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语文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 (阅读题 70分)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习近平指出,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要加强引导、因地制宜、持续推进,把工作做细做实,持之以恒抓下去。要开展广泛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有效的督促引导,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习近平十分关心垃圾分类工作。2016年12月,他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强调要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习近平还多次实地了解基层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情况,并对这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摘编自新华社《习近平: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材料二
随着各大城市接连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国已经逐步迈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垃圾分类新政策,不仅意味着新的生活方式,也意味着新的市场。数据显示,2019年8月注册成立的垃圾分类企业就达到1004家,上百个垃圾分类应用一夜之间上线。
但有人欢喜有人忧。一边是新企业大量涌入这片财富新“蓝海”,而另一边,该领域的先行者“小黄狗”公司却传出了财务危机。那么,该如何看待垃圾分类行业的发展前景呢?
首先要有产业链思维。纵观生活垃圾的“一生”,至少包含以下几个环节:分类,投放,运输,处理,再生(包括回收、焚烧、填埋)。每个环节都是一个大市场,需要企业找准用户痛点、找到市场切入点。
在分类环节,各大城市出台相关条例,就是把分类环节固定在了居民家里。这首先将带来垃圾桶的需求上涨。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将产生大量对垃圾分类知识的需求,这就给“垃圾识别”等辅助类小程序的开发带来了市场。
在投放环节,虽然长期存在着“拾荒者+废品收购站”的回收体系,但由于覆盖不全面、沟通成本高,大部分城市居民更多时候还是直接面对小区垃圾桶,形成“居民—垃圾桶—拾荒者—废品站”的链条。但在这一链条中产生的收益并未反馈到居民手中,许多企业正是看准这一点,找到了自己的切入点。比如推出街头自动回收机,居民投入可回收品后可以即时返现,“小黄狗”就是代表。又或者提出免费上门回收服务,“爱回收”就是典型。这一环节也是目前企业涌入最多的。
然而,这种模式本质上未改变原有的回收形态,只是替代了废品收购站、拾荒者的环节。同时这些企业大多只涉及可回收垃圾,但这部分垃圾在垃圾总量中占比可能不到10%,剩下约90%无回收价值的生活垃圾,其清扫、收集、转运更值得关注。
尤其是运输环节。早有不少网友反映,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分好类的垃圾,却被垃圾运输车“一锅烩”,是对自己垃圾分类信念最大的打击。因此,做好垃圾分类运输,不仅事关垃圾回收的效率,也事关人们对政策的信心。
在处理环节,则是设备生产商与数字化改造的机遇。比如阿里正在与相关设备企业合作,开发人工智能垃圾焚烧炉,减少人工干预的次数,提高垃圾处理设备的效率,微软也在尝试通过添加传感器装置,对现有垃圾桶进行低成本改造,同时实现垃圾数据采集,通过云端建立个人信用及奖励机制。
其次,垃圾再生环节应该是行业大力发展的重点。在产业链条中,下游企业是上游企业的客户,利润也从产业下游向上游传导。比如,用“湿垃圾”焚烧发电,就把一部分电力收益转移到了垃圾分类产业;用餐厨垃圾作为饲料喂养虫子,就能把养殖行业的利益链接入垃圾分类产业。
未来,这样的垃圾“再资源化”的路径和企业应该越来越多。只有下游企业发展壮大,上游企业才能“有利可图”,才能让垃圾分类产业良性运转起来,摆脱“投资人钱花完就关门”或靠政府“输血续命”的困境。
(摘编自韩维正《垃圾分类要有产业链思维》)
