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时2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人教版)
生活中常见的盐
氯化钠
NaCl
碳酸钠
Na2CO3
高锰酸钾
KMnO4
碳酸钙
CaCO3
碳酸氢钠
NaHCO3
碳酸盐
碳酸钠(Na2CO3)
纯碱
苏打
【俗称】
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水溶液呈碱性,是盐不是碱
用途:常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碳酸钠的用途
玻璃
造纸
纺织
洗涤剂
碳酸氢钠(NaHCO3)
小苏打
【俗称】
能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水溶液为弱碱性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碳酸氢钠的用途
1.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2.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但患有胃穿孔的病人不宜服用,NaHCO3与胃酸反应产生CO2气体,会使病情加重。
碳酸钙(CaCO3)
石灰石
大理石
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物质
珊瑚石
水垢
珍珠
贝壳
鸡蛋壳
钟乳石
补钙剂
摩擦剂
碳酸钙的用途
建筑材料
物质 碳酸钠(Na2CO3) 碳酸氢钠(NaHCO3) 碳酸钙(CaCO3)
俗称 纯碱、苏打 小苏打 /
物理性质 白色粉末状固体, 易溶于水 白色粉末状固体, 能溶于水 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用途 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用作补钙剂、建筑材料,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总结】
CaCO3 + 2HCl == CaCl2 + H2CO3
H2CO3 == H2O + CO2↑
碳酸钙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交流讨论: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一下Na2CO3和NaHCO3能否与稀盐酸反应?如果能反应,它们又会生成什么物质?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实验探究——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与稀盐酸的反应
0.5g碳酸钠粉末
(或碳酸氢钠粉末)
2mL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碳酸钠+盐酸 碳酸氢钠+盐酸
现象
分析
迅速反应,生成大量气体,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更迅速,生成气体更多,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氯化钠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氯化钠
①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②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实验记录】
化学方程式:
同质量的碳酸氢钠、碳酸钠与同样的盐酸反应,碳酸氢钠要比碳酸钠反应更快、产生气体更多。
检验原理:组成里含有CO32-(或HCO3- )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利用此反应可以检验盐的组成中是否含有CO32-(或HCO3- )。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CO32-(或HCO3- )的检验
检验试剂: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检验方法:取少量盐的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盐的样品中含有CO32-(或HCO3- )。
CO32-(或HCO3- )的检验
实验探究——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实验 现象
实验 分析
化学 方程式
Na2CO3+Ca(OH)2 == CaCO3↓+2NaOH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难溶于水,故溶液中出现浑浊(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出现浑浊(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CO2↑
NaHCO3 + HCl == NaCl + H2O+CO2↑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H2CO3
交流讨论:观察下列这些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复分解反应:在溶液中,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
+
AB + CD → AD + CB
复分解反应
特点:“互交换,价不变”。
复分解反应:在溶液中,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科普视频:交换舞伴的化学反应
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物种类 生成物种类 反应表达式 实例
化合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 一种 A+B+ →X 2Mg+O2 === 2MgO
分解反应 一种 两种或两种以上 X→A+B+ 2H2O2 === 2H2O+O2↑
置换反应 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 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 A+BC→B+AC Zn+2HCl == ZnCl2+H2↑
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 两种化合物 AB+CD→AD+CB NaOH+HCl == NaCl+H2O
点燃
MnO2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比较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 -- 侯德榜
20世纪20年代,突破氨碱法制碱技术的奥秘,主持建成亚洲第一座纯碱厂;
30年代,领导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兼产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铵的联合企业;
40~50年代,又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
并使之在60年代实现了工业化和大面积推广。
侯氏制碱法
拓展: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
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
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
CaCO3 + H2O + CO2 == Ca(HCO3) 2。
石灰岩地区若长期被含有二氧化碳的水侵蚀,就形成了溶洞。
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释放出二氧化碳:
Ca(HCO3)2 == CaCO3↓+ H2O + CO2↑。
石灰岩溶洞里奇特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就是这样形成的。
课堂小结
1.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
2.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
3.碳酸钙:CaCO3,是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4.化学性质:
(1)Na2CO3+2HCl=2NaCl+CO2↑+H2O
(2)NaHCO3+HCl=NaCl+CO2↑+H2O
(3)Na2CO3+Ca(OH)2=CaCO3↓+2NaOH
5. CO32-(或HCO3- )的检验。
6.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1.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
A.氯化钠 食盐 NaCl
B.碳酸钠 纯碱 NaCO3
C.氢氧化钙 生石灰 Ca(OH)2
D.碳酸氢钠 苏打 NaHCO3
课堂练习
A
2.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引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 )
A.NaOH B.NaHCO3
C.Ca(OH)2 D.NaCl
B
3.下列关于碳酸钙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B.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制取 CO2
C.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D.石灰浆粉刷墙壁,“出汗”后变成碳酸钙
B
4.下列试剂能用于检验CO32-的是( )
A.稀硫酸 B.食盐水
C.澄清石灰水 D.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D
通入澄清
石灰水
5.某同学在自己家厨房中找到一种白色粉末,将其带到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所示:
对此粉末的成分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粉末一定是碳酸钠
B.该粉末一定是碳酸氢钠
C.该粉末一定是氯化钠
D.该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D
白色粉末
加入水
无色溶液
加入盐酸
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白色沉淀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