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6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27 15:0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6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一、选择题
1.利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时,由于电表本身电阻的影响,造成测量结果有误差。现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能较准确地测量Rx的阻值,已知A、B之间的电压U保持不变。当S接通a时,电压表示数为9.6V,电流表示数为0.3A,当S接通b时,电压表示数为12V,电流表示数为0.25A,则待测电阻Rx的阻值为(  )
A.32Ω B.40Ω C.48Ω D.70Ω
2.图甲中当开关S转到2时,电流表和电压表对应的示数是乙图中相对应的a点;当开关S转到1时,两表对应的示数是乙图中相对应的b点。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8V B.R2的阻值为10Ω
C.R1的阻值为20Ω D.S接2时通过R2的电流为0.2A
3.如图所示是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示意图。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它的滑片P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电流表)指针所指示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关于这一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量减小,浮标下降,滑片P移向a,电阻变小,电流变大
B.油量减小,浮标下降,滑片P移向a,电阻变大,电流减小
C.油量增多,浮标上升,滑片P移向b,电阻变大,电流减小
D.油量增多,浮标上升,滑片P移向b,电阻变小,电流减小
4.如图是一种温度测试仪的电路。其中R为热敏元件(用符号表示),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R0为定值电阻。若输出信号的仪表选用电压表或电流表,闭合开关S,当所测物体的温度升高时,要求仪表的示数增大,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①用导线连接a、d,将电压表接在a、b之间
②用导线连接a、d,将电压表接在b、c之间
③用导线连接a、d,将电压表接在a、c之间
④将电流表接在a、d之间
A.①④ B.④ C.②③ D.②④
5.在科学实验时,为了减小误差或寻找普遍规律,经常需要进行多次测量。下列四个实验中,属于为了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①“用刻度尺进行反应快慢的测试”时,重复多次测量;
②“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时,把水换成其它液体,多次测量;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如图所示,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闭合电键前,移动滑片P到最右端是为了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②闭合电键后,移动滑片P的作用是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③闭合电键后,移动滑片P的作用是控制通过电阻的电流保持不变
④闭合电键后,移动滑片P的目的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小娇、小江和小科各自设计了电路图,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并记录了多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其中记录的实验数据与实验电路图不对应的是(  )
A.小娇 B.小江 C.小科 D.都对应
8.科学中常用图像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使研究结果变得直观明了。下列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符合如图关系的是(  )
A.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排开液体质量的关系
B.各种物质的沸点与其所受的气压的关系
C.某一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的关系
D.各种物质的溶解度与其溶液温度的关系
二、填空题
9.如图为某种灯泡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有6只这样的灯泡串联接在电压6V的电压上,通过灯泡的电流为______A;
(2)若把一只这种灯泡与一个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总电流为1.5A,则该电阻的阻值为______Ω。
(3)若把一只这种灯泡与一个电阻串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电流为0.2A,则该电阻的阻值为______。
10.已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Ω。通过的电流为0.5A。则小灯泡发光时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___V。如果电源的电压为32V,为使灯泡正常发光,需要___________联一个___________Ω的电阻。
11.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5欧,R2=15欧。
(1)若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2安,则电源电压是______伏;
(2)若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9安,则通过电阻R3的电流是______安,R3的阻值是______欧。
12.将两个充气后的气球用细线悬挂起来,让它们碰在一起,再用毛织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接触的部分,放开气球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原因是_____。如图,是一种音乐定时播放装置的电路图。其中,“定时开关”到达设定时间会自动断开。请判断:未到达设定时间时,闭合开关S,播放器是否工作?_____(选填“是”或“否”):到达设定时间后,指示灯的亮度会______(选填“变亮”或“变暗”)
1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V,定值电阻R1=1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50Ω。当闭合开关时,滑片P在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 V。
三、探究题
14.朵朵和同学们在做电学实验过程中:
(1)朵朵和同学们经过讨论,依次完成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三次实验电路的设计,如图甲、乙、丙所示。由图甲改进为图乙是为保证实验过程中___________这一因素不变;由图乙改进为图丙是因为使用滑动变阻器既能保护电路,又能通过调节使电阻两端的电压___________(选填“改变”或“保持不变”)。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助朵朵按电路图丙将图丁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_
(3)朵朵连完电路后,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
15.利用如图甲和乙所示的电路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其中R0阻值已知。
