我国多地可观测到日环食。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  )
A. B. C. D.
8.下图是新冠病毒在显微镜下所成的像。下列是一些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它们的成像原理与图示相同的是(  )
A.日食 B.小猫看镜中的自己
C.杯中“折断”的筷子 D.湖中的倒影
9.关于太阳和月球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是银河系中唯一的恒星
B.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
C.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D.月球表面的亮区是高地
10.在遥远的月球背面,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于2021年2月6日结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唤醒,进入第27月昼工作期。在每次月昼工作期内,地球上肯定观察不到的月相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11.2020年6月21日下午,我国某些地区出现了日环食,如图所示下列各图中的光学现象与日环食原理相同的是( )
A.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B.手影表演
C.水中铅笔
D.露珠下的叶脉
12.如图为我市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分别表示不同节气的正午太阳光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表示春分日正午太阳光线 B.②表示夏至日正午太阳光线
C.①②③的不同与地球自转有关 D.①②③的不同与地球公转有关
13.如图,2021年6月21日,正好是夏至日,中国迎来境内十年来最具观赏性的天文盛宴,横跨一万多公里的日环食带全程可见。嘉兴(120°E,30N°)在这天中(  )
A.月相与正月十五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角是全年最小的
C.月球处在图中7的位置 D.黑夜时间比白昼时间长
14.2021年5月21日早晨,杭州地区天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日偏食景象(如下图)。此时,小明同学将太阳光垂直照射在纸板上一个很小的“△”形孔上,那么在地面形成的是( )
A.“”形 B.“○”形 C.“△”形 D.“”形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15.如图,小科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以电灯为圆心,在桌面上按箭头方向沿虚线平移地球仪,实验模拟某自然现象。
(1)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___________运动。(填“自转”或“公转”)
(2) 要模拟我国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的太阳照射,应把地球仪平移的位置处于图中的___________(选填字母)附近。
1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弧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是晨线。
(2)若图中太阳直射点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则我国此时处于什么节气?___________
(3)下列现象中,主要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___________。
A.地球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B.小明凌晨1点观看美国中午NBA球赛的现场直播
C.海南岛进入春耕时节,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
D.杭州四季分明,夏季白天比冬季长
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以地球___________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2)A、B、C、D四地中,位于晨线上的是___________。
(3)再过6小时,A、C两地中处于黑夜的是___________。
18.2021年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历经23天,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安全着陆。
(1)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安全着陆的地理位置为:42.5°N,111.3°E,请根据如图所示的“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判断: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着陆地在发射地的______方。
(2)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至返回器携带月壤安全着陆的23天中,我们所在的宁波市正午太阳高度角会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如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究器登陆月球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究器登陆火星。
(1)图1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甲、乙、丙、丁中,表示火星的是______。
(2)“天问一号”探究器登陆的“乌托邦平原”面积巨大,是一望无际的乱石荒原,但其形成原因和月球上的______一样,本质上都是陨石坑。
(3)“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前,科学家需要结合火星对探测器的引力大小,确定探测器进入火星上受到的重力大小比在地球上要______。
20.2021年3月10日,本年度首个超级月亮出现在夜空中,吸引了不少天文爱好者争相观看。
(1)当天地球位置更接近图甲中的___________位置。(用图甲中的字母表示)
(2)当晚的月相与图乙最接近,该月相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1.2021年6月2日(农历四月廿二),这一天金华市______(填“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这天的月相接近下图中的______(填字母)。
22.2020 年 7 月 23 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目标是实现着陆火星。
(1)火星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 在如图的太阳系示意图中代表火星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
(2)火星的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自转轴倾角、自转方向、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公转一周约为地球公转时间的两倍。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CO2为主的大气十分薄弱,密度仅为地球大气密度的 1%。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
A.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 B.火星的一天比地球的一天约长一倍
