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灯笼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04 灯笼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24 21:33:1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3张PPT)
十五夜观灯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神龛( )
司马懿( )
幽悄( )
霍骠姚( )
锵然( )
斡旋( )
褪色( )
思慕( )
kān

qiǎo
piào
qiāng
wò xuán
tuì

piào
biāo
懿旨
骠勇
骠悍
黄骠马
马前卒
熙熙然
不甚了然

biāo 膘肥体壮
◆多音字
( )挑担
( )挑拨

tiāo
tiǎo
( )答卷
( )卷起

juàn
juǎn
◆词语解释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斡旋:调解周旋。
静穆:安静而严肃。
思慕:怀念;追慕。
怅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
领域:从事一种专门活动或事业的范围、部类或部门。
褪色:比喻某种情景、意识、本色等逐渐淡漠以至忘记。
熙熙然:温和欢乐的样子。
暖融融:形容温暖宜人;温暖舒适。
马前卒:比喻没有目的地为人奔走效力的人。
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统编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反复朗读,理解“灯笼”所体现出的深刻的文化内涵。
2、品味作者典雅的语言特点,学会化诗入文使文章更加典雅。
3、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吴伯箫,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中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教育家。
吴伯箫有一个写作习惯,就是一般不即兴成文,而是积累了一段时间的感情之后,再回过头来,追述从前的经历。因此,他的散文在平淡的叙述下蕴藏着深厚的情感。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引申出深刻的内涵。




本文选自《吴伯箫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略有改动。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内形势严峻,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其妄想吞并中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另一方面,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坚定,老百姓要求抗日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写下了散文《灯笼》,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保家卫国的情怀和时代担当。




定义 特点
线索 分类 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
形散:取材广泛自由,写作手法不拘一格
神聚:表达主题明确集中
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变化
叙事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
散文
形散神聚
一、说灯笼缘
默读课文1-2段,说一说我与灯笼的缘分(记忆)有哪些?
真的,
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
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抢答:与灯笼结的缘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下面的句子中。
A.谈吐 B.声音 C.犬吠 D.私语 E.嚷嚷
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 ),村中老头呵狗的( );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 );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 )。坡野里想起跳跳的磷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 )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
C
B
D
A
E
二、说灯笼缘
细读3-11段,圈点勾画相关内容,思考:
围绕“灯笼”作者具体写了哪些事?灯笼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段落 与灯笼有关的事件 灯笼中寄寓的情感
3
4-5
6 乡情民俗淳朴给人温暖
7 乡情民俗风貌
8 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 感慨岁月沧桑
9 文化的雅致
10 宫灯的联想 感受到朝代更替变迁
11 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
二、忆灯笼事
挑着灯笼,迎回祖父
祖父的慈爱
接过纱灯,上下灯学
母子情深
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
元宵节,跟着龙灯跑个半夜
在纱灯上描红
做“马前卒”的誓愿
三、明灯笼情
朗读12段,结合写作背景,议一议:
“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文末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慨?
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 “九一八”的炮火击破了无数文人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于是,他坚持业余写作,舒解一腔积郁。他在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
变诗朗读
你听,
正萧萧班马鸣也,
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唉,
壮,
于今灯笼又不够了。
应该数火把,
数探海灯,
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12段 明灯笼情
变诗朗读
你听,
正萧萧班马鸣也,
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唉,
壮,
于今灯笼又不够了。
应该数火把,
数探海灯,
数燎原的一把烈火!
12段 明灯笼情
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他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成果丰硕,一生作品200多篇。他的散文特点一是:从“一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入挖掘,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引出深刻内涵。二是“对于字句间颇费心思”“好锻炼文字”,语言典雅有味。
12段 明灯笼情
化诗入文
朗读下面的语句,说说化用了哪些古诗文。
(1)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
(2)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的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
(3)最壮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
(4)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四、学《灯笼》法
四、学《灯笼》法
化诗入文
朗读下面的语句,说说化用了哪些古诗文。
(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杜牧)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孟郊《游子吟》)
(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4)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结合文章,理解“雪夜入蔡,与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这句话的含义。
李愬、蒙恬等昔日大将以智慧和勇气抗击敌寇,保家卫国,其英雄事迹与日月同辉,激励着后人,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英雄的敬慕之情。




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怎样的观点态度。
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引发了作者热切希望能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的愿望;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希望,作者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引出话题——喜欢灯笼
回忆往事
抒发情怀——保家卫国
灯笼
提灯迎祖父
上下灯学
想象宫灯
乡俗还愿挂红灯
元宵观灯、猜灯谜
族姊远嫁
纱灯描红
挑灯看剑
喜爱灯笼
家国情怀




引出话题——喜欢灯笼
回忆往事
抒发情怀——保家卫国
灯笼
提灯迎祖父
上下灯学
想象宫灯
乡俗还愿挂红灯
元宵观灯、猜灯谜
族姊远嫁
纱灯描红
挑灯看剑
喜爱灯笼
家国情怀




1.以小见大
文中的“灯笼”是作者早年乡村生活中的微小事物,作者描写的祖父、母亲也是微末之人,记述的事件也都是细碎之事,在细小的事物中作者抒写了自己细微的情感。作者从小处写起,小中见大,由一家一村延及天下,由一时一事延及历史,由个人延及社会。最后所述国家之事、所述壮烈之情,才是作者真正的写作主旨。
2.双线并行
本文依据标题“灯笼”聚合各种材料,所有细小事件无不与“灯笼”相关,“灯笼”是明线。情感是课文的暗藏线索,作者依据情感线索安排材料次序,恰当地谋篇布局。每一次叙述都联结着情感的表达,作者对大部分段落中描写的早年乡村生活充满深情,延伸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表达激情,文末则表现出最高亢、最激越的感情。
五、学以致用
文章第2段,作者描写了提起灯笼让他想起的各种声音。请运用积累的古诗词,化诗入文,写一写自己记忆中的某一物件。
示例:提起蒲葵扇,就会想起盛夏里清风半夜的鸣蝉,乡野一片的蛙声;就会想起小院里外婆慈祥的目光,两鬓间的汗水;想起弄清影的舞步,祖孙凝望星空的双眸……
提起 ,就会想起 ;就会想起 ;想起 ;




有关“灯笼”的诗文妙句
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
(唐·张萧远《观灯》)
蓟门看火树,疑是烛龙燃。
(唐·孟浩然《同张将蓟门观灯》)
建元看别上元灯,处处回廊斗火层。珠玉乱抛高殿佛,绮罗深拜远山僧。
(唐·章碣《上元夜建元寺观灯呈智通上人》)
灯花助春意,舞绶织欢心。
(唐·羊士谔《上元日紫极宫门观州民然灯张乐》)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吴伯箫的创作道路。
课外阅读吴伯箫的其他散文,感受其散文的写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