(1)补充完整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Rx阻值的方案∶
①闭合S和S2,断开S1,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
②断开S2,闭合S1,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
③未知电阻阻值的表达式为 Rx=___________。
(2)利用图乙所示电路测量Rx阻值,闭合S后,发现电路中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如果R0=10Ω,则Rx=___________Ω。
16.图甲为测量电阻阻值的电路图。实验仪器如下:两节干电池、阻值约为5Ω的待测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
(1)请根据电路图,将图乙中实物连接完整;(________)
(2)如图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自左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的电阻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组号 第 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电压U/V 0.6 1.1 1.8 2.5
电流I/A 0.12 0.22 1.8 0.51
由第1组实验电压和电流数据可算得待测电阻阻值为___________欧;
(4)要较准确得到待测电阻阻值,如何对上表4组数据进行处理:___________。
17.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测量一只灯泡的电阻,部分实验数据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次数 电压表示数/V 电流表示数/A 灯泡亮度
1 1 0.2 较暗
2 2.4 0.3 正常发光
3 6 几乎为0 不发光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所用电源电压约为___________ V。
(2)若某同学手上有A“1.5A 50Ω”和B“2.0A 20Ω”两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上面实验中他所选的滑动变阻器为___________。
(3)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_____Ω。
四、简答题
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6Ω,当开关S闭合时,I=0.8A,I1=0.5A,求R2的电阻值。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设电流表的内阻为当开关S接通a时

当开关S接通b时

由题意可知,电源电压,联立①②可得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故选B。
2.D
【详解】
AC.当开关S转到1时,仅有R1接入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对应图乙b点,则可知电源电压为6V,此时电流为0.6A,则可求R1阻值为
故AC错误;
BD.开关S转到2时,电路为R1与R2串联电路,电压表测R1两端电路,电流表测整体电流,对应图乙a点,则可知此时电路电流为0.2A,R2两端电压为
U2=6V-2V=4V
则可求求R2阻值为
故B错误,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
当油量减小时,浮标位置下降,在杠杆作用下,滑片P向a移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使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故选B。
4.D
【详解】
①②用导线连接a、d时,R与R0串联,由R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可知,当所测物体的温度升高时,R的阻值减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由U=IR可知R0两端的电压增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两端的电压减小,将电压表接在a、b之间时其示数会减小,将电压表接在b、c之间时其示数会增大,故①不符合要求、②符合要求;
③用导线连接a、d,将电压表接在a、c之间时,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则温度变化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③不符合要求;
④将电流表接在a、d之间,由①②的解答可知,当所测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的示数会增大,故④符合要求。
故选D。
5.C
【详解】
①“用刻度尺进行反应快慢的测试”时,重复多次测量,为了减小误差;
②“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相关因素”时,把水换成其它液体,多次测量,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寻找普遍规律;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为了减小误差。
故选C。
6.A
【详解】
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闭合电键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阻值最大位置,即最右端,是为了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故①正确。
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应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一定,所以闭合电键后,移动滑片P的作用是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故②正确。
综上分析,①②正确,答案为A。
7.B
【详解】
A.小娇: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R两端的电压,当电流增大时,由U=IR可知R两端的电压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故二者对应,故A不符合题意;
BD.小江: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当电流增大时,由U=IR可知R两端的电压变大,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减小,故二者不对应,故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C.小科:电阻R和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当电流增大时,电源电压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二者对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A
【详解】
坐标轴为正比例函数,则反应的两物理量应成正比关系;
A.物体所受浮力与其排开液体质量的关系为F浮=G排=m排g,则满足正比关系,故A符合题意;
B.各种物质的沸点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但并不是正比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导体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无关,不满足正比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不同物质受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不同,有些物质如氢氧化钙,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会下降,不一定满足正比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0.2 6 25Ω
