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物理 第七章 力 本章检测(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物理 第七章 力 本章检测(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24 23:2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下物理 第七章 力 本章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共32分)
1. 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一个物体就能产生力的作用
B. 任何一个受力物体,它一定也是施力物体
C. 彼此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D. 彼此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2. “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本义是某人要去南方办事,却赶着马车往北方跑,结果离目的地越来越远,它说明了
A. 力的大小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B. 力的方向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C. 力的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D. 以上三个方面均有
3. 下列情境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 正在弯道上速滑的运动员 B. 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理书
C. 空中减速下落的降落伞 D. 正在进站的火车
4. 两手同时用 的力向两侧拉弹簧测力计两端的挂钩和拉环,测力计的示数是
A. B. C. D.
5. 守正同学打羽毛球锻炼时,用力将羽毛球打向空中,如图所示。若用“”表示该羽毛球,不计空气阻力,分析羽毛球在空中向上运动时的受力情况,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6. 下列物体重力约为 的是
A. 一枚大头针 B. 两个鸡蛋 C. 一头奶牛 D. 一个篮球
7. 如图所示,ABCD顺序表示了射箭的整个过程,运动员先将箭搭在弓上,然后慢慢拉弓,将弓拉满后松手,箭疾驰而飞,在以上过程中,弓的弹力最大的时刻是
A. B.
C. D.
8. 建筑工人砌墙时,常利用铅垂线来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如图甲。一堵南北走向的墙上,所挂铅垂线如图乙所示,则这堵墙一定是
A. 向东倾斜 B. 向南倾斜 C. 向西倾斜 D. 向北倾斜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22分)
9. 请你将“力”的概念图补充完整。
10. 如图所示为奥运会火炬,其质量为 ,地球对它施加的重力是 ;假如失去了地球的吸引作用,它的质量是 ,它的重力是 。( 取 )
11. 如图所示,打网球时,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这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形状又可以改变物体 ;在球被压扁的同时球拍的拉线也弯曲了,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12.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使弹簧伸长的力是 (选填“表的重力”“表拉弹簧的力”或“弹簧拉表的力”)。
13. 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 的氧气 ,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中的 ,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 ,密度为 。
14. 弹簧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已知一根弹簧长 ,其所受拉力 跟伸长量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该弹簧长 时,它所受的拉力为 。(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2分)
15. 请利用一个气球设计两个不同的物理实验,并完成表格。
16. “神舟”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的“登月梦”指日可待。已知月球上的物体被月球吸引也受到“重力”作用,月球上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是否成正比呢 假如你是一名航天员,驾驶飞船到达月球,请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1)要完成实验,除需要若干个质量不等的物块外,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有 和弹簧测力计。
(2)请你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画在下边的方框内。
(3)测量结束后,你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判断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是否成正比 请说出一种判断方法: 。
(4)实验评估:有同学建议用钩码代替物块更好,这个建议合理吗 ,理由是 。
四、作图题(共2小题;共26分)
17. 在图中分别画出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均为 点)。
(1)弹簧所受竖直向下的拉力是 ,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弹簧受到的拉力
(2)用 的力向上提起一桶水
(3)用 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左推木箱
(4)用与地面成 角的 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车
18. 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请画出小球摆动到 点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五、科普阅读题(共1小题;共4分)
19. 请阅读《等效替代》并回答问题。
等效替代
在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三国志 》中曾描写过一位神童:冲少聪察,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你知道这个聪明的萌娃是谁吗
有不少同学已经猜到了,就是曹冲。“曹冲称象”在中国几乎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年仅六岁的曹冲,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重力等于水对物体的浮力这一物理原理,解决了一个连许多有学问的成年人都一筹莫展的大难题,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可是,在那个年代(公元 年),虽然阿基米德原理已经发现了 年,但这一原理直到 年才传入中国,小曹冲不可能知道这个原理,更不用说浮沉条件了。
实际上,聪明的曹冲所用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用许多石头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划记号,让大象与石头产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称出石头的重量,使“大”转化为“小”,分而治之,这一难题就得到圆满的解决。
