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单项选择题(共17小题;共34分)
1. 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海水蒸发 B. 矿石粉碎 C. 路面结冰 D. 钢铁锈蚀
2. 下列事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铁锅生锈 B. 风力发电 C. 矿石粉碎 D. 滴水成冰
3. 《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书中描述的下列制瓷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烧裂矿石
B.
粉碎矿石
C.
淘洗矿粉
D.
取泥制坯
4.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甘蔗榨汁 B. 酒精挥发 C. 铁杵成针 D. 木炭燃烧
5. 下列描述的氧气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能使铁生锈 B. 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C. 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 D. 难溶于水
6. 下列历史典故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火烧赤壁 B. 司马光砸缸 C. 刻舟求剑 D. 铁杵磨成针
7.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升华 B. 胆矾研碎 C. 空气液化 D. 铁钉生锈
8. 下列关于水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降温至 时,水结成冰 B. 加热至 时,水变成水蒸气
C. 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D. 通电后,水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9.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相比,其本质特征是
A. 产生光和热 B. 有气体产生 C. 生成新物质 D. 状态发生变化
10.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 牛奶变酸、蜡烛燃烧 B. 矿石冶炼、水分蒸发
C. 瓷器破碎、银器变黑 D. 铁生锈、灯泡通电发光
11. 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 司马光砸缸 B. 凿壁偷光 C. 火烧赤壁 D. 铁杵磨成针
12. 普通食醋中含 的醋酸,下列属于醋酸化学性质的是
A. 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B. 能溶于水
C. 易挥发 D.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13.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 用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B. 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C. 活性炭用在防 的专用口罩上
D. 用石灰浆粉刷墙壁
14. 物质的下列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液氧
(支持燃烧)
B.
金属铜
(制电线)
C.
活性炭
(做防毒面具的吸附剂)
D.
不锈钢
(做水壶)
15. 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的进步史。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质当时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A. 马踏飞燕(青铜器) B. 龙泉剑(铁器)
C. 金缕衣 D. 塑料器具
16. 化学对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选项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玻璃破碎
B.
干冰降雨
C.
食醋除垢
D.
石油蒸馏
17.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家中食醋有酸味 B. 浓硫酸能使小木棍变黑
C. 食盐能溶解于水 D. 干冰能升华
二、非选择题(共8小题;共66分)
18. 阅读下面的文章后,指出氢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氢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在 时,氢气在 变成无色的液体,在 时,能变为雪状的固体。它难溶于水。氢气能充填气球,它是密度最小的气体。但是氢气遇火时会燃烧,所以大型的气球都改用不会燃烧的氦气充填。氢气燃烧时,跟氧气化合生成水。氢气还能跟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1)物理性质。
① 颜色: ;
② 气味: ;
③ 熔点( 时): ;
④ 沸点: ;
⑤ 溶解性: ;
⑥ 密度(跟空气相比): 。
(2)化学性质。
① 氢气 ( ) 水
② 氢气 氯气 ( )
19. 在下列个物质:①二氧化碳 ②二氧化硫 ③氧化镁 ④五氧化二磷 ⑤四氧化三铁 ⑥氧气 ⑦氮气中,
(1)无色无味的气体为 。
(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 。
(3)白色固体为 。
(4)黑色固体为 。(填序号)
20. 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中得到一种新的金属,它对新的金属做了以下试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它在水面急速转动,发出嘶嘶声,立刻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逐步缩小,最后完全消失。根据本段叙述归纳出该金属的物理性质:
① ;② ;
③ ;④ 。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①常温下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③苯的沸点是 ,熔点是 ④在一定条件下,苯能分别跟氯气、溴、浓硝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⑤苯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属于苯的物理性质的有 (填序号,下同)。
(2)属于苯的化学性质的有 。
22. 利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等名词填空:
(1)水冷却到 时结冰,为
(2)煤燃成了灰烬,为
(3)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为
(4)镁条呈现固态、银白色,为
23. 取一块木炭,做如下实验并记录:①观察木炭的颜色、状态;②另取一块体积相同的煤块,比较它们的重量;③点燃木炭并检验生成的是否是二氧化碳;④把木炭砸碎;⑤把木炭放入水中。以上各实验项目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填序号,下同),理由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理由是 ;由此可知,木炭的物理性质有 ,化学性质有 。
24. 下列属于酒精的描述中:
①无色透明的液体;②具有特殊气味;③密度小,易挥发;④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做酒精等和内燃机的燃料;⑧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属于物理性质描述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化学性质描述的是
(3)属于物理变化描述的是
(4)属于化学变化描述的是
