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 ,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死后追封为温国公,史称司马温公。
【作者简介】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资治通鉴》不仅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也是中国最详尽的编年体史书
【作品简介】
图片
作品 《春秋》 《史记》 《资治通鉴》
作者 相传由孔子修订而成 司马迁 司马光
地位 中国现存最早 编年体史书 中国第一部 纪传体通史 中国第一部
编年体通史
初,权/谓吕蒙(méng)曰:“卿(qīng)/今/当(dāng)涂(tú)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yé)!但当/涉(shè)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jí)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孙权
吕蒙
鲁肃
注意:把注释标进文中
10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 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
多务。权曰:“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 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当初
对……说
现在
掌管事情
难道
想
成为
句末语气词
只是
应当
罢了
说
与……相比怎样
以(之)为
能够
蒙乃 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 议, 大 惊曰:“卿今
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
事之晚乎!”肃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
于是
开始
和
讨论
议事
非常
就;便
为什么
迟
于是
拜见
表顺接,然后
读书人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事情了,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博士吗?只是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议事,非常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吴地的(那个)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擦亮眼睛用新的眼光相看了,大兄为什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后就分别了。
全文翻译
古代称呼表示的含义
卿 孤 博士 阿 大兄
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
古代王侯的自称。
古代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表示亲昵的意思。
长兄,对朋友辈的敬称。
古代君主(皇帝)自称:
寡人、不谷、予、朕
文本研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1.这部分主要采用什么描写?
2.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 和 。
语言描写
涉猎
见往事
文本研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3.“不可不学”是什么句式?有什么表达效果?
双重否定句,语气坚定,无可置疑,表现了孙权对吕蒙的严格要求,同时严厉中又有关心和厚望之意。
文本研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文本研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5.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学习的必要性)
(学习的目的、方法)
文本研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5.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句子。
(3)卿言多务,孰若孤?
(4)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忙,不是理由。委婉的批评。)
(现身说教,读书的好处。)
文本研读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6.这话表现孙权对吕蒙的什么态度
善于劝学,关心亲近部下,有长者风范
文本研读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信。
文本研读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指出段中的两个成语,并解释含义
吴下阿蒙: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
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文本研读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为什么鲁肃选择“拜蒙母,结友而别”?
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意与之深交,表现了鲁肃爱才敬才,侧面表现吕蒙才略进步惊人
分析人物性格
孙权
吕蒙
鲁肃
关心部下,又严格要求,
循循善诱,善于劝学
知错能改,谦虚好学,幽默豪爽
敬才爱才,颇有风度
启示(道理)
1.读书对人大有好处(开卷有益)。
2.知识可以改变人,塑造人。
3.一个人只要端正学习态度,肯下功夫,就会取得成功
4.虚心听取别人的好建议。
5.要以开放的眼光来看待他人
文言现象梳理
1、语气词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语气助词,通“耶”,表反问,译为“吗”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语气助词,表限止语气,译为“罢了”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语气助词,表感叹,译为“啊”
2、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卿今当涂掌事
邪:通“耶,语气词
涂:通“途”,道路、仕途
①卿今当涂掌事:
当
②但当涉猎:
①见往事耳:
见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动词,掌管
动词,应当,应该
动词,知道,了解
动词,认清,识别
3、一词多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
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动词,认为
介词,用
4、古今异义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 古义: 今义:
博士: 古义:
今义:
②见往事耳
古义: 今义:
③即更刮目相待。
古义: 今义:
古代王侯的自称。
孤单、孤独
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一种学位名
历史。
重新
更加
过去的事
ending