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球和宇宙
一、选择题
1.我们生活中常常都提到像: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影仪投影在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
A.属于实像的是①④ B.属于虚像的是④⑤
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 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⑤
2.下图所示的月相中,表示下弦月的是( )
A. B. C. D.
3.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月全食在北京时间2018年7月28日凌晨发生,很多地方都看到了美丽的红月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月球是属于地月系中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
B.当晚月球位于轨道的 A 点,月相为满月
C.发生月全食时,能看到了美丽的红月亮,是由于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
D.月球上有许多月坑,对表面物体引力较地球小,经常刮风暴
4.3月4日,国家航天局首次公布了由“天问一号”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火星是地球的近邻,研究火星有着重大的意义。如图是宇宙层次结构图,火星正确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
①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②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其形状始终与小孔形状一致
③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
④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
对于这四句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下图是新冠病毒在显微镜下所成的像。下列是一些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它们的成像原理与图示相同的是( )
A.日食 B.小猫看镜中的自己
C.杯中“折断”的筷子 D.湖中的倒影
7.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下到说法正确是( )
A.地球的自转引起昼夜长短变化
B.发生月食时三者位置关系为日-月-地
C.火山和地震属于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D.太阳耀斑的多少和大小往往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8.2021年4月4日(农历二月二十三)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天的月相为,当天下午会出现日月同辉
B.当天地球所处位置在a与b之间,并向b移动
C.接下来的一个月,学校旗杆正午的影子会逐渐变长
D.当地球公转到d点时,北极圈出现极昼
9.“织物版”五星红旗首次在月球成功展示,这是我国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国旗的“独立展示”也标志着月面国旗展示系统圆满成功。虽然只是一面薄薄的国旗,但科技含量十分高,为了能让红旗在月球表面顺利展开,科研队员在设计此红旗的时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月球表面有环形山 B.月球表面温差很大
C.月球表面有很强的电磁辐射 D.月球表面是真空环境
10.人类从未间断过对太阳系的探索。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耀斑爆发常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B.金星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到
C.除地球外,其他行星至今没有发现水 D.土星和木星周围都没有卫星
11.“织物版”五星红旗在月球的展示,体现了很高的科技含量。为了能让红旗在月球表面长时间保存,科研队员在设计时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的是( )
A.月球表面随处可见环形山
B.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
C.月球表面有很强电磁辐射
D.月球表面有紫外线
12.今年,我国实施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如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其中表示火星的是( )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3.2018.7.28(农历十六)凌晨,绣绣在空中看到月食,此时,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是___________(填选项)。在观看月食过程中,看到月球表面有很多阴影,这些阴影是___________即月坑。
14.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如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究器登陆月球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究器登陆火星。
(1)图1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甲、乙、丙、丁中,表示火星的是______。
(2)“天问一号”探究器登陆的“乌托邦平原”面积巨大,是一望无际的乱石荒原,但其形成原因和月球上的______一样,本质上都是陨石坑。
(3)“天问一号探测器登陆前,科学家需要结合火星对探测器的引力大小,确定探测器进入火星上受到的重力大小比在地球上要______。
15.读“太阳系模式示意图”,请回答:
在我国古代,常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在天文学上,金、木、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小行星带两侧的两颗行星分别是___________;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地球两极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③世界许多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与黑子的11年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④一年有四季变化;
⑤地球磁场出现异常,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16.学会像科学家那样分析问题。如图是根据众多科学家多年中所观察太阳黑子数的变化结果所作的曲线。分析曲线特点回答下列问题:
(1)从曲线上看出,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___________,黑子数较少的叫___________。
(2)1855年到2010年中总共出现了___________个太阳活动峰年。据此估算出太阳活动周期约为___________年(保留一位小数)。
(3)国际上规定以1755年起算黑子数的第一周期,推测2022年属于太阳活动周期的第___________周期。
(4)根据统计图信息,我们可以预测下一次的太阳活动峰年大约出现在___________年。
1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自转的周期大约是___________小时,此图是以地球___________极为中心的投影图。
(2)A、B、C、D四地中,处于早晨的是___________地。
18.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学了“小孔成像”的知识后,利用如图甲、乙所示装置进一步探究:
(1)用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拼装在不透明的纸板上,如图甲所示
(2)将“F”字样纸板、带有1个圆形小孔的不透明纸板、半透明塑料板(光屏)依次置于光具座的A、B、C位置,使“F”字样正立面对小孔,如图乙所示
(3)给二极管通电,他随即观察到光屏上呈现出像,如图2所示
(4)然后,他取下带有1个圆形小孔的不透明纸板,依次换上带有4个圆形小孔和带有多个密集圆形小孔的不透明纸板,重复上述实验,他惊奇地发现:前者在光屏上呈现出4个像(如图3所示),后者在光屏上呈现的像不清晰(如图4所示)
图1 带有不同数量圆形小孔的不透明纸板
图2 1个圆形小孔成像图
图3 4个圆形小孔成像图
图4 多个密集圆形小孔成像图
请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现象作出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9.读“太阳系模式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我国古代,常用“金、木、水、火、土”五行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在天文学上,金、木、水、火、土星是距离地球较近的行星。图中表示土星的字母是________。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__________(填序号)。
①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②太阳耀斑增强时,紫外线相对减少
③太阳黑子周期变化对地球的气候、植物有一定的影响
20. 根据光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2018 年 1 月 31 日,发生的“超级月全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阳光照在雪地上时,为什么黑色物体下面的雪会熔化得更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戴上蓝色眼镜,在红色的灯光下行走方便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探究题
21.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圆柱形纸筒做“探究小孔成像规律”的实验,发现像的大小不同,亮度也不一样。
关于像的亮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猜想2: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猜想3:与小孔的大小有关
(1)验证猜想1时,应固定___________的位置,让光屏从图示位置沿纸筒慢慢远离小孔,在这过程中观察光屏上像的亮度。
(2)验证猜想2时,固定蜡烛、小孔和光屏的位置,更换使用如图乙所示的三个小孔进行实验,分别观察比较所成像的亮度。他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
(3)为验证猜想3,固定蜡烛、小孔和光屏位置,只改变圆孔直径,观察现象如表所示。
圆孔的直径/mm 小于1.0 1.0 1.5 2.0 2.5 4.0
像的清晰度 清晰 清晰 清晰 清晰 较模糊 模糊
像的明亮度 逐渐变亮
实验现象表明:在小孔成像清晰时,___________。
试卷第2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A
2.C
3.D
4.C
5.C
6.C
7.C
8.B
9.A
10.B
11.A
12.D
13.B 环形山
14.乙 环形山 小
15.火星和木星 ①③⑤
16.太阳活动峰年 太阳活动谷年 14 11.1 25 2025(左右均可)
17.24 北 A
18.见解析
19.D ①③
20.见解析 见解析 见解析
21.蜡烛和小孔 没有控制小孔的大小相等 见解析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