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8.5巴西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8.5巴西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24 22:2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 不同类型的国家
第五节 巴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利用巴西地形图说出巴西的地理位置和首都。
(2)结合巴西的地形图、气候类型图,简要了解巴西的工农业发展状况,以及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
(3)根据文字和地图资料说出巴西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和种族构成特点。
(4)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举例说出巴西在热带雨林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2.能力目标
通过认识巴西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亚马孙热带雨林环境问题的讨论,激发环境忧患意识,懂得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人类活动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2)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以及形成保护全球环境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说出巴西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类型,概括其地形和气候特点。
(2)结合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巴西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3)举例说出巴西在热带雨林保护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2.教学难点
(1)巴西工农业快速发展,简要分析巴西如何利用其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2)巴西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说出巴西在热带雨林保护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2002年日韩世界杯,巴西国家男子足球队夺冠时举起奖杯的照片,叙述: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但巴西拥有世界一流的球队,是唯一一支获得五次世界杯冠军的球队。
提问:足球是巴西的象征,被称为“足球王国”。除了足球,巴西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你能说说你对巴西的了解吗?
(二)互动授课
1.自然环境
展示世界地图,学生找到巴西,描述巴西的位置。
(1)描述巴西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学生:从半球位置看,巴西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半球;从纬度位置看,赤道穿过巴西北部,南回归线穿过巴西南部,巴西大部分位于热带;从海陆位置看,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大西洋西岸。
展示教材图8-5-1,学生找出巴西的邻国,并了解巴拉圭、秘鲁和阿根廷的位置。
学生根据教材图8-5-1,观察巴西的主要地形,回答问题。
(2)找出巴西主要的地形区,简要说说巴西的地形分布情况。
学生:巴西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北部是亚马孙平原,有赤道经过,约占领土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中南部是巴西高原,纬度相对较高,但大部分仍位于热带地区,约占领土的三分之二,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展示“巴西气候类型分布图”,学生读图,明确巴西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情况:亚马孙平原和东南沿海地区主要分布着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巴西高原主要分布着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节分明;巴西南部以亚热带湿润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3)找出巴西主要的河流,简要说说亚马孙河和巴拉那河的河流特点。
学生(教师补充):巴西的主要河流有亚马孙河、巴拉那河、托坎廷斯河、圣弗朗西斯科河等。其中,亚马孙河水流平缓,支流多,是世界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巴拉那河位于巴西西南部,水量充沛,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展示亚马孙平原及周边地形图,讲解亚马孙河水量极其丰富的原因: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沛;干流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流经地区的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众多支流向干流汇集。
2.种族构成复杂
展示南美洲面积前五的国家和人口前五的国家,学生明确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补充:巴西面积和人口均居世界第五位。
展示教材图8-5-2,学生读图回答问题。
(1)简要说说巴西的人种构成及其突出特点。
学生:巴西人种构成十分复杂,白种人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混血种人、黑种人、黄种人等,印第安人是当地的原住居民。混血种人占比大是巴西人种构成的一个突出特点。
展示巴西著名足球运动员卡卡的资料:卡卡是混血种人,他的爷爷是非洲黑人,他的奶奶是白种人,他的爸爸是混血种人,他的妈妈是白种人。在巴西,像卡卡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
学生结合教材图8-5-2,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2)为什么卡卡一家种族构成这么复杂,而且在巴西还有很多这样的家庭呢?
学生(教师补充):从16世纪初,欧洲殖民者进入巴西,在以后的数百年间又有非洲、亚洲的不同种族的人们踏上这片土地,由于不同种族频繁通婚,使得巴西混血种人不断增加,所以种族构成复杂。
展示“巴西狂欢节照片”,学生完成阅读——“狂欢节与桑巴舞”。
(3)桑巴舞反映了巴西文化怎样的特点?
学生:桑巴舞中融合了多民族、多地域的文化元素,充分反映了巴西作为世界民族大熔炉的文化多元性。
3.发展中的工农业
引导学生思考:巴西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较高的国家。它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工农业生产又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简要概述巴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经济特征:受殖民统治,经济结构单一,现代工业不发达。
展示教材图8-5-4和图8-5-5,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读图8-5-4、8-5-5”。
(1)读图8-5-1,结合教材,说出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主要的农作物,以及产量居世界前列的作物。
学生:亚马孙平原主要有橡胶;巴西高原主要有咖啡、可可、甘蔗、棉花、玉米等。巴西的咖啡、甘蔗、柑橘等产量均世界首位,其中咖啡的种植面积、产量和出口量一直居世界榜首,被誉为“咖啡王国”;大豆、玉米、水稻的产量已跻身世界前列,其中大豆的产量仅次于美国,大豆及其加工品的出口成为巴西重要的外汇来源。
(2)说说巴西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有利气候条件。
学生:巴西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气候炎热,水源充足,适宜热带作物的生长。
展示教材图8-5-6,学生结合教材,读图回答问题。
(3)巴西有哪些丰富的矿产?简要说说巴西的工业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学生:巴西的主要矿产有铁、锰、金、煤等,其中,铁矿石储量大、质地优良。巴西的工业集中分布于东南部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原料充足,多港口,便于海上运输。
补充:巴西铁矿丰富,但能源矿产不足,巴西充分利用本国水能丰富的优势来弥补能源的不足,与巴拉圭联合建立的伊泰普水电站是世界第二大水电站,仅次于我国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此外,巴西还积极发展生物资源来弥补石油资源的不足。
(4)说说巴西的主要城市及其功能。
学生:巴西利亚是巴西的首都;里约热内卢是巴西最大的港口和造船中心;圣保罗是南美洲最大的城市,巴西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汽车工业中心。
展示巴西利亚的照片,对该城市布局规划及城市建筑作简要介绍。说明该首都位于巴西高原,气候宜人,风光秀丽,适宜居住,是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展示教材图8-5-7,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85页“活动”。
(5)说说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分析其与工业分布之间的关系。
学生:巴西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发达、经济繁荣,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人口的增长。
(6)想一想,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学生(教师补充):人口、城市分布除受经济条件影响外,还受地形、气候等条件制约。巴西东南部地势不高,部分地区为平原,气候多为温暖湿润的气候,有利于人的生存,东南沿海交通便利,方便城市布局。
4.热带雨林的保护
展示热带雨林相关图文资料,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总结热带雨林的作用:调节全球气候;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供良好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木材等。
展示热带雨林被破坏的图文资料,介绍热带雨林的破坏及现状。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教材第87页“活动”,对开发和保护热带雨林进行思考,强调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