【详解】
(1)[1]若有6只这种灯泡串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时,因灯泡的电阻相等且通过的电流相等,由U=IR可知,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U=1V,由图像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A。
(2)[2]若把一只这种灯泡与一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时,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由图像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IL=0.5A,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电阻的电流
IR=I-IL=1.5A-0.5A=1A
则该电阻的阻值
(3)[3]若把一只这种灯泡与一个电阻串联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电流为0.2A,通过灯泡的电流是0.2A,由图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是1V,电阻的阻值
10.10 串 44
【详解】
[1]]由题可知,小灯正常发光时两端的电压
[2][3]如果电源的电压为32V,为使灯泡正常发光,而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10V,则需要另一个用电器分走一部分电压,串联电路分压,所以需要串联一个电阻,所串联的电阻Rx两端电压
通过Rx的电流
Rx的值

11.4 0.1 40
【详解】
(1)[1]开关Sl、S2都断开时,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由I=可得电源的电压
U=I(R1+R2)=0.2A×(5Ω+15Ω)=4V
(2)[2][3]开关Sl、S2都闭合时,R1与R3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电阻R1的电流:
I1===0.8A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通过电阻R3的电流
I3=I′ I1=0.9A 0.8A=0.1A
故R3的电阻为:
R3===40Ω
即R3的电阻为40Ω。
12.两个气球相互排斥 和毛织品相互摩擦的两个气球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否 变暗
【分析】
毛织品摩擦后的气球带负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由图可知当定时开关闭合时播放器被短路,则播放器中没有电流通过;若定时开关断开时,播放器将接在电源两端,由以上原理可知答案。
【详解】
[1][2]因为用毛织品和气球摩擦使气球带上负电,两个气球带有同种电荷,故两气球相互排斥。
[3]由题意可知,闭合开关S,未到达设定时间时,“定时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播放器被短路,则播放器中没有电流通过,播放器不会播放音乐。
[4]由题意可知,到达设定时间,“定时开关”断开,指示灯和“播放器”串联形成通路,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可知,此时的总电阻是变大的,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所以指示灯会变暗。
13.10
【详解】
根据电路图可知,R1和R2串联,电压表测量R2的电压,
当闭合开关时,滑片P在b端时,电路的总电阻为
电路中的电流为
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14.电阻 改变 定值电阻断路
【详解】
(1)[1][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大小不变,由图甲改进为图乙是为保证实验过程中电阻这一因素不变;本实验中,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多次测量,故由图乙改进为图丙是因为使用滑动变阻器既能保护电路,又能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改变。
(2)[3]由图丙知,电路的其它部分已连接,将电压表的负接线柱连接电阻左接线柱即可,如下图所示
(3)[4]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出现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与电源两极相连且正常,因此电路故障为定值电阻断路或定值电阻处接触不良。
15. 40
【详解】
(1)[1]闭合开关S和S2,断开S1,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Rx和R0的总电压,所以U总=U1;闭合开关S和S1,断开S2,则电压表测量R0两端的电压,所以U0=U2;通过Rx的电流
Rx的阻值
Rx=
(2)[2]如图所示:
图中两电阻并联,A2测通过R2的电流IR2,因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A1的示数一定大于A2的示数,又因两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所以A1选大量程、A2选小量程,干路电流IA1与通过R2的电流IR2之比
IA1∶IR2=5∶1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的规律
IA1=IR1+IR2
所以,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
IR1∶IR2=4∶1
根据分流原理,R1与R2的比值为1∶4,若R0=10Ω,则
Rx=4R0=4×10Ω=40Ω
16. 变大 5 去除异常数据后,再求几次电阻值的平均值或第3组数据重新测量后,再求几次电阻值的平均值
【详解】
(1)[1]两节干电池的电压为3V,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
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且电流表串联到电路中,如图所示

(2)[2]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增大,故接入的电阻变大。
(3)[3]由第1组实验电压和电流数据可算得待测电阻阻值为
(4)[4]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所以需要去除异常数据后,再求几次电阻值的平均值。
17.6 A 8
【详解】
(1)[1]分析表中第3次数据:电流表示数为0时,说明电路可能断路,而电压表示数为6V,电压表与电源连接,故所用电源电压约为6V。
(2)[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电压为UL=1V时,通过的电流为IL=0.2A,由欧姆定律得灯此时的电阻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变阻器分得的电压
U滑=U-UL=6V-1V=5V
变阻器的电压为灯电压的倍,根据分压原理,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灯的电阻的5倍,即为25Ω,故选用“1.5A 50Ω”的变阻器A。
(3)[3]由表中数据,根据欧姆定律,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大小
18.10Ω
【详解】
解:由欧姆定律得,R1的电压
U1=I1R1=0.5A×6Ω=3V
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则
U2=U1=3V
R2通过的电流为
I2=I-I1=0.8A-0.5A=0.3A
则R2的电阻值为
答:R2的电阻值为10Ω。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