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S-32,K-39,Ca-40,Ba-137,
Cu-64,Fe-56,Cl-35.5,Mn-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8分)
1.2011年3月日本福岛大地震引起的核泄漏污染物中包含等放射性同位素。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53 B.中子数为53 C.质子数为131 D.中子数为131
2.“高钙牛奶”、“含氟牙膏”、“铁强化酱油”等商品名称中的“钙”、“氟”、“铁”指的是
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氧化物
3.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CO2 B.HCl C.NaOH D.NaCl
4.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Na2O+H2O2NaOH B.CaCO3CaO+CO2↑
C.Fe2O3+3CO2Fe+3CO2 D.NaOH+HClNaCl+H2O
5.下列物质所对应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烧碱——Ca(OH)2 B.胆矾——CuSO4
C.过氧化钠——Na2O D.石膏——CaSO4·2H2O
6.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l2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能与Fe单质反应生成FeCl3
B.工业上常用H2和Cl2直接化合的方法生产氯化氢以制得盐酸
C.实验室常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以避免污染
D.氯水中真正起漂白、杀菌、消毒作用的微粒是其中的Cl2分子
7.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中,正确的是
A.将NaOH溶液储 B.检验试液中 C.干燥SO2气体 D.收集HCl气体
存在玻璃滴瓶中 的存在
8.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Cu2+、OH- B.H+、Cl-、ClO- C.Fe3+、Cl-、 D.Na+、Ba2+、
9.配制100 mL 0.100 mol/L Na2CO3溶液时,有下列步骤:
①溶解 ②转移 ③定容 ④计算 ⑤称量,正确的顺序为
A.⑤④①②③ B.⑤④②①③ C.④⑤①②③ D.④③⑤①②
10.下列实验方法或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用焰色反应即可鉴别NaCl、KC1和Na2SO4三种物质
B.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Fe3+
C.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a2SO4浓溶液,可使蛋白质因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D.用含NaOH的Cu(OH)2悬浊液检验病人尿样中葡萄糖的含量是否偏高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2CO3水溶液呈碱性,所以其热溶液可以除去物品表面的油污
B.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颗粒并沉降,因而具有净水作用
C.SO2与某些有色物质反应生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因而不能用于漂白纸浆
D.镁合金密度较小,硬度和强度较大,因而被大量用于制造火箭、导弹和飞机的部件
12.下列实验会产生所描述现象的是
A.将Na2CO3粉末加入新制饱和氯水中,有气体产生
B.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C.将铜片加入浓硫酸中加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D.将少量新制氯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14,振荡、静置后有紫色沉淀析出
13.下面关于金属钠的描述正确的是
A、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不能以游离态存在 B、钠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C、钠很软,在新材料领域没有用途 D、将一小块钠投入水中时,立即放出氧气
14. 向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注入约五分之一的下列液体并轻轻振荡,观察到的
现象记录如图所示,判断瓶中注入的液体是
A、AgNO3溶液 B、NaOH溶液 C、水 D、KBr溶液
15. 为了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FeCl3,最好的方法是向此溶液中
A、通入氯气 B、加入Zn C、加入Fe D、加入Cu
16.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2H++CO32- ==CO2(+H2O
B、铁和稀硫酸反应:Fe+2H+ ==H2(+Fe3+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Fe3++3OH-==Fe(OH)3(
D、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OH- +HCO3- ==CO32- +H2O
17.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18.用一定量的铁与足量的稀H2SO4及足量的CuO制成单质铜,有人设计以下两种方案:①FeH2Cu ②CuOCuSO4Cu若按实验原则进行操作,则两者制得单质铜的量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①多 B.②多 C.相等 D.无法判断
19.有关0.1 mol·L-1 NaOH 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1L该溶液中含有NaOH 4 g B.100 ml该溶液中含有OH- 0.1mol
C.从1L该溶液中取出100 mL,所取出的NaOH溶液的浓度为0.01 mol·L-1
D.在1L水中溶解4g NaOH即可配制得0.1 mol·L-1 NaOH 溶液
20.三聚氰胺,分子式C3H6N6 。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基本有机化工中间产品。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有毒的三鹿牌奶粉就是因为其牛奶和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以提升食品检测中的蛋白质含量指标。 下列关于三聚氰胺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三聚氰胺之所以被不法分子加入奶粉中,就是因为其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原因。
B.三聚氰胺的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4
C.每摩尔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原子个数为15NA(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的值)
D.三聚氰胺的摩尔质量为126
21.向一定量的Cu、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300 mL 1 mol/L的HCl溶液,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所得溶
液中加入KSCN溶液后无红色出现,若用过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固体的质量减少了
A.6.4 g B.4.8 g C.2.4 g D.1.6 g
22.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5.6 L N2中含有n个氮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一定为4n
B.4.6 g Na与100 mL含0.1 mol HCl的盐酸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C.14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总数为0.5NA
D.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A
23.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50mL盐酸
50mL盐酸
50mL盐酸
m(混合物)
9.2g
15.7g
27.6g
VCO2(标况)
2.24L
3.36L
3.36L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L
B.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C.向50mL盐酸中加入混合物27.6g时,盐酸过量