C.在火星上也能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 D.火星表面昼夜温差比地球上大
三、探究题(共5小题,共20分)
(阅读小材料,回答第23—25题)根据我国“风云二号”卫星的实时监测,2001年3月28日17时40分至22时,太阳连续爆发6起中等强度的耀斑,其中19时40分左右和20时20分左右的太阳耀斑持续时间近1个小时。29日17时50分左右,太阳又爆发一次强烈的耀斑,持续时间约1个小时,耀斑喷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暴”几个小时就可抵达近地空间。
本次太阳峰年自1996年8月拉开“序幕”,1999年3月进入极盛期。从理论上说,目前太阳活动已逐渐走下坡路了。但它似乎并不服气,仍不时给地球通信、卫星、电力一点“颜色”看,专家认为这种现象还是正常的。
23.“太阳风暴”对地球的重大影响是
A.给予地球特别多的能量
B.使地球的温度升高很多
C.使地球的降水增加很多
D.产生磁暴现象
24.“耀斑”出现在太阳的
A.核部 B.光球层 C.色球层 D.日冕层
25.根据太阳活动的周期,本次太阳峰年要真正滑入“谷底”,即太阳活动极小年的时间大约是
A.2007年前后 B.2004年前后 C.2001年前后 D.2012年前后
26.今年春分是2021年3月21日(农历己亥年二月十五)。
(1)3月21日地球运行到图甲中的_____位置(填序号,下同)。
(2)3月21日晚上如果天气晴朗的话,看到的月相接近图乙中的_____。
27.今年的六一连接端午,让小伙伴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
(1)读右边的月球运行轨道图,将端午节月球在运行轨道上的大致位置用圆圈画在月球运行的轨道上_______。
(2)指出端午节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上面月相中的哪一个?________。
(3)月球由C处出发,经B、A、D回到C处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月相产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造成的,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读图可知,图中C运动表示公转,故选C。
2.A
【详解】
A、太阳系是银河系一部分,框架图错误;
B、动物的胚胎发育方式有:卵生、胎生、卵胎生,构架图正确;
C、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子房,构架图正确;
D、机械运动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构架图正确。
故选:A。
3.B
【详解】
A、2021年7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6月21日)和赤道(9月23日)之间,所以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b-c之间,故A错误。
B、农历六月十四月相接近满月,故B正确。
C、台州位于浙江临海,夏季多台风,故C错误。
D、台州夏至日来临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球运动到公转轨道b点附近,故D错误。
故选B。
4.A
【详解】
结合图可知,乙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则丙位置为秋分日,丁位置为冬至日,甲位置为春分日。当地球在丙附近时运动时,为秋分日,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在附近,所以赏明月,共庆团圆为当时出现的传统风俗。
故选A。
5.D
【分析】
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
【详解】
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结合图可知,D图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中间,因此D正确。
故选D。
6.B
【分析】
结合图示来看,甲是春分日,时间在3月21日前后;乙是夏至日,时间在6月22日前后;丙是秋分日,时间在9月23日前后;丁是冬至日,时间在12月22日前后。
【详解】
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此时介于夏至日和秋分日之间,也就是轨道图中的乙-丙之间,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
故选B。
7.A
【详解】
农历五月初一,月相为新月,图中A为新月,B为上弦月,C为满月,D为下弦月,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8.C
【详解】
新冠病毒在显微镜下所成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A.日食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B.小猫看镜中的自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杯中“折断”的筷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故C符合题意;
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A
【详解】
A、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银河系中有很多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太阳黑子大小和多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C
【详解】
因为月球是个不发光的球体,只能反射太阳光,我们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在月球背面接受到月球反射的光时,月球暗的一面开始朝向地球,所以在地球上不可能看到满月。
故选C。
11.B
【详解】
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反射光,故A不符合题意;
B.手影表演,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水中铅笔变弯,是光的折射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露珠下的叶脉,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D
【详解】
AB、结合图示来看,图中①表示此地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所以①表示夏至日正午太阳光线,图中②太阳高度居中,表示春分日和秋分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故AB错误。
CD、不同节气太阳高度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导致的,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
A、据题可知,当月亮和太阳处于地球两侧,并且月亮和太阳的黄经相差180度时,从地球上看,此时的月亮最圆,称之为“满月”。此时出现日环食,与正月十五月相不符,故A错误。
B、嘉兴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在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是全年最大,故B错误。
C、如果地球、月球、太阳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日环食就发生了,太阳射出的光线被月球挡住,而在月球的阴影区内,人就不能接受到阳光,所以就无法看到太阳,又因为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与月球到太阳的距离不同,且月球离太阳比月球距离地球大很多所以月球就把太阳遮住,只露出周围一部分,形成日环食,故C正确。