材料三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开始施行,如今已有4个多月。记者从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获悉,2019年以来,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好于预期。全市1.2万余个居住区达标率已由2018年底的15%提升到目前的90%。此外,统计数据显示,至10月底,全市可回收物回收量较2018年10月增长4.6倍,湿垃圾分出量增长1倍,干垃圾处置量减少33%,有害垃圾分出量较2018年日均增长9倍多。
上海绿化市容局表示,下一步,本市将立足常态管理,健全长效机制。同时,高标准推进示范街镇创建工作,确保年底实现达标街镇在70%以上,示范街镇达到50%的任务目标。
(摘编自栾晓娜《上海垃圾分类成效如何?可回收物比一年前增长4.6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垃圾分类,顾名思义,就是要把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这虽是小事,但对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有着重大意义。
B.随着中国逐步迈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一些新企业开始涌入这个新兴市场抢占商机,而先行者“小黄狗”公司却出现了财务危机。
C.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是去做街头自动回收机或免费上门回收服务,这有效改变了过去长期存在的“拾荒者+废品收购站”的回收体系。
D.上海市立足常态管理,健全长效机制,自《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4个多月来,该市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显著,可回收物大幅增长。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垃圾分类工作,不仅实地了解,而且为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这些指示高屋建瓴,为垃圾分类工作指明了方向。
B.垃圾分类对于市民来说是新的生活方式,而对于企业来说则意味着新的机遇和市场,当然这个市场也隐藏着风险,企业也可能存在危机。
C.做好垃圾分类运输,不再将人们辛苦分好类的垃圾“一锅烩”于垃圾运输车,这就可以提高垃圾回收效率,解决人们对政策的信心问题。
D.从垃圾分类行业的发展前景来看,再生环节应是发展的重点,因为只有发展壮大垃圾分类下游企业,才能让垃圾分类产业良性运转起来。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
A.“垃圾分类应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 系统。”
B.“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 制度。”
C.“目前上海市已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13998个、中转站181个、大型集散场9个。”
D.“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对于提升人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如何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夏天的玫瑰
史铁生
①雨中的黄昏,很静。郊外的土路又细又长。
②远处的村落里,大喇叭唱着。“夏天最后的一朵玫瑰,还在孤独地开放。”这是一支洋歌。老头儿在竹竿的顶端罩了一把雨伞。每逢雨天他就这样。那只纸叠的小风车儿在灰暗的雨伞下面默默地转着,就像那支歌。
③他抱着那只刚买来的铜牛,拄着一支木拐,慢慢地走着。那铜牛不轻。他不时停下脚步,用衣袖擦去溅在牛身上的雨点。他每天都要到城里去卖小风车儿,每天都这个时候回来。牛身上布满了粗糙的气孔、绿锈和凹凸不平的铸痕,老头儿总觉得那是些伤疤。他早就想买这只牛,牛的高高隆起的肩峰一直吸引着他。吸引他的还有牛的四条结实的腿和牛的向前冲去的姿势。今天总算把它买回来了,老头儿很高兴。
④可他一觉得高兴,就又想起了那个孩子。
⑤那孩子可真倒霉,刚生下来就这么倒霉!“百分之九十五的可能是残废”,好几个大夫都这么说。唉,可怎么好……老头儿想着,看了看天.