D.15.7g混合物能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24.在制作印刷电路板的过程中常利用FeCl3溶液与Cu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2FeCl3+Cu2FeCl2+CuCl2。现向FeCl3溶液中加入a g Cu粉,完全溶解后,
再加入b g Fe粉,充分反应后尚有c g残余固体。若c<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残余固体全部是Cu B.残余固体可能为Fe和Cu的混合物
C.最后得到的溶液可能含有Fe3+ D.残余固体是Fe,溶液中一定不含Cu2+
《化学与生活》模块
25.某日某地区的空气质量报告如下表:
污染物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可吸入颗粒物
污染指数
76
55
63
根据报告,你认为该地区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可吸入颗粒物 D.硫和氮的氧化物
26.下列水处理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明矾作混凝剂,使水中的悬浮颗粒沉降 B.利用液氯、臭氧等作为消毒剂,杀灭水中的细菌
C.利用熟石灰中和轧钢厂排放的酸性废水 D.利用增加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来提高水中的溶解氧
27.某同学为探究黄瓜汁长期放置后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分别向盛有等体积淀粉-碘溶液的两烧杯中滴加新鲜黄瓜汁和久置黄瓜汁,并记录使淀粉-碘溶液蓝色刚好褪去时所滴加的黄瓜汁的滴数,结果如下表(维生素C能使淀粉-碘溶液褪色)。该实验说明
黄瓜汁
新鲜的
久置的
滴数
15
30
A.黄瓜汁中的维生素C具有氧化性 B.新鲜黄瓜汁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
C.久置黄瓜汁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 D.两者的维生素C含量一样高
28.下列有关常见洗涤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肥皂在任何水质的水中使用,效果相同 B.不同性质的化学洗涤剂不宜混合使用
C.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水温越高效果越好
D.洗涤剂洗涤过程中产生的泡沫越多,去污效果肯定越好
2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碘酒、双氧水是常用的消毒剂
B.若皮肤不慎接触敌敌畏或甲胺磷,应立即用食醋浓溶液擦洗
C.常见染发剂有植物染发剂、无机染发剂和合成染发剂等三大类
D.施用含氮、磷、钾等元素的复合肥料,有利于植物更好地生长
30.微量元素对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以下不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A.N B.Zn C.Fe D.I
31.合理处理生活垃圾,既有利于节约资源,也保护了人类生存的环境。下列做法不属于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是
A.用垃圾生产沼气 B.集中在露天焚烧垃圾
C.用热裂解法将聚乙烯等废塑料转化成不含硫的可燃物
D.回收废旧玻璃,生产玻璃纤维、玻璃马赛克等建筑材料
32.下列物质中,常用作食品加工疏松剂的是
A.亚硝酸钠 B.氯化钠 C.碳酸氢钠 D.苯甲酸钠
33.如图所示,a、b两只锥形瓶中分别盛放空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用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瓶口,将它们并排放在实验桌上,底部各放一块黑色纸板。在锥形瓶上方用功率为100W的白炽灯均匀地照射,观察两瓶中温度计的读数。正确的现象是
A.两只锥形瓶中温度都没有变化 B.a瓶中温度上升比b瓶中快
C.b瓶中温度上升比a瓶中快 D.两只锥形瓶中温度上升一样快
34.下列药物及其类别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胃得乐(主要为碳酸镁)——抗酸药 B.复方氢氧化铝——抗生素
C.阿司匹林——解热镇痛药 D.磺胺类药物——合成抗菌药
二.填空题(本题有3小题,共14分)
35.[4分](1)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写出氧化铜溶解于稀硫酸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
36.[6分]已知甲、乙、丙、丁4种物质均含有常见金属元素A,其中甲为红棕色粉末。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转化过程中部分产物未标出),
(1)A的元素符号为 ▲ ;甲的化学式为 ▲ 。
(2)写出丙溶液和乙反应生成丁的化学方程式 ▲ 。
37.[4分]2011年11月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F”遥八运载火箭将“神舟八号”飞船送入太空预定轨道,两天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成功对接。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是长征系列火箭的常规推进剂。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偏二甲肼(C2H8N2)与四氧化二氮(N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2H8N2+2N2O43N2+2X+4H2O
则X的化学式为 ▲ (选填下列选项的编号字母)。
A.O2 B.CO2 C.H2
(2)1 g液态偏二甲肼与足量的液态四氧化二氮完全反应生成气态产物,放出Q kJ热量,则相同条件下0.1 mol偏二甲肼发生该反应能放出的热量为 ▲ kJ(选填下列编号字母)。
A.6Q B.30Q C.60Q
三、简答题(本题有2小题,共12分)
38.[6分]有如图所示A~F六种仪器:
(1)写出仪器名称:A ▲ ,D ▲ ,
(2)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溶液,需用37%的浓盐酸4.5 mL。取用4.5 mL盐酸时,需要用到右图仪器中的F和 ▲ (填编号)。
(3)下列实验操作中用到仪器E的是 ▲ (选填下列选项的编号字母)。
a.分离水和CC14的混合物 b.分离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c.分离水和泥砂的混合物
39.[6分]工业上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往往含有碳酸氢钠和氯化钠。
(1)若用加热的方法检验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碳酸氢钠,应选用A、B、C三套装置中的 ▲ 。
(2)写出将碳酸钠溶液与足量盐酸混合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 ▲ ,
(3)下列有关检验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氯化钠杂质的实验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 。
A.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再加人足量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然后滴加几滴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样品中含有氯化钠杂质
B.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然后滴加几滴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样品中含有氯化钠杂质
C.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硝酸至不再产生气泡,然后滴加几滴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样品中含有氯化钠杂质
四、计算题(本题6分)
40、 实验室也可用KMnO4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
完成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
(2)若反应中有0.5 mol电子转移,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 ▲ mol
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 ▲ g.
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文科期中
化 学 答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8分)
请答在填图卡上
二.填空题(本题共14分)
题号
答 案
35
(1)
(2)
36
(1)A的元素符号: ;甲:
(2)化学方程式
37
(1)
(2)
三.简答题(本题共12分)
38
(1) ; 。
(2)
(3)
39
(1)
(2)
(3)
四.计算题(本题6分)
40. (1)氧化剂是______ ,还原产物是_____ 。
(2)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 mol
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