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套娃、图片,联系生活举例,初步感受放大与缩小,结合放大与缩小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学生在给原图片找放大与缩小后的图片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放大与缩小的意义,体会图形在放大与缩小的过程中,大小变了,形状不变。
3.学生尝试独立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几何图形放大或缩小,在操作中探究出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掌握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边的比值不变的规律,进一步理解图形在放大与缩小的过程中大小变了,形状不变。
4.学生在练习中抓住放大与缩小的本质属性,将简单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推广到多边形和不规则图形中,体会图形的相似。
学情分析
学生已认识了比的意义以及相关平面图形的知识。具有学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基本知识。并且具有生活中的放大、缩小的感性认识,认为图形由小到大视作放大,由大变小视为缩小,但与数学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要求每条对应边按相等的比来变化有很大的差距。放大与缩小的现象生活中不少见,因此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不会太难,在按照一定的比将图形放大或缩小时,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学会如何按照要求进行放大或缩小。
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将图形放大和缩小的方法。
难点:
体会在放大与缩小过程中新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边的比值不变的规律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生活引入
出示套娃
提问:从整体上观察这两个套娃,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板书: 形状
大小
演示:如果,以这个小套娃为原型,称这个大套娃是小套娃放大得到的,反过来还可以怎样说?
板书:放大
缩小
生活中像这样放大和缩小的例子还有很多。
教师课件出示生活图片。
提问:你能选择一幅图片说一说,这种现象是把物体放大还是把物体缩小了吗?
提问: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过渡:生活中有这么多放大和缩小的现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放大和缩小。
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自主参与探究新知
一、明晰概念
出示青蛙图片
提问:你认为哪幅图是A 放大后的图,为什么?(一生回答)
谁的看法和他一样?(2、3名生回答)
B呢,C呢?
小结:比原图大,但形状要和原图一样,这才是将原图放大后的图。
提问:如果以D为原图,哪幅图又是D缩小后的图呢?你是怎么想的?谁的看法和他一样?(2、3名生回答)
提问:结合刚才的选择,谁来说一说什么是放大,什么是缩小?
小结: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发现在放大和缩小中,仅仅是图形的大小变了,而形状是不变的。我们就用同学们发现的这条重要规律将图形进行放大和缩小。
板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探究方法
1.探究图形的放大
课件出示图形
要求:请你任意选择一个图形,按2:1画出这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问: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学生画图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学生作品,每种图形各展示两份,一对一错。
展示正方形一对一错的作业。
提问:大家认为哪幅是正方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学生选择。
你是怎么做的?
先让画图正确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做法。(原来正方形的边长是3,按21进行放大,就是把原来正方形的边长扩大2倍,画出边长是6的正方形,就是将正方形按21进行放大)
引导:哪条边是原来正方形的2倍?(学生将每一条边都对应着说一说,明晰放大后的正方形每一条边都是原来边长的2倍)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放大后的正方形与原正方形对应的每一条边的比都是是21,正方形被放大了,但形状并没改变)
教师:哦,将正方形按21放大,就是将正方形的每条边长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正方形与原正方形对应的每一条边的比都是是21,正方形被放大了,但形状一点也没改变,你的发现真了不起。
再问错了的同学:听了xx的介绍,你知道自己哪出错了吗?
做错了的同学分析作图错误的原因。
展示长方形的作品。
提问:你是怎样做的?
长方形的同学讲解:原来长方形的长是6,宽是3,按21进行放大,就是把原来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扩大2倍,画出长是12,宽是6的长方形,就是将长方形按21进行放大
教师:哪条边是原来边的2倍?(生指着每一条都说一说,再次明晰放大后的长方形的与原长方形对应的每一条边的比都是21)
提问:比较这两个长方形,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被放大了,但形状并没改变)
评价:你和xx发现了同样的规律,图形被放大了,但形状不变。
展示三角形的作品。
三角形的同学讲解:原来三角形的底是6,高是3,按21进行放大,就是把原来三角形的底和高都扩大2倍,画出底是12,高是6的长方形,就是将三角形按21进行放大
教师:哪条边是原来边的2倍?(生指着每一条都说一说,再次明晰放大后的三角形的与原三角形对应的每一条边的比都是21,学生指到斜边是原三角形斜边的2倍时。)
提问:斜边也是原三角形斜边的2倍吗?请你想办法证明。
教师:请刚才选择放大三角形的同学就近讨论证明方法。没有画三角形放大图形的同学,先画出放大的图形,再进行证明。
展示证明方法。当学生出现量一量的方法时,评价:你能利用尺子进行测量,认真、严谨,了不起。当学生出现推理的方法时,评价:你能借助辅助线进行推理,方法独特,太了不起了。
小结:无论是测量还是推理,我们都再次证明了将图形按相同的比放大,就是将图形的每一条边都放大相同的倍数。
教师板书:每一条边 按相同比
教师:就请你按照这样的方法将另外没放大的图形进行放大。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巡视采样。展示优秀作品,学生评赏。
2.探究图形的缩小。
教师:请你将这些放大了的图形按照13进行缩小,缩小后和同桌交流,自己是怎样做的,发现了什么?
学生画图,交流。
教师巡视,采样。展示两幅缩小的作品,请同学谈自己是怎样做的,发现了什么。
小结:再将图形按13进行缩小时,就是将原图形的各边都缩小到原来的 ,缩小后的图形的与原图形每条边对应的比都是13。
板书:缩小
课件演示放大与缩小的全过程。讲解:对图形进行按21放大时,我们在将图形的每一条边都放大了2倍,得到了放大后的图形。将放大后的图形按13进行缩小时,我们又将每一条边都缩小到了它的 ,得到了缩小后的图形。认真观察这些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图形在放大和缩小的过程中,大小变了,形状不变。
板书:大小变了 形状不变
活动3【活动】实践操作
教师:同学们能自己动手,动脑,发现图形的大与缩小的方法和规律,我们就用同学们的发现,将这个平行四边形按21进行放大,说一说应该怎样做。
学生回答:把平行四边形的每一条边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
教师演示:把每一条边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在画图时改变边与边的夹角。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变了。
提问:每一条边都放大到了原来的2倍,为什么形状还变了呢?
学生观察回答:边与边的角度变了,所以图形的形状也变了。
教师:在将图形放大或缩小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把边放大或缩小的过程中角度不能变。
教师:将平行四边形放大时,怎样做就能保证角度不变?
学生: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放大到原来的2倍,就能将平行四边形按21放大了。
活动4【练习】巩固练习
教师:请大家按照这样的方法。在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这三个图形中任选一个,按自己选定的比进行放大或缩小。
学生自选图形,自己定比,进行放大或缩小。教师巡视,采样,展示。
课件出示不规则图形,如果请你将这些图形放大或缩小,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将这些图形的每一条边都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角度不能变。
活动5【作业】独立作业
自己设计一个平面图形,选择一个合适的比将图形放大或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