⑥老头儿又走了一会儿,然后在路边的土埂上坐下来,把铜牛放在并拢的双腿上。他拍拍牛的结实的脊背,对自己说:“别像个老傻瓜似的胡思乱想了。”“也别净替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瞎操心了。”他又劝自己忘掉那个不幸的孩子。他出神地看着那只青铜的公牛,真佩服它有那么一身漂亮的肌肉。
⑦小风车儿像一团红色的雾,在他白发苍苍的头顶上。空旷的田野上空,光是飘着雨。“所有她可爱的伴侣,都已凋谢死亡,再也没有一朵鲜花,陪伴在她的身旁……”隐隐约约还可以听到村子里的喇叭声。放广播的准是个年轻人。
⑧这歌倒是像唱着老头儿的身世。
⑨他就靠卖这种纸叠的小玩意儿为生,干不了别的了,老了,而且两条腿的下半截都是假的。晚上,他在灯下把一张张红红绿绿的电光纸裁开,叠成一个个四角的小风车儿,再用大头针把它们钉到白天捡回来的冰棍棍儿上去。他喜欢喝酒,喜欢一边做着小风车儿一边喝酒。他一边咂摸着酒,一边欣赏着那些小风车儿,吹吹这个,吹吹那个,看看它们是不是都转得很好。
⑩他希望孩子们可别有哪一个将来要得“脉管炎”,这些欢笑着的小脸儿可别有一天要变得悲伤。他默默地为孩子们祈祷。他的腿,一条是在二十岁的时候锯掉的,另一条是在三十多岁,都是因为“脉管炎”。
雨悄声地飘洒着,“沙沙沙”地落在田野上、土路上和老头儿的雨伞上。他的背驼得很厉害,蓝布褂子的背部让太阳晒得发了白。他的头发也全是白的。竹竿上那只红色的小风车儿显得很鲜艳。老头儿一直看着那只青铜的公牛。吸引他的还有那对犄角,象一张弓,尖利的两端向前弯去,向前直冲。“真横!”老头儿握住牛的犄角:“老虎又怎么着?老虎也未必经得住它这一下子。”
老头儿在土埂上坐了很久,撅起来的后衣襟被雨水打湿了。“那对儿小夫妻不听我的,依我说就别再抢救那孩子了。当然啦,谁舍得自个儿的孩子呢?可舍不得他,是为了让他来受罪吗?让人看不起?”他叨叨咕咕地跟自己说着。
他让自己不去想这些事,又欣赏起他的铜牛来。他想买这只牛已经很久了。
有一天,他忽然发现了这只青铜的公牛。它站在橱窗里,梗着脖子,四只蹄子紧紧地抠在地上,身体的重心全移到了高高隆起的厚实的肩峰上,低着头,两只犄角像是两把挥舞着的尖刀。老头儿愣住了,被牛的骄蛮的姿态吸引住了。牛身上每一块绷紧的肌肉都流露出勃勃的生气和力量,每一条涨鼓的血管都充满了固执和自信,每一根鲜明的骨头都显示着野性的凶猛,使人想到一只被它顶死的老虎,想到它被老虎咬伤的地方淌着粘稠的鲜血,想到它冲向对手时发出的暴怒的咆哮,想到它踏在老虎尸体上时那傲视一切的眼神,它晃着那对刀一样的犄角,喷着粗气,在荒野上飞奔狂跳……他望着那只牛,沉静了多年的血液又在身体里动荡、奔突。老头儿忽然明白了,他常常在梦中看见而醒来又变得模糊的那个形象,正是这样一只牛……
天黑了,雨仍然没停。远远地看见了一片灯光,他走到了三岔路口。一条路是通向他的小屋的,另一条通向那所产院。老头儿又想起了那个倒霉的孩子。
“他们还在抢救他呢,”老头儿说。他又在路边的土埂上坐下,犹豫着该不该再去跟那对年轻的父母说说。
“……我不愿看你继续痛苦、孤独地留在枝头上……我把你那芬芳的花瓣,轻轻散布在花坛上……”
老头儿也快会唱这支歌了。
一列客车隆隆地开过,车窗里的灯光照亮了那只小风车儿。小风车儿在夜风里转着,像一团红色的雾,像一朵玫瑰。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小说中多次出现“雨伞”“小风车”“那支歌”,让老头儿凄惨的生活有了诗意,丰富了小说的内蕴。
B.小说中的“岔路口”,既是现实中的路口,更是老人迷茫、忧虑心情的写照,突出老人对孩子命运的担忧。
C.虽然老头儿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现状堪忧,但他却时时关心那个“倒霉的孩子”,更加突出老人的善良。
D.老头儿从开始听“夏日的玫瑰”这支歌到后来快会唱,体现出歌曲对老人的感染力,也暗示老人想早日得到解脱。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小说中关于雨和土路的描写,衬托出老头儿的孤寂、凄凉的心境和生活的艰辛,奠定了小说的感情基调。
B.第段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和细节描写,将铜牛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语言富有张力。
C.小说运用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来叙写老头儿对残疾新生儿命运的关心,表现出老头儿淳良的本性。
D.小说对铜牛进行了细致地描写,而对老人的经历、孩子的病情等内容几笔带过。详略得当,主次适宜。
8.小说以“夏天的玫瑰”为题,有什么妙处?(4分)
9.小说为什么不吝笔墨来写铜牛?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0~14题
