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煤、石油、天然气——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7.2.1煤、石油、天然气——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25 11:0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2.1煤、石油、天然气
一、单项选择题(共17小题;共34分)
1. 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海水蒸发 B. 矿石粉碎 C. 路面结冰 D. 钢铁锈蚀
2. 《易经》记载:“泽中有火”,是对“ 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的“ 气体”是指
A. 一氧化碳 B. 甲烷 C. 氧气 D. 氢气
3. 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中常伴随能量的变化
B.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放出热量
C. 氧化钙与水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D. 有的化学反应放热,有的化学反应吸热
4. 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B. 利用蜡烛照明是将化学能转化成光能
C. ,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 人类能使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的
5.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B.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吸热现象
C.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D.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B. 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能产生热量
C.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
D. 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
7. 年 月 日,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 号”开始环球飞行,并在名古屋和夏威夷之间创下了 小时不间断飞行的记录,下列有关能源和环保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阳光动力 号”所用太阳能是绿色环保新能源
B.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C. 煤完全燃烧后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D. 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其主要成分是
8.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9. 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氢气是 世纪的理想能源
B. 科技发展可促进能源的开发利用
C. 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 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10.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 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D. 乙醇
11. 年 月 日是我国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
B. 汽车油箱着火,可以用水浇灭
C. 发现厨房天然气泄露,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D.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 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
C. 煤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 D. “西气东输”的“气”是指氢气
13. 下列安全标志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 B.
C. D.
14. 为了节能,燃烧前常将汽油(含 等)喷成雾状,目的是
A. 减少 消耗量 B. 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
C. 降低汽油着火点 D. 升高汽油着火点
15. 如图表示广州市家用燃料使用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氢、硫等元素,煤是清洁燃料
B.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
C. 家用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
D. 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16. 下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B. 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
C. 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 D. 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
17. 下列变化,吸收热量的是
A. 木炭不充分燃烧 B.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
C. 二氧化碳与碳反应 D. 镁与盐酸反应
二、非选择题(共7小题;共36分)
18. 物质的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化学变化中通常伴随着能量的转化,这是因为不同的物质包含的化学能的大小不同,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具有的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光能或电能等。
(1)镁条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能 和 能。
(2)已知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且放出热量。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反应前甲烷和氧气的混合物所包含的化学能比反应后水和二氧化碳包含的化学能 (填“高”或“低”),理由是 。
19. 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化石燃料是目前人类最重要的能源物质,请回答:
(1)下列燃料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A. 汽油 B. 液化石油气 C. 柴油 D. 天然气;
E. 木炭 F. 焦炭 G. 稻草 H. 氢气
(2)写出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运用化学技术与方法科学改造和应用化石燃料是化学科学的使命,在石油加工过程中,依据各成分沸点不同对其进行改造的方法叫做 ,在煤的综合利用中,改变煤的组成和结构的过程属于 变化。
20. 目前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
(1)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 。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 下列现象主要体现了分子的哪个特征,选择适当的序号填空
(1)在花园附近闻到花香 ;
(2)物体的热胀冷缩 。
A.分子很小 B.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隔
22. 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充分燃烧 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 和 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
B、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
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
D、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
(3)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3. 如果你家里灶具使用的是液化气或管道天然气燃料,请观察灶具的风门开关,并进行调节。观察记录气体燃料燃烧的变化过程。
24. 加速系统可以使车辆引擎在瞬间爆发出强大的动力,从而极大的提高行驶速度。
资料: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1)原理是将 通入发动机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生成 和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开启 加速系统可以使燃料得更充分燃烧,原因是 。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解析】A.海水蒸发,是水和盐分分离,没有新物质产生,不符合题意;
B.矿石粉碎,是矿石的形状变化了,没有新物质产生,不符合题意;
C.路面结冰,水变成固体,没有新物质产生,不符合题意;
D.钢铁锈蚀,产生了铁锈这种新物质,符合题意。故选D。
2. B
3. B
【解析】能量的变化是化学反应的现象之一,A正确;
燃烧能放出热量,但并不是只有燃烧才放出热量,例如氧化钙溶于水同样会放出热量,B错误、C正确;
有的化学反应放热,有的化学反应吸热,D正确。
4. D
【解析】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故A正确;
利用蜡烛照明是将化学能转化成光能,故B正确;
氯化镁通电分解为镁和氯气,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是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故C正确;
人类能使用的能量不都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得的,如太阳能、风能等,故D错误。
5. A
【解析】A.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是对的.
