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地球仪和地图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2 地球仪和地图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27 15:1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 地球仪和地图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地图基本要素的是(  )
A.地图名称 B.比例尺
C.方向 D.图例和注记
2.甲、乙两地附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地( )
A.正南 B.正北 C.正东 D.正西
3.用下列比例尺绘制地图,反映地理事物最简略的是(  )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B.1:10000000
C.一百万分之一 D.
4.读下图,判断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A. B.
C. D.
5.当你在一个陌生城市旅游时,为了获得该城市尽可能详细的信息,则选择的导游图应当是(  )
A.覆盖范围尽可能广的地图 B.世界地图
C.中国地图 D.比例尺尽可能大的地图
6.图中能正确表示柯桥区某地(30°N、120°E)地理位置的区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某城市经纬度分别是北纬30°、西经120°,下面哪幅图是正确的(  )
A.
B.
C.
D.
8.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绘制中国地图比浙江省地图比例尺大,内容较为详细
B.绘制浙江省地图,同中国地图相比范围小了,比例尺大了
C.绘制绍兴市地图时,图的内容较浙江省地图更为简略
D.绘制元培中学地图,比例尺最小,内容最详细
9.要绘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用下列哪个比例尺所表示的范围最大( )
A. B.1:300000
C.1/30000000 D.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00米
10.下面四幅图中,哪一幅的p点位置同时符合在东半球,在北半球,属于低纬地区三个条件( )
A. B.
C. D.
11.如图中的甲、乙两地的方位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在乙的东北方向 ②甲在乙的正北方向
③乙在甲的正南方向 ④乙在甲的西南方向
⑤甲、乙都在西半球 ⑥甲、乙都在东半球
⑦甲、乙都在南半球 ⑧甲、乙都在北半球
A.①③⑤⑦ B.①④⑤⑦ C.②③⑥⑧ D.②④⑥⑧
12.把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
A.本初子午线 B.赤道
C.东经20°、西经160°经线圈 D.西经20°、东经160°经线圈
13.下列各点中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 )
A.西经30°,北纬30° B.西经10°,北纬10°
C.东经170°,南纬30° D.东经175°,北纬10°
二、填空题
14.读下图,回答问题:
(1)①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
(2)②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____半球;
(3)地球仪上①和②点所在的纬线长度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15.读图,根据A、B、C、D、E四点的位置,认真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1)A、C两点属于西半球的是______地。
(2)D点位于E点的______方间,AB两地的距离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D两地的距离。
16.读如图所示的经纬网,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甲地的经纬度:甲:_____
(2)甲地在地理上的_____半球(填“东”或“西”)
17.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点在C点的方位是___________
(2)有关A地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西半球、南半球、中纬度
B.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C.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
D.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三、探究题
18.某轮船从图中港口出发,驶入试航区(虚线范围),进行出海航行试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航区西起()
A.121°48 ' E
B.122°05 ' E
C.122°05 ' W
D.122°22 ' E
(2)试航区位于()
A.低纬度 B.中纬度 C.高纬度 D.西半球
试卷第2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故A符合题意。
2.C
【详解】
根据甲乙两点的经纬度勾画经纬网,同一纬线上的两点是正东正西。在根据甲地、乙地的经度,可判定甲地在乙地的正东方向。
故选C。
3.D
【详解】
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最简略。比较四个比例尺的大小,要化成统一的数字式:
A、1:10000000
B、1:10000000
C、1:1000000
D、1:100000000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由此得知比例尺最小的是D选项1:100000000,故选D。
4.C
【详解】
从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可以看出,C图中经纬度跨越的范围最大,所以比例尺应最小。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5.D
【详解】
在地图所画实际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内容越详细,越适合到陌生城市旅游的人。