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父莫豆干,以贵著勋,追赠柱国大将军、安平郡公。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正光末,破六汗拔陵①围夏州,刺史源子雍婴城固守,以贵为统军救之。前后数十战,军中咸服其勇。后送子雍还,贼帅薛崇礼等处处屯聚,出兵邀截,贵每奋击,辄破之。除武骑常侍。又从子雍讨葛荣,军败奔邺,为荣所围。贼屡来攻,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然凶徒实繁,围久不解。贵乃于地道潜出,北见尔朱荣,陈贼兵势,荣深纳之。因从荣擒葛荣于滏口,加别将。贵率乡兵从尔朱荣焚河桥,力战有功。加征虏将军,封革融县侯,邑一千户。除郢州刺史。师还。魏文帝在天游园,以金卮置侯②上,命公卿射中者,即以赐之。贵一发而中。帝笑曰:“由基③之妙,正当尔耳。”进开府仪同三司。魏废帝二年,授大都督、兴西益等六州诸军事、兴州刺史。先是兴州氐反,自贵至州,人情稍定。贵表请于梁州置屯田,数州丰足。三年,诏贵代尉迟迥镇蜀。时隆州人开府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等攻围隆州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除都督益潼等八州诸军事、益州刺史,加授小司徒。先是蜀人多劫盗,贵乃召任侠杰健者,署为游军二十四部,令其督捕,由是颇息。孝闵帝践阼,进位柱国,拜御正中大夫。武成初,与贺兰祥讨吐谷浑。军还,进封许国公,邑万户。贵好音乐,耽弈棋,留连不倦。然好施爱士,时人颇以此称之。保定之末,使突厥迎皇后。天和二年,还至张掖,薨。赠太傅,谥曰穆。
(节选自《周书》)
【注】①破六汗拔陵:北魏孝明帝时期六镇之乱的领导人。②侯:箭靶。③由基:养由基,春秋时著名神射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时隆州人开府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等攻围隆州/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B.时隆州人开府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等攻围隆州/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C.时隆州人开府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等攻围隆州/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D.时隆州人开府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等攻围隆州/州人李祏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令击祏/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博士,秦汉时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后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除,任命官职。古代表示“授官”的词语还有辟、察、荐、举、授、起、征、放等。
C.“阼”是宫殿大堂前的台阶,古时封建帝王登阼阶以主持祭祀。“践阼”在文中指新君登临帝位。
D.古时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称“薨”。此称也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及所生育的皇子、公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宇文贵少有大志。他跟老师学习时曾感叹应提剑纵马征战来博取封侯,不能像先生—样当博士。
B.宇文贵箭术神妙。他曾一箭射中了放在箭靶上的金酒杯,魏文帝称赞他箭术的神妙和养由基相当。
C.宇文贵善于治民。他在蜀地为官时,曾招募勇士负责搜捕劫犯盗贼,当地的治安状况由此好转。
D.宇文贵屡立战功。他因生擒葛荣被朝廷赐封地,讨伐吐谷浑有功,爵位升为许国公,封地一万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然凶徒实繁,围久不解。(4分)
(2)自贵至州,人情稍定。贵表请于梁州置屯田,数州丰足。(4分)
14.本文中的宇文贵在战场上不仅有勇还有谋,请联系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宇文贵的谋略体现在哪些地方。(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赠别徐侃
安凤
一自离乡国,十年在咸秦。
泣尽卞和血,不逢一故人。
今日旧友别,羞此漂泊身。
离情吟诗处,麻衣掩泪频。
泪别各分袂,且及来年春。
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诗歌善用数字传情,首联“十”字渲染离乡之久,第二联“一”字渲染孤独之深。