等效替代法是一种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有一位数学基础相当好的助手叫阿普顿。有一次,爱迪生把一只电灯泡的玻璃壳交给阿普顿,要他计算一下灯泡的容积。阿普顿看着梨形的灯泡壳,思索了好久之后,画出了灯泡壳的剖视图、立体图,画出了一条条复杂的曲线,测量了一个个数据,列出了一道道算式。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计算,还未得出结果。爱迪生看后很不满意。只见爱迪生在灯泡壳里装满水,再把水倒进量杯,不到一分钟,就把灯泡的容积“算”出来了。这里,爱迪生用倒入量杯里的水的体积代替了灯泡壳的容积,用的也是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复杂的物理问题和过程等效为简单的、易于研究的问题和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
等效替代法既是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更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思想方法。你现在还能回忆起研究哪些物理问题用过这种方法吗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分别以静止状态下的“大象和船”及“石块和船”为研究对象做受力分析,写出平衡方程并说明“曹冲称象”的实验原理。
(2)请你根据平时学到的物理知识并结合本文内容判断以下研究过程中使用等效替代法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A.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利用两个大小相同的模型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B.在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来形象描述磁场的方向与强弱
C.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用小木块在平面上被推动的距离来反映小球的动能大小
D.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小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一定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A选项说法不正确。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一个受力物体,它一定也是施力物体,B选项说法正确。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比如磁体吸引铁钉,C选项说法不正确。彼此接触的两个物体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比如并排放在桌面上的两本书,它们之间就不存在力的作用,D选项说法不正确。
2. B
【解析】“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本义是某人要去南方办事,却赶着马车往北方跑,结果离目的地越来越远。可以说明:力的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 B
【解析】正在弯道上速滑的运动员,其方向在发生改变,所以他的运动状态在改变,A选项不符合题意。水平桌面上静止的物理书,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的运动状态不改变,B选项符合题意。空中减速下落的降落伞,速度在减小,所以它的运动状态在改变,C选项不符合题意。正在进站的火车,速度在减小,所以它的运动状态在改变,D选项不符合题意。
4. B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等于挂钩处受到的拉力大小,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5. D
【解析】不计空气阻力,因为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羽毛球在空中向上运动时只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6. B
【解析】A.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 ,其重力约 ,故A错误;
B.一斤()鸡蛋可称 个,那么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故 个鸡蛋的质量为 ,故其重力约为 ,故B正确;
C.奶牛的质量约 ,其重力约 ,故C错误;
D.一个篮球的质量约 ,其重力约 ,故D错误。
7. C
【解析】拉弓时,弓发生了弹性形变,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将弓拉满后,弓的弹性形变最大、弹力最大。
8. C
【解析】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如果墙和重垂线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墙和重垂线平行,即墙壁就是竖直的,
由图乙可知中垂线上端与墙紧靠,下端中垂线的位置在墙的西侧,故墙向西倾斜。
第二部分
9.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③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一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该物体的作用,所以施力物体同时一定是受力物体。
10. ;;
【解析】火炬受到的重力 ;假如失去了地球的吸引作用,它的质量仍然是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假如失去了地球的吸引作用,火炬将不会受到重力作用,即重力为 。
11. 运动状态;相互
【解析】击球瞬间网球迅速被压扁并反弹出去,网球的形状和运动状态都发生了变化,说明力既可以改变物体形状又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在球被压扁的同时球拍的拉线也弯曲了,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2. ;表拉弹簧的力
13. ;
【解析】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 ;原来氧气的体积等于钢瓶的容积,;剩余氧气的密度 。
14.
【解析】由图可知,在弹簧弹性限度内,该弹簧每伸长 所受拉力增大 ,由题可知,弹簧的伸长量为 ,则弹簧所受的拉力为 。
第三部分
15.
16. (1) 天平
【解析】实验目的是探究物体重力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质量、重力;除需要若干个质量不等的物块外,还需要的器材是:天平和弹簧测力计。
(2)
【解析】根据所测物理量是质量、重力,以及它们之间的比值关系,可以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3) 作出 图象,若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说明二者成正比(或算出重力 与质量 的比值,若为一定值,则说明二者成正比)
【解析】若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说明重力和质量成正比;若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一定值,则说明重力和质量成正比。
(4) 合理;钩码的质量已知,不用测质量,节省实验的时间
第四部分
17. (1)
(2)
(3)
(4)
18. 如图所示
【解析】小球的重心在小球的球心,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 表示,即重力的示意图。
第五部分
19. (1) 对大象和船:
平衡方程:
对石块和船:
平衡方程:
等效替代:
因为

所以
(2) A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