故选D。
6.D
【详解】
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读图分析可知,从纬度看,③④符合要求;从经度看,②④符合要求;由此可判定,图中能正确表示柯桥区某地(30°N、120°E)地理位置的区域是④。
故选D。
7.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经度的变化规律是:若数值向东越来越大,则是东经;若数值向西越来越大,则是西经。纬线的变化规律是:若数值向北越来越大,则是北纬;若数值向南越来越大,则是南纬。因此A点的经纬度位置是(30 S,120 W),B点的经纬度位置是(30 N,120 E),C点的经纬度位置是(30 N,120 W),D点的经纬度位置是(30 S,120 E)。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经纬网定位,要求学生识记掌握。
8.B
【详解】
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
A.中国的面积比浙江的范围大,因此其比例尺小,内容简略,故A错误。
B.浙江省比中国的范围小,因此比例尺大,范围小,内容更为详细,故B正确。
C.绍兴市比浙江省范围小,其比例尺大,内容更详细,故C错误。
D.元培中学本部范围最小,因此地图比例尺最大,表示的内容最详细,故D错误。
故选B。
9.C
【详解】
把所有比例尺都转化为数字式比例尺为:A.1:3000000,B.1:300000,C.1:30000000,D.1:3000000;比较题干中的四个选项可得,C.1:30000000的比例尺最小,表示的范围最大,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10.B
【分析】
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详解】
A、A中P点的经纬度是(130°E,20°S),属于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故不符合题意;
B、B中P点的经纬度是(110°E,20°N),属于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地区,故符合题意;
C、C中P点的经纬度是(70°W,20°N),属于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地区,故不符合题意;
D、D中P点的经纬度是(110°W,10°S),属于西半球、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1.B
【分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详解】
图中的140°、150°、160°,度数超过90°,可判定为经度,而且经度数向西增大的是西经,所以甲点经度是150°W,乙点经度是160°W;甲、乙两点都位于西半球。就东西方向来说,甲点在乙点的东方。与140°W、150°W、160°W三条经线垂直相交的10°、20°、30°是纬线的度数,且纬度数向南增大是南纬,所以甲点的纬度是20°S、乙点的纬度是30°S;甲、乙两点都位于南半球;就南北方向来说,甲点在乙点的北方。综合判定甲点在乙点的东北方向,乙点在甲点的西南方向。题目中①④⑤⑦的说法正确,故B正确。
【点睛】
掌握经纬网的判读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2.D
【详解】
把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的两条经线是20°W和160°E,自20°W向东到160°E之间为东半球,自20°W向西到160°E之间为西半球。故选D。
13.B
【分析】
【详解】
我们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划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A、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B、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C、位于西半球、南半球;
D、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故选B。
14.10°N,90°W 西 相等
【详解】
(1)由图可知,①点的经纬度是10°N,90°W。
(2)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②点的经度为110°W,因此②点位于东西半球的西半球。
(3)在地球仪上纬度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故①和②点所在的纬线长度相等。
15.A 东南 大于
【分析】
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
【详解】
(1)读图可知,A点的经纬度是175°E,23°N;B点的经纬度是15°W,70°S。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因此属于西半球的是A点。
(2)纬度向南增加为南半球,因此D位于E的南方,D又位于E的东边,因此D点位于E点的东南方向。纬度越高,纬线圈越短,通过的经度间隔,AB两地纬度低,因此AB两地的距离大于CD两地的距离。
16.175°E,10°S 西
【详解】
(1)[1]甲点的经纬度为(175°E,10°S)
(2)[2]根据经纬网判断,西半球的范围为160°E→180°→20°W之间,甲地在西半球。
17.正西 C
【详解】
(1)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知AB点在C点的正西方向。
(2)由图可知,A点经纬度为(80°E,10°S),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可知A位于东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所以A点为与南半球,0-30°为低纬度地区,故C符合题意。
18.(1)B (2)B
【详解】
(1)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读图可知:试航区西起122°05 ' E,东到122°22 ' E,故B符合题意。
(2)试航区西起122°05 ' E,东到122°22 ' E,位于东半球;试航区纬度位于38°39′——39°01′,属于中纬度地区,故B符合题意。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