B.第三联直抒胸臆,“羞”字既写出诗人处境的窘迫,也暗含对旧友显贵的艳羡。
C.“麻衣掩泪频”这一典型细节刻画出诗人寒士形象,也饱含诗人送别的无限情意。
D.此诗语言平实质朴,都是沉痛语,诗人先写十年身世,为后面的别离更添酸辛。
16.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孔子在《述而》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江上水汽弥漫,无边无际的江水和远方天际相接之景。
(3)杜牧《阿房宫赋》中,作者认为,使“六国足以拒秦”的前提条件是“ ”,而历史悲剧总是重演,正是因为“ ”。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病毒与人类的亲密关系源远流长。自从有了人类,流行病便与之如影随形。随着与黑猩猩的分手,人类近三分之一的蛋白质适应演化均是由病毒驱动引起的,因而背后的真正推手是自然选择。在人类演化过程中,当瘟疫出现时,被病毒袭击的宿主,要么因产生抗体得以适应而生存下来,要么死亡乃至灭绝。( )如果宿主灭亡了,除非病毒立即找到新宿主,否则便与原来的宿主同归于尽了。显然,这无异于自杀。因此,一方面病毒不得不减弱毒性;另一方面宿主的免疫系统也会全面反击病毒的侵害。
人体蛋白质有许多功能,有时只要对其性状与组成进行细微的调整,就可击败病毒。有意思的是,最近研究表明,不仅免疫系统的细胞蛋白质有免疫功能,而且几乎所有细胞的蛋白质在接触病毒时,都能参加抗疫战斗!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但宿主灭亡了,其实就病毒来说并非好事。
B.但宿主的灭亡,对病毒来说其实并非好事。
C.其实就病毒来说并非好事,因为宿主的灭亡。
D.对病毒来说其实并非好事,因为宿主灭亡了。
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微博作者橙子辅导在《词话之间》一文提出了“境界”说,并将其区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前者重虚构,后者重写实。艺术中确实可作如此区分,但这并非东西方艺术的区别,中国文艺有此区别, ① 。
更进一步考察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实际情形,那么可以明显看出, ② ,更注重形体的准确,也更追求色彩和质地的真实感。无论是因为绘画材料和专业技术的发展,还是因为采用科学方法、利用透视和明暗关系,西方画的写实程度一般来说都超过中国画。如果说真实表现自然意味着“无我”的客观主义,那么西方风景画逼真再现自然,岂非更近于“无我之境”?
③ ,中国画很早就强调意、气、神,也就是中国人的主观意念,而不注重形似。苏轼诗里的名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最能代表传统文人画的观念。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6分)
①
②
③
22.请对上述三段文字的内容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齐国有个人,没有谋生的手段,每天只靠乞讨度日。这时,有个姓田的马医因活太多,忙不过来,需要找一个帮手。这个乞丐便请求在马厩里给马医打打杂工,以此换取一日三餐。这样,他再也不用沿街乞讨了,因而干活也格外卖力。可是,有人在一旁取笑他:“马医本来就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职业,而你却去给马医打杂,这不是你的莫大的耻辱吗?”这个昔日的乞丐平静地回答:“依我看,天下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寄生虫,靠乞讨度日。用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这又怎么能说是耻辱呢?”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A(3分)
C(3分)
A(3分)
4.(4分)①纵向论证。文章从“各大城市接连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谈起,在简要分析之后,从两个不同角度详细论证“如何看待垃圾分类行业的发展前景”。②运用了大量的事实论证。比如,在论证处理环节时,就以阿里和微软为例,说服力强。③辩证思维。文章没有一味地肯定或否定,而是一分为二地展开论证。阐述投放环节时,在承认企业的做法时,又指出其中的不足。(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满分4分)
5.(6分)①国家层面,高度重视,正面宣传,正确引导,有效督促,建立垃圾处理系统,形成垃圾分类制度。②个人层面,转变思维,应认识到垃圾分类是新时尚,并积极践行垃圾分类,养成垃圾分类习惯。③企业层面,应有产业链思维,大力发展垃圾再生环节行业。④相关管理部门,立足常态管理,健全长效机制。(每点1分)(每点3分,共6分)
