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物态变化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八章物态变化 同步练习 2021-2022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五四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4 22:2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八章物态变化鲁科版(五四学制)物理九年级下册练习(4)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滑雪场地,需要造雪机进行人工造雪。造雪机的工作原理是:水在专用喷嘴里由高压空气分割成微小的粒子再被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在落到地面以前就能变成雪花,如图所示。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最主要物态变化是(  )
A.凝固 B.凝华 C.升华 D.液化
2.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前只需观察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不需要观察量程
B.测量热水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壁,温度计示数偏小
C.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应立即读数
D.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不需要与温度计内液面齐平
3.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象征了温度的变化,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如图所示是小强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时的情景,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疫情防控期间,戴眼镜的人戴上口罩呼吸时,镜片常会蒙上一层“水雾”。与镜片上“水雾”形成过程相同的自然现象是(  )
A.霜打枝头 B.冰雪消融 C.草叶露珠 D.滴水成冰
5.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
A.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 B.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8℃的液体也能发生汽化现象
B.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C.烧水时常看到的“白气”,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
D.寒冷的冬夜,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窗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7.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1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A.冰全部熔化
B.冰有少部分熔化
C.水有少部分凝固
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8.下列温度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正确的是( )
A.洗热水澡时感觉舒适的水温约60oC B.中学生的正常体温是40 oC
C.顺昌10月份的平均气温约20 oC D.水不可能在96 oC时沸腾
9.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的冰块多些,乙盆里的冰块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两盆水里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那么(  )
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高
B.两盆水的温度相等
C.乙盆水的温度可能比甲盆水的温度高
D.不能确定,必须用温度计测量后才能知道
10.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梅雨季节,地板湿润甚至出现小水珠
B.寒冷的早晨,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C.洒在地上的水干了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
11.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雨是水汽化形成 B.露是水液化形成
C.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 D.雪是水蒸气凝固形成
12.南平的冬天,一些地方最低气温可以达到(  )
A.-30℃ B.-10℃ C.10℃ D.30℃
13.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变化,下列有关水的物态变化中,吸放热情况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露润绿叶 B.融雪涨江
C.雾绕险峰 D.枝头凝霜
二、填空题
14.如图所示,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_____℃,量程是______℃,图示的示数是______℃;体温计是利用______原理制作的。其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的“缩口”的功效是:体温计离开被测人体后,其示数将______。(选填“保持不变”或“下降”)
15.小花在手背上擦酒精后,随着酒精的___________,擦酒精的位置会感到凉。这是因为液体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__,致使液体及与液体接触的物体温度下降。
16.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携带“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火星。火星极地附近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该过程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日常生活中常常利用干冰来保鲜食品,这是因为干冰在常温下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
17.如图所示,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___℃。
18.常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___________ 条件下,用___________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瓶里的。
19.为了保证祝融号火星车安全度过漫漫寒夜,科学家想到一种利用物质相变(即物态变化)吸收太阳能的巧妙方法。在火星车顶部设计了一个集热窗的装置,里面装有正十一烷,其熔点为-26℃,白天,火星表面温度可升高至35℃,这种物质会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液态;夜间,火星表面温度会下降到-60℃以下,这种物质会______热量而变成固态。
20.2020年11月30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四周年纪念日。“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的谚语“霜降有霜,米谷满仓”中的霜的形成是 _____现象;“小寒冻土,大寒冻河”,河水结冰是 _____现象。
三、实验题
21.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t/℃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 99
(1)如图所示,小华在实验中使用温度计时,不当之处是:___________(写出一处即可);
(2)其中水沸腾时的气泡现象如图中的___________图所描述一样(选填“A”或“B”)。
(3)图是实验过程某一时刻的温度,此时水温是_______℃。因此,此时的大气压应该是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22.小莱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他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冰属于 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在第6分钟时,处于 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3.(1)图a是小明、小红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他们所用器材的规格和水的质量相同。将水加热相同时间后停止加热。图b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______℃,因为此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小红把水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较长的原因是______;
(2)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取走酒精灯,小明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热水中(如图c),“根据温度计A和B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d),由图像可知,在第7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在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______(选填“继续”、“停止”或“无法判断”),因为______。
试卷第2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1页
参考答案
1.A
2.D
3.D
4.C
5.B
6.D
7.C
8.C
9.B
10.A
11.C
12.B
13.B
14.0.1 35~42 37.6 液体热胀冷缩 保持不变
15.蒸发 吸收热量
16.凝华 放出 升华
17.﹣6
18.常温 压缩体积
19.熔化 放出
20.凝华 凝固
21.读数时俯视 A 98 低于
22.晶体 固液共存
23.99 小于 小红实验所用热水的初温较低 需要 石棉网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继续吸热沸腾 固液共存 停止 海波与热水的温度相同,不再吸热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