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训练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训练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word版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4 22:44: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单元测试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酸奶 B.豆浆
C.玉米糊 D.汽水
2.能将不饱和KCl溶液变为饱和KCl溶液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加水
C.加KCl固体 D.倒出部分溶液
3.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应选用进行对照实验的两个装置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4.下列洗涤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C.用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盐酸清洗水壶的水垢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盐酸中溶质是食盐
B.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C.饱和溶液升温后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D.加入糖溶解后,糖水的下半部分比上半部分甜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是吸热过程
B.乙醇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C.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
D.氯化钠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7.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
B.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
C.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
D.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
8.要使图示装置中的小气球在一段时间内变瘪,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锌和稀盐酸 ②硝酸铵和水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铁和食盐水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9.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
A.加少量氯化钠固体 B.加少量硝酸钾固体
C.略降低温度 D.室温时蒸发少量水
10.化学知识中有很多“相等”,下列关于“相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食盐加入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的食盐和水的总质量一定相等
B.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表示曲线所代表的物质的溶液在对应温度下质量一定相等
C.将两种液体混合,混合后的体积与混合前两种液体体积之和一定相等
D.加水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11.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 g
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t1 ℃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
D.t2 ℃时,将150 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有20 g固体析出
12.t ℃时,根据某固体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关系绘制成如图所示斜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
B.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N点所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10%
D.图中4个点所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N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3.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中有一段儿童团员潘冬子给红军送盐的故事。冬子开始把食盐装在竹筒中,打算扮作上山砍柴的人将食盐送给红军。途中发现敌人盘查严格,冬子急中生智跑到河边,把竹筒里的食盐全部溶成盐水,再用棉袄吸收,最终顺利地将食盐送给了红军。
(1)从微观角度分析,氯化钠是由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从元素角度分析,氯化钠溶液中+1价的元素有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从盐水中重新得到食盐固体,需进行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
(3)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假设冬子的竹筒中有358 g氯化钠,10 ℃时最少需用________g水溶解。
(4)氯化钠在生活中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
14.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医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溶剂是_________。
(2)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清洗油腻的餐具,是利用洗涤剂的_________(选填“乳化”或“溶解”)功能。
(3)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5.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实验室常用的溶剂。
(1)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含氮物质进入水中会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是指________(填字母)。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3)在某温度下,分别向盛有等质量蒸馏水的两烧杯中逐渐加入固体溶质甲和乙,图中x表示所加固体的质量,y表示溶液中溶质与水的质量比。a点对应的乙物质的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温度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16.水是生产、生活及实验室中经常用到的物质。
(1)人们常用 鉴别软水、硬水。
(2)配制一瓶符合如图1所示规格的氯化钠溶液,某同学量取水时,如果按照图2的方法读数,则所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若用15%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如图1所示规格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17.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 。
(2)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分别为 g。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 (填“左”或“右”)盘。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 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6)把50 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 g。
18.某实验小组如图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图甲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
①溶解 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 ③称量 ④计算
(3)按实验要求,图甲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 。
(4)小婧按图乙的操作称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 。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 g。
(5)小民所取蒸镏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约为1g/cm3) 。
四、综合应用题(共12分)
19. 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25 g该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盛有146 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62.2 g。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至0.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6DCCCBC 7-12AAADDD
二、填空题
13.(1)离子 Na、H  (2)蒸发 (3)1 000  (4)作调味品(合理即可)
14. 水 乳化 煮沸
15. (1)加热煮沸 (2)C (3)饱和 50
16. (1)肥皂水 (2)偏小 (3)470
三、实验探究题
17. (1)量筒
(2)42.5
(3)左
(4)搅拌,加快溶解的速率
(5)AB
(6)100
18. (1)烧杯
(2)④③①②
(3) 玻璃棒
⑷左盘应放食盐右盘放砝码
⑸18%
四、综合应用题
19. 解:(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减少的是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故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 g+146 g-162.2 g=8.8 g。
(2)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X y     8.8 g
=  x=20 g
=  y=22.2 g
故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0%。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0 g+146 g-8.8 g=157.2 g。
故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4.1%。
答:(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 g;(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