D、夏至日时北半球以北达到一年中白昼最大值,故D错误。
故选C。
14.D
【详解】
当太阳光通过纸板上的“△”小孔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就会形成太阳的像,因此光斑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一样,与孔的形状无关;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像,因此,根据日偏食缺口的方向可知,只有选项D符合实际。
故选D。
15.公转 A
【详解】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可见,该实验能模拟地球的公转运动。
(2)仔细观察地球仪被灯光照亮部分,当地球仪平移图中的A位置附近时,南极全部出现极昼现象,说明是我国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16.ABC 夏至 A,B
【详解】
(1)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即为晨线,ABC是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因此ABC为晨线。
(2)当太阳直射点正好在北回归线上时为我国的夏至日。
(3)A、地球出现昼夜交替现象,这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A符合题意;
B、小明凌晨1点观看美国中午NBA球赛的现场直播,这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时差现象,B符合题意;
C、海南岛进入春耕时节,黑龙江还是一片冰天雪地,这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C不符合题意;
D、杭州四季分明,夏季白天比冬季长,这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17.北 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 A C
【详解】
(1)读图可得,图中所示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此图是以地球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
(2)A、B、C、D四地中,位于晨线上的是A,该点处于黎明时分。
(3)再过6小时,A、C两地中处于黑夜的是C,图中所示该点位于昏线上,此时该点是黄昏时分。
18.东北 变小
【详解】
(1)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五号返回器的地理位置为:42.5°N,111.3°E,在图中太原附近,根据经纬度定向法,可知: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着陆地在发射地的东北方向。
(2)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至返回器携带月壤安全着陆的23天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我们所在的宁波市正午太阳高度角会变小。
19.乙 环形山 小
【详解】
(1)[1]太阳系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乙是火星。
(2)[2]“乌托邦平原”面积巨大,是一望无际的乱石荒原,和月球表面的环形山一样,都是陨石坑。
(3)[3]由图可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地球重力大,所以探测器进入火星上受到的重力大小比在地球上要小。
20.A 满月(望)
【详解】
(1)3月10日地球位置接近3月21日(春分),此时太阳直射赤道,位于图甲中的A位置。
(2)读图可知,图乙中月相为满月。
21.昼长夜短 D
【详解】
春分日为3月21日左右,春分到夏至之间北半球昼长夜短,并且昼在加长夜在缩短, 在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是下弦月,因此当天的月相接近下图中的D下弦月。
22.B ACD
【详解】
(1)太阳系八大行星自内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表示火星的是B。
(2)A、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造成的,火星的自转轴倾角与地球相近,也绕太阳公转,推测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故A正确。
B、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相近,故火星上一天与地球上一天相近,故B错误。
C、火星自西向东自转,太阳东升西落,故C正确。
D、火星以CO2为主的大气十分薄弱,所以会导致昼夜温差比地球大,故D正确。
故选ACD。
23.D
24.C
25.A
【分析】
本题考查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结合材料中信息加以分析,耀斑喷射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太阳风暴”可以抵达近地空间,“太阳风暴”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到达地球的紫外线辐射量增多,故D正确,ABC错误。
24.太阳大气层自理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其中太阳活动的表现在三层中分别是光球层的黑子,色球层的是耀斑,日冕层的是太阳风。“耀斑”出现在太阳的色球层,故C正确,ABD错误。
25.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的周期大约11年。2001年为极大年,所以太阳活动极小年的时间大约是2001年+11/2=2001+5.5=2007年前后。根据太阳活动的周期,本次太阳峰年要真正滑入“谷底”,即太阳活动极小年的时间大约是2007年前后,故A正确,BCD错误。
【点睛】
太阳大气层自理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6.B D
【分析】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详解】
(1)读图可知:图中A位置是冬至日(12月22日),B点为春分(3月21日),C点为夏至(6月22日),D位置是秋分日(9月23日)。
(2)2019 年 3 月 21 日(农历己亥年二月十五)月相是满月,故选择D。
27. D 29.53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内有规律地变化
【详解】
(1)读图可知,图中C为农历初一,B为农历初七、八,A为农历十五、十六,D为农历二十二、三,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月球位于CB之间,靠近C。
(2)月相变化之歌:“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满月初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图A表示下弦月,B表示满月,C表示初七、初八的上弦月,D为初五的峨眉月,故端午节五月初五的月相接近D图;故选:D。
(3)从新月C到满月A再到新月C,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月相是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称呼。随着月球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球位相变化,叫做月相。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内有规律地变化。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