25. 某同学对金属钠做了如下实验: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切口呈银白色金属光泽,但光泽瞬间消失变暗,这是因为钠迅速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所致。将一小块钠投入水中,钠会漂浮于水面,同时与水发生剧烈反应,随即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急速游动,钠逐渐减小直到完全消失。请分析以上实验现象,归纳出金属钠的有关性质:
(1)物理性质(小结出四点) , 。
(2)化学性质:常温下能与 反应;常温下还能与 反应。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解析】A.海水蒸发,是水和盐分分离,没有新物质产生,不符合题意;
B.矿石粉碎,是矿石的形状变化了,没有新物质产生,不符合题意;
C.路面结冰,水变成固体,没有新物质产生,不符合题意;
D.钢铁锈蚀,产生了铁锈这种新物质,符合题意。故选D。
2. A
【解析】A、铁锅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
B、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矿石粉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滴水成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3. A
【解析】A、烧裂矿石过程中存在燃烧,燃烧一定会产生新的物质,烧裂矿石涉及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粉碎是将大块矿石变为小颗粒矿石,无新物质的生成,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淘洗是将矿粉中可以溶解的部分溶解,溶解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在制坯过程中是将泥块和矿粉混合,并改变形状,此过程中无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D
5. A
6. A
【解析】A、火烧赤壁包含着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B、司马光砸缸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C、刻舟求剑只是将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D、铁杵磨成针只是将其磨细,属于物理变化。
7. D
【解析】A、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胆矾研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空气液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铁钉生锈,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8. D
9. C
10. C
【解析】A、牛奶变酸属于化学变化、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矿石冶炼属于化学变化、水分蒸发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瓷器破碎属于物理变化、银器变黑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铁生锈属于化学变化、灯泡通电发光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
11. C
【解析】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根据以上定义可知,
A、司马光砸缸,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只是物质的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B、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火烧赤壁,属于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铁杵磨成针,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同样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
12. D
【解析】A、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描述的是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能溶于水,描述的是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易挥发,描述的是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3. C
14. A
【解析】液氧支持燃烧的性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金属铜制电线利用的是其导电性,活性炭做防毒面具的吸附剂利用的是其吸附性,不锈钢做水壶利用的是其导热性,导电性、吸附性、导热性都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15. C
【解析】A、马踏飞燕(青铜器):金属的冶炼过程中,有化学变化的进行,故A不符合题意。
B、龙泉剑(铁器):金属的冶炼过程中,有化学变化的进行,故B不符合题意。
C、金缕衣:只是物质存在状态的变化,无新物质生产,为物理变化,故C符合题意。
D、塑料器具:有机物高分子的生产形成,有化学变化的发生,故D不符合题意。
16. C
【解析】玻璃破碎,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
干冰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
食醋除垢,是因为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项符合题意;
石油蒸馏,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7. B
【解析】A、家中食醋有酸味,描述的是味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浓硫酸能使小木棍变黑,是利用了浓硫酸的脱水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食盐能溶解于水,描述的是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干冰能升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第二部分
18. (1) ① 没有颜色
② 没有气味
③
④
⑤ 难溶于水
⑥ 比空气小
(2) ① 氧气
② 氯化氢
19. (1) ①⑥⑦
【解析】①、⑥氧气、⑦氮气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 ②
【解析】②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 ③④
【解析】③氧化镁、④五氧化二磷是白色的固体
(4) ⑤
【解析】⑤四氧化三铁是黑色的固体
20. 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比水小;熔点低
21. (1) ①②③
(2) ④⑤
22. (1) 物理性质
(2) 化学性质
(3) 化学性质
(4) 物理性质
23. ④;木炭被砸碎仅是形状改变;③木炭燃烧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为黑色固体,密度比煤小,硬度较小,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木炭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24. (1) ①②③④⑤
(2) ⑥
(3) ⑧
(4) ⑨
25. (1) 固体、银白色、硬度小、密度小于水、熔点低
【解析】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固体、银白色、硬度小、密度小于水、熔点低;故答案为:固体、银白色、硬度小、密度小于水、熔点低;(任写其中的 点,意思表达正确即可)
(2) 氧气;水
【解析】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常温下能与与氧气反应;常温下还能与水反应;故答案为:氧气;水。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