B.有些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如氢气的燃烧等,故错误;
C.在化学反应中放出热量的不仅仅是燃烧反应,比如金属与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部分的化合反应等也会放热.故错误;
D.人类利用的能量不完全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比如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就不是通化学反应而获得的,故错误.
故选A.
6. D
【解析】燃烧会发光、放热,但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都是燃烧,如电灯通电发光、放热,但不属于燃烧;金属与酸的反应等都会放热,不一定只有燃烧才产生热量;人类利用的能量除来自燃烧外,还可以来自太阳能、核能、地热能等。
7. C
【解析】A、太阳能可以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取,不污染环境,属于绿色新能源;故A正确。
B、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故B正确。
C、煤中不仅含有碳元素,还含有硫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即使完全燃烧也会对环造成污染,故C错误。
D、“可燃冰”是一种清洁能源,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其主要成分是 ,故D正确。故选C。
8. D
【解析】使可燃物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二是中的氧气的浓度。一般情况下,增大氧气的浓度较难操作,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氧气浓度是一定的,要想燃烧更旺,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火要虚”就是在燃料中间留一些空气,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9. C
【解析】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故C错误。
10. D
【解析】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乙醇不属于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D。
11. A
【解析】A、煤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故该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
B、汽车油箱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应为汽油的密度比水小,加少量水后,汽油会漂浮于水面上,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更容易燃烧,故该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
C、发现厨房天然气泄露,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因为煤气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该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
D、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门窗补充了氧气,火会越烧越旺,故该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
故选:A。
12. A
【解析】石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可燃冰是不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
煤中含有碳、氢、硫、氮等元素,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故C错误;
“西气东输”的“气”是指天然气,故D错误。
13. B
【解析】A是燃着的一根烟被禁止,是禁止吸烟的标志。
B是一串鞭炮在燃放,被禁止,是禁止燃放鞭炮的标志。
C是火柴燃烧被禁止,是禁止明火标志。
D是一摞易燃物被禁止,是禁止堆放易燃物的标志。故选B。
14. B
【解析】为了使汽油充分燃烧,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气缸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充分燃烧。故选B。
15. A
【解析】A、煤主要含有 元素,还含有少量的 等元素,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等污染性气体,造成酸雨.故而煤不属于清洁燃料,错误;
B、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加工而来的,是一种化工产品,正确;
C、燃料燃烧时均放出热量,正确;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正确。
故选A。
16. D
【解析】煤、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故A项错误;由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可知,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的 ,故B项错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会引起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应减少使用,故C项错误;为了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故D项正确。
17. C
【解析】A、木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吸收大量的热,属于吸热反应,故选项正确。
D、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第二部分
18. (1) 光;热
【解析】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量,这说明化学能转变为光能和热能。
(2) 高;由于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具有的化学能高于生成物具有的化学能
【解析】甲烷燃烧放出热量,说明反应物甲烷和氧气包含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因能量守恒,故反应物包含的化学能高于生成物的化学能。
19. (1) ABCDF
【解析】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石油也是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甲烷;从石油中得到的石油产品,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也属于化石燃料;故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BCDF;故答案为:ABCDF;
(2)
【解析】天然气在空气燃烧,其实质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3) 分馏;化学
【解析】在石油加工过程中,通过分馏,依据各成分沸点不同将他们分离,可得到不同的产品,使石油得到充分利用。煤的综合利用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得到很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煤气等,由于产生了新的物质,所以发生的化学变化;故答案为:分馏;化学。
20. (1) 石油
【解析】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填:石油;
(2)
【解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
21. (1)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解析】在花园附近闻到花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填: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 C
【解析】物体的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隔改变,故选:C
22. (1) 石油
【解析】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 AD
【解析】由充分燃烧 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 和 气体的质量可知:
A、煤燃烧产生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硫的量多,更易导致酸雨,故A正确
B、该天然气燃烧的产物有二氧化硫,该天然气含硫元素,故B错误;
C、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大,故C错误;
D、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产生,故D正确
(3)
【解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3. 风门开关可以调节火焰的大小。
24. (1)
(2) 分解产生的 与 的体积比为 ,使发动机内 的体积分数增大, 浓度增大。
第1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