6. D(3分)(暗示老人渴望得到关爱)
7. A(3分)
8.(4分)(1)运用双关:表层意指的是歌名,深层意指的是老头儿孤独凄楚的境遇和善良美好的内心。
(2)歌曲在文中先后几次出现,有串连故事情节的作用。
(3)标题暗示了老人顽强的生命力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彰显主题。
(每条2分,答出两条即可得4分)
9.(6分)(1)铜牛的粗糙、布满伤痕的外形象征着老头儿凄苦、坎坷的人生境遇;铜牛的勇猛、力量、冲劲暗喻老头儿坚韧、顽强。
(2)小说写了老头儿对铜牛的喜爱、铜牛对老头儿的吸引、老头儿攒钱买下铜牛等内容,推动情节发展。
(3)小说借描写铜牛来褒扬一种虽有残疾却依然坚韧、顽强的生命状态,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每条2分,共6分)
C(3分)
B(3分)
D(3分)
13.(8分)(1)宇文贵每次都用绳子拴住自己吊下城去迎战,敌军没有谁敢抵挡他的锐气而与他交锋。然而凶恶的暴徒实在太多了,被围困了很久都不能解围。(得分点:“缒”,用绳子拴住吊下城去;“当”,抵挡;“解”,解围,解困。每点1分,句意通顺1分。)
(2)自从宇文贵来到兴州,人心才逐渐安定。宇文贵呈上奏章请求让士兵在梁州垦荒种地,结果几个州的粮食都十分充足。(得分点:“人情”,人心;“表”,名词作动词,呈上奏章;“屯田”,让士兵垦荒种地。每点1分,句意通顺1分。)
14.(3分)在攻打葛荣时,宇文贵的大军被包围,很久都不能突围。于是,宇文贵从地道偷偷跑了出去向北方的尔朱荣求援。宇文贵向尔朱荣陈述了贼军的兵力情况,并向尔朱荣提出建议,尔朱荣采纳了他的建议,最终生擒葛荣,获得了胜利。(意思对即可得)
15.B(3分)
16.(6分)①漂泊的愁苦,离乡十年,羁旅长安;②怀才不遇的悲哀与孤独:遭际如卞和怀和氏璧而无识得璧玉者;③无所作为而面对朋友的羞愧;④与朋友分别的不舍;⑤对未来的希冀。(每点2分,任答3点6分)
17.(6分)
(1)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2)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3)使六国各爱其人,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18.B(3分)
19.B(3分)
20.自从与黑猩猩分手以来,人类近三分之一的蛋白质适应演化均由病毒驱动,而背后的真正推手是自然选择。(3分)
21.(6分)①西方文艺也不例外;②西方绘画更为写实;③与此相较。(每处2分,共6分)
22.(5分)西方绘画写实并不意味着“无我之境”,中国画也不注重形似,因此“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不是中西艺术的区别。(5分)
四、作文(60分)
23.【写作提示】
当前,我国的扶贫工作取得重大胜利。扶贫工作曾是我党及政府核心的工作之一。为促进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巩固贫困户的脱贫成果,必须由“输血”转变为“造血”。这就要求贫困户的百姓,积极主动地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基于这样的考虑,本则材料用历史寓言故事的方式,表达了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双手勤劳致富的道理。若写成议论文,就要以自力更生、勤劳致富为立意,充分展开议论;若写成记叙文,宜于故事中表达此类主旨。
【评分细则】
说明∶1.切入点(起评分)∶48分;2.没有题目扣2分,3.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4.错别字每处扣1分,重复出现不计,最多扣3分。
等级 类别 一等 (20—17分) 二等 (16—12分) 三等 (11—7分) 四等 (6—0分)
内容20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明确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达20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流畅 字体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特征20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点深刻 个别细节例子很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略显个性
无标题、错别字多、字